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2016-07-23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波消解硅藻

吕 锐,孟 舒,周 鑫(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5)



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吕 锐,孟 舒,周 鑫(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探讨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可为法医工作者使用该方法检验硅藻提供参考。用微波消解法对送检的2015年1月及2014年10月两起实际案例中的9份检材进行消化,观察该方法的消解效果及镜检结果,检材完全消解,消解液呈现无色、黄色及淡绿色的透明状态;20×60倍镜下检出硅藻呈现形态完整、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特点。单纯从实验结果入手:可以判定2015年1月案件中死者为溺死,但无法判定溺死地点;难于判定2014年10月案件中死者是否为溺死。使用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面临着如何保证硅藻完整性,如何提高该方法在法律层面可操作性的问题。

关键词:微波消解;硅藻;溺死

硅藻检验目前被认为是诊断溺死的主要标准,通过对水中发现尸体脏器及尸源处水样内硅藻的检验,结合案件调查机关对相关案情的调查,可以对疑似溺死者的死亡原因做出是否为溺死的判断,甚至可以指向死者的明确溺亡地点。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对水中发现尸体进行硅藻检验已成为案件调查机关通行的调查手段之一。

目前硅藻检验方法有很多,如硝酸破机法、蛋白酶消化法、微波消解法、浸渍法、焚烧法、DNA分析法、硅胶梯度离心法和组织增溶剂Soluene-350消化法等。本文选取近年来逐渐为大家所熟知的微波消解法对两起实际案例所送检的检材进行硅藻检验,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使用该方法检验硅藻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期能为法医工作者在选择该方法进行硅藻检验时提供一点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检材

检材来源为2015年1月及2014年10月在贵州地区不同河道内发现的尸体脏器及尸源处水样。两起案件送检检材共计9份,包括:2015年1月案件送检死者的左侧肺脏组织、右侧肺脏组织、肝脏组织、脾脏组织、肾脏组织及尸源处水样共6份;2014年10月案件送检死者的肺脏组织、肝脏组织及尸源处水样共3份。上述检材均由公安机关提取后经冰冻保存送检。在实验过程中,检材还包括来自于实验室的超纯水1份。

2.实验试剂

分析纯硝酸;30%双氧水。

3.实验仪器

组织剪、有齿镊、玻棒、载玻片、盖玻片、量筒、一次性定量胶头滴管、一次性试管、微量取样器、电子天平、离心机、震荡仪、生物显微镜及成像系统、MDS-10型微波消解仪及成套微波消解罐。

(二)方法

1. 检材分组及编号

检材分为实验组①、实验组②及对照组共三组:其中实验组①包含送检的2015年1月案件内所有检材,检材编号为A(水样)、A1-1(左肺)、A1-2(右肺)、A2(肝)、A3(脾)、A4(肾);实验组②包含送检的2014年10月案件内所有检材,检材编号为B(水样)、B1(右肺)、B2(肝);对照组检材为实验室超纯水,编号为C。

2.取材

量取编号为A、B、C的水样各20ml加入不同的微波消解罐,剪取编号为A1-1、A1-2、A2、A3、A4、B1、B2的各脏器被膜下边缘部分各1.5g加入不同的微波消解罐,以同等量随机选取任意脏器组织加入主控微波消解罐。

3.检材消解

向装有A、B、C检材,A1-1、A1-2、A2、A3、A4、B1、B2检材的微波消解罐及装有随机选取任意脏器组织的主控微波消解罐内分别加入8ml分析纯浓硝酸、2ml30%双氧水,按MDS-10型微波消解仪操作说明将罐体安装上机。设置消解条件为第一步:110℃、5min、800W;第二步:140℃、9min、1000W开始消解,消解完毕观察消解效果并留取消解液备用。

4.离心、涂片及镜检

将除主控微波消解罐外的各罐消解液分别移入10支一次性试管内,按4000转/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保留沉淀定容至5ml,反复3次,去上清液,最后将沉淀定容至1ml。震荡仪震荡混匀,取混匀液0.05ml滴于载玻片上并加盖玻片置于清洁区域自然风干后镜检。

二、结果

(一)消解效果

肉眼观察各检材消解液呈完全消解状态,消解液内无肉眼可见的未消解脏器组织。检材A、B、C消解液呈无色透明状态,检材A1-1、A1-2、A3、A4、B1消解液呈黄色透明状态,检材A2、B2消解液呈淡绿色透明状态。

(二)镜检结果

实验组在20×60倍镜下观察,各号检材镜下视野清晰、杂质含量低;检出硅藻呈现形态完整、种类[1]多样、数量充足的特点。各号检材镜检结果如下:

实验组①:检材A检出直链藻、肋缝藻、桥弯藻、舟形藻,检材A1-1检出肋缝藻、桥弯藻、舟形藻,检材A1-2检出肋缝藻、桥弯藻、舟形藻、小环藻;检材A2检出肋缝藻、桥弯藻、舟形藻,检材A3检出肋缝藻、舟形藻、小环藻、针杆藻,检材A4未检出硅藻。(实验组①各号检材检出硅藻种类见表1)

实验组②:检材B检出桥弯藻、卵圆藻、小环藻、针杆藻、四棘藻,检材B1检出桥弯藻、小环藻、针杆藻,检材B2未检出硅藻。(实验组②各号检材检出硅藻种类见表2)

对照组在20×60倍镜下未检出硅藻。

表1 实验组①检出硅藻种类对比表

表 2 实验组②检出硅藻种类对比表

三、讨论

(一)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采用实验室超纯水作为对照组,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质量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使用相同取材方法及消解手段的前提下,对照组内并未检出硅藻,而实验组除编号为A4、B2的检材内未检出硅藻外,其余编号检材均检出硅藻,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各送检检材未受到外源环境污染,实验组取得的硅藻检验结果呈阳性是可靠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实际鉴定工作中,特别是针对大量检材进行实验及观察时,对各类硅藻在数据上进行具体的统计,无疑将受到工作量的严重掣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贻误鉴定时限。因此,本次实验在各号检材检出硅藻形态完整、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前提下并未对各号检材检出硅藻的数量进行较为系统的统计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实验组①中:水样中检出的直链藻在各脏器内均未检出;肋缝藻、桥弯藻、舟形藻在水样、左肺、右肺及肝脏中均检出,右肺内除检出上述硅藻外,还检出了水样中没有的小环藻;脾脏内检出了水样中存在的肋缝藻及舟形藻,但并未检出水样中存在的桥弯藻,此外,脾脏内还检出了水样中没有的小环藻及针杆藻。硅藻检验结果鉴定溺死的原则认为:凡是组织(一般取肺膜下组织)检出硅藻为阳性,肝、肾、牙齿和骨髓等器官也有硅藻,且硅藻种类与实地水样一致,即可诊断为溺死。[2]显然,根据这一原则,实验组①中由于水样与脏器内检出硅藻在直链藻、小环藻与针杆藻3类藻种上的不一致,是无法判断该组实验中死者是否为溺死的。但笔者认为,硅藻检验结果鉴定溺死的原则中所提到的溺死,指的是原地溺死,即死者溺亡地点为尸源发现处。因此,实验组①除肾脏外的各脏器内均发现硅藻,是可以作为判定该组实验中的死者是属于溺死依据的,但单纯根据实验结果,尚难判断死者具体的溺亡地点。

在实验组②中:水样中检出的桥弯藻、小环藻、针杆藻在肺内均检出;水样中检出的卵圆藻、四棘藻在肺内均未检出,肝内未检出硅藻。单纯从肺中检出硅藻是不能作为溺死的诊断依据[3]的。因此,仅从实验结果入手,难于判定该组实验中的死者是否为溺死。

(二)微波消解检验硅藻面临的问题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硅藻进行检验,在技术上是先进的。我国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各类检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90年代中期;孙维琦[4]、胡孙林等[5]曾报道采用微波消解仪进行组织消解及硅藻检验。由于微波消解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因而在使用微波消解仪对硅藻进行检验的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消解罐内温度与压力的变化情况。本次实验使用的MDS-10型微波消解仪,其温度与压力监测均由主控微波消解罐及其配套的温度、压力探针完成,其余微波消解罐并未单独设置温度、压力探测装置。因此,为确保各微波消解罐与主控微波消解罐内温度、压力的基本持平,保证整个消解过程的安全运行,主控微波消解罐内样品的灌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以水样作为随机选取的检材注入;2.不能以低于其他微波消解罐内脏器组织质量的随机选取脏器注入;3.加入试剂的种类与剂量应当与各微波消解罐保持一致。虽然微波消解的高温高压环境对硅藻的破坏可能较大,[6]但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各号检材内检出的硅藻形态均较为完整。使用该方法对硅藻进行检验并尽力做到保证硅藻形态的完整,可能与微波消解仪所设定的温度、压力、功率等参数以及实验试剂种类与剂量的选择有关。在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尚无统一的、指导性的文件指引下,如何保证检出硅藻的完整性,将是法医工作者们选择此方法检验硅藻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硅藻检验存在的目的,首要在于解决实际案例中发现的水中尸体是否为溺死这一法医鉴定工作难点,其检验结果往往左右着案件调查的方向,甚至会对最终案件的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硅藻检验方法的选择,就意味着从科学检验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意义上的升华。就我国目前现状看,硅藻检验的标准化方法仅有硝酸破机法一种[7],该方法由于检验方式的落后,势必将面临淘汰。现有研究表明,微波消解法相较于硝酸破机法,具有高效、安全、环保、检出率高、破坏率低的特点。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法医工作者们在使用微波消解法进行硅藻检验时,对实验人员、实验环境、实验参数及实验试剂等的选择往往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这样的现象对采用该方法进行硅藻检验往往会造成诸如实验结果不明确、甚至是偏离事实的后果,进而影响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其鉴定意见将有可能受到来自法律层面上的质疑。如何提高使用该方法进行硅藻检验在法律层面的可操作性,将是在硅藻检验技术业已进步的前提下面临的又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鸿钧.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00-416.

[2]赵子琴.法医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3-327.

[3]祝家镇.法医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5-266.

[4]孙维琦.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的实验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2(3):175-176.

[5]胡孙林.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检测脏器内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3):145-149.

[6]赵建.硅藻检验方法综述[J].刑事技术,2012(2):44-4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A/T 813-2008 人体组织器官中硅藻硝酸破机法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洪波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Digestion in the Practical Testing of Diatoms

LYU Rui, MENG Shu, ZHOU Xin
(Guizhou Police Officer Vocational College, Guiyang 55000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digestion in testing the submitted diatom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ensic medicine workers. Methods: Apply microwave digestion method to nine submitted samples in two cases respectively happened in January 2015 and October 2014,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digestion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submitted samples are completely digested, with the digestive solutions appearing colorless, yellow or pale green in transparent state. The diatoms detected under the 20×60 microscope have the features of complete forms, diversified species and a large quantity.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victim in the case of January 2015 died from drowning, but the drowning place remains unknown. It's har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victim in the case of October 2014 died from drowning. How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diato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digestion and improve the legal operability of this method are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 words:microwave digestion; diatoms; drowning

[中图分类号:D 9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95(2016)03-0071-04]

DOI:10.13310/j.cnki.gzjy.2016.03.010

收稿日期:2015-11-07

作者简介:吕 锐(1988-),男,贵州习水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助理;孟 舒(1982-),女,贵州贵阳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临床、法医病理、法医物证鉴定人;周 鑫(1980-),男,贵州开阳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临床、法医病理、法医物证鉴定人。

猜你喜欢

微波消解硅藻
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硅藻通过消化道淋巴系统进入实验兔体内的途径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硅藻人工智能搜索系统检验效能评估
小硅藻找亲戚
硅藻指数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2010年春秋季长江口南部硅藻种类组成和密度的时空变化
微波消解—ICP法测定润滑油中的硫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