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及思想意义
2016-12-12万圆圆侯丹丹
万圆圆+侯丹丹
摘 要:《孔雀东南飞》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突出反映了封建社会腐朽的爱情观,也突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地位。本文就《孔雀东南飞》悲剧产生的原因和思想意义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思想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11-0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叙事诗,其主要描述的是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阅读,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在封建社会中身不由己的爱情和不幸的遭遇,也能够看到主人公敢于同封建礼教进行对抗的精神,突出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①。《孔雀东南飞》中悲剧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本文就其悲剧原因和思想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一、《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
《孔雀东南飞》中爱情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礼教和感情之间的矛盾。封建礼教上对人们行为礼仪等的束缚,尤其针对古代的女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孔雀东南飞》中看出。《孔雀东南飞》的女性代表人物-刘兰芝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她在十七岁就嫁给了焦仲卿,刘兰芝在家中的表现无可挑剔,古代女子所应该具有的德、言、容、工均具备。“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即使被婆婆挑剔,最终被迫离开婆家,刘兰芝出走前依然对婆婆说道:“念母劳家里②。”并谦虚表示:“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同时,刘兰芝还将自己所有的嫁妆都给了焦仲卿。从刘兰芝对婆婆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对比,刘兰芝温柔贤惠,但是婆婆却故意刁难,因此刘兰芝决定自请遣归。但是,封建礼教对于女子是十分不公平的,刘兰芝在婆家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丈夫如果对妻子过于维护,这就是妻子的错误,也是礼教中对女性的约束。“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其中,焦仲卿母亲对刘兰芝使用的就是对自己的不孝顺,认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封建礼教的规定与爱情的自由是矛盾的,这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无疑是自由爱情,这与传统的爱情观念相违背。封建的爱情观是先结婚再培养感情,很多人在结婚之前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所谓“盲婚哑嫁”就是这样。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是自由爱情,焦仲卿甚至愿意为了刘兰芝而放弃仕途,只希望能够与刘兰芝长相厮守。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③。”焦母一心让刘兰芝离开婆家时,焦仲卿也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但是这种思想更加坚定了焦母让刘兰芝离开的信念,因为这违背了封建礼教中的爱情观。最终,因为礼教和爱情之间的冲突,刘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自挂东南枝”。
二、《孔雀东南飞》的思想意义
《孔雀东南飞》无疑是一出爱情悲剧,悲剧发生的原因是礼教和爱情自由之间的冲突,作者借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向封建礼教提出批判和质疑。封建社会对于爱情有着过多的限制,其要求女性要三从四德、要尊敬长辈、善待姑侄,还给封建女性设置了许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女性的爱情自由。《孔雀东南飞》借刘兰芝的形象描述和对焦母以及刘家兄长性格上的反差来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对自由爱情表示肯定,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④。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看似是偶然,其实是必然。《孔雀东南飞》是汉末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政治已经开始出现腐败,儒家的部分思想也开始暴露了其理想性和虚伪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封建儒家思想进行了抨击,反传统思想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思想均较为动荡,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了改变,他们更加关注爱情本身,而不是仅仅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欣赏爱情。此时人们才发现,封建礼教对于爱情的束缚实际上是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否定,他们逐渐产生了新的爱情人生观,主观追求自由、真挚的爱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产生是封建礼教和爱情自由矛盾冲突的结果,作者通过对刘兰芝离开焦府时的表现、焦母和焦仲卿之间的对话以及刘兰芝兄长对待刘兰芝的态度的描写,强烈的表示出其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对爱情自由的肯定。《孔雀东南飞》的创作对于后世人们爱情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关于爱情创作的重要代表之一。
注释:
①吕红波.浅析《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根源及其价值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8):113-114.
②王天周.《孔雀东南飞》的人文关怀及新时代意义——对刘焦爱情悲剧原因的另类解读[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2):6-8.
③芦思宏,李凯.中西爱情悲剧意识比较——以《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为例[J].当代文坛,2014(01):138-141.
④江军,刘艳男,陈钰.从人物性格“、过失说”和“净化说”看《孔雀东南飞》[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