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6-07-21邓馨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4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邓馨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

邓馨

摘要: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软件混杂等问题,本文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探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以提升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课程也成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会计电算化融合了会计学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理解各个电算化模块的原理及其应用,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会计从业者的业务素质,财政部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而会计电算化即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重要课程,因此,高职院校以职业资格考试为驱动,推进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又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进行深刻的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分析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软件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单一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理论课程,忽视了对计算机等操作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基础会计课程的课时分配不合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配的课时较少,难以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对于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学习过程中明显感到计算机能力的欠缺,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当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交叉学科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扎实的会计学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应用财务软件。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一般选用企业常用的财务软件,模拟一个单位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课程教学目标仅仅是满足简单的从手工做账到计算机做账的过渡。这种模式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只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会计核算的工具,模拟手工做账的模式来完成原始会计数据的处理,并没有实现在信息系统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内控与传递。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只是机械的把教材或者老师布置的实训资料录入财务软件中,并没有掌握软件的数据的处理流程,更不懂财务软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真正发挥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理论知识讲授与上机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相比单纯理论课的教学有更多优势,学生能够了解各个操作步骤的意义。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授课过程中忙于讲解各个操作步骤的要点,学生机械的进行上机操作,缺少对电算化软件的总体把握,对各个系统模块的功能以及联系更是知之甚少,难以深入理解软件的运行原理,也不利于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法、实验法、情景法等,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应用性比较强,上述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仍然不足,需要探索更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三)师资力量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任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技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引进这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多为原来教授计算机课程或者教授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师,缺少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没有真正在企业从事过与电算化相关的工作,欠缺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深刻理解企业对于电算化软件的诉求,导致授课过程中难以把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重点,无法全面的讲授软件中各模块的功能。所以,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师资队伍较为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

(四)实践教材单一、教学软件混杂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材都是根据自身拥有的教学软件配套使用,例如金蝶、用友、浪潮等财务软件的演示版。学生通过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企业在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然而,教学过程中相关的功能操作都是基于一个大中型制造企业,难以满足企业在现实中多样化、个性化的业务需求,学生毕业后进入各行各业从事财务工作,各行业对财务软件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学生工作后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所学与所用存在很多现实的差异。因此,单一的实践教材难以满足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此外,各个院校采购的教学软件千差万别,对于同一种业务功能,在实现形式及其应用操作上都存在很多差异,给学生造成了很多困惑,也增加了学生工作后的困难。

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措施

(一)合理设置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体系

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较多的会计理论课程,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针对会计电算化自身的特殊性,应当开设更多的实验、实训类课程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课程,从而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可以适当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同时丰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突出实验实训的仿真性,全方位的模拟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发挥高职学生在实验、实训环节的优势,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和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还应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纳入到培养方案中,让学生高度重视本门课程的学习,提高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改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高于一般的理论课程,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作业设计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双向、探讨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操作演示,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为学生设计一整套企业的模拟账套,涵盖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并兼顾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激发学生研究软件、应用软件的热情,作业设计可以分小组或者个人独立完成,以作业任务的形式将电算化软件的操作重点予以强化。实施作业设计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企业财务软件的使用有具体化的认识,对会计信息化流程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三)提高教师水平、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是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会计电算化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功底,还要有过硬的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经验。作为会计电算化专职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也可以灵活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聘请专业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或者企业的财务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以及培训等活动,以了解目前财务软件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对于财会专业学生的需求。学校还可以选派一些优秀老师到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比较高的院校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向优秀学校学习弥补教师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四)丰富实践教材、规范财务软件

高职院校在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时都会分配一定的实验、实训课时,但是现阶段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除了课时比例分配、教学模式等原因外,实践教材单一也是重要原因。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材都是基于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对于其他行业关注较少,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验、实训环节,应当丰富实践教材,不仅要练习工业企业的业务操作,还要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开设金融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不同行业的操作练习实验,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满足不同企业对于财务会计的多样化需求。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还应规范财务软件,现阶段各省份主要以用友、金蝶作为从业资格考试的软件,会计电算化教学可以将考试软件作为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软件,避免出现软件混杂的情况,也能使学生提前适应考试软件,提高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综上,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是将会计从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贯穿于整个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具备复合能力的学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明伟.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会计之友,2010.8.

[2]郭新芳.基于ERP管理系统的财经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12.11.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