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健身参与的城乡比较

2016-07-19问延安赵婷婷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马鞍山4303马鞍山临床检验中心安徽马鞍山43000

关键词:比较研究城乡居民

问延安, 赵婷婷(.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马鞍山4303;.马鞍山临床检验中心安徽马鞍山43000)



居民健身参与的城乡比较

问延安1, 赵婷婷2
(1.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2.马鞍山临床检验中心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 要: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的数据,考察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现状及特点,以社会人口学、制度和主观态度作为自变量,分析影响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健身活动。Logit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度变量和主观态度变量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主观态度变量对健身参与的影响更显著。制度变量和主观态度变量对健身参与的影响呈现出城乡差异。

关键词:健身参与; 比较研究; 城乡居民; 二项逻辑斯蒂回归

国外关于健身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早确定了对居民健身参与度有显著影响的诸多变量:年龄、性别、民族/国籍或地域、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就业状况、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1]。Gratton和Tice采用两步骤计量经济学模型[2],Farrell和 Shields采用 Probit模型[3],Downward采用Logit模型来拟合影响居民健身参与的因素[4]。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基本沿袭国外的思路[5]。以往研究的诸多解释变量可以概括为人口特征变量(如年龄、性别等)和社会经济变量(如职业、收入等),对制度变量(如落户地、工作时间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等)和主观态度变量(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考量不足,且缺乏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比较研究。综合考虑,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健身活动。假设2:不同的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假设3:制度变量对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越频繁、完备度越高和工作制度越合理,居民参与健身的可能性越大。假设4:主观态度变量对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假设4a:城乡居民对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越高,越有可能参与健身活动。假设4b:幸福感对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但存在城乡差异。假设4c:居民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但存在城乡差异。

一、数据和变量

数据来自 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有效样本10 151份,其中城市居民6 013份,农村居民4 138份①。CGSS2006询问了被调查健身或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将“从不”记为0;“一月一次到差不多每天”概括为“有参与健身”,记为1,构成因变量。

用落户地类型来代表影响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制度变量。体育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满足群众性体育运动的需求及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赛事的需要。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多是在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场所进行,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体育资源存在差异。地区体育服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方政府体育基础设施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居民。居民向公共体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流动,存在较强的户籍政策壁垒。落户地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考察影响居民健身参与的制度因素,此变量为分类变量,落户地类型赋值为:0=乡镇、县城,1=地级市,2=省会、直辖市。

工作时间安排是本研究中的制度变量,反映了不同类型工作制度下城市居民的工作/闲暇时间安排。CGSS2006在城市问卷中设置了“您的工作时间安排是以下哪种情况呢”,有“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完全看工作需要由本人安排”“有基本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但自己有一定的灵活空间可以自由安排”“完全按固定的和上级安排的上下班时间工作”3个选项,此变量为分类变量,分别赋值为2、1、0。

“农村存在的制度问题”是用于农村样本的制度变量,它列出了8项农村存在的主要制度问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问题”“封建迷信问题”“承包地纠纷频繁”“农民的医疗健康保障问题”“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农村赌博问题”“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缺乏问题”“农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要求被访者对农村所存在的制度问题进行选择。这8个变量都是分类变量,选择=1,不选择=0。

幸福感是主观态度变量之一,是居民根据自身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CGSS2006要求被访者对“总体来说,您对自己所过的生活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进行回答,从“非常不幸福”到“非常幸福”,分别赋值为1~5分。

生活满意度是第二个主观态度变量。生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可以归结为生活质量意义上的生活幸福感。幸福感是在态度的情感层次上进行研究,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满意度是在态度的认识层次上进行研究,反映的是比较稳定、长久的态度和意愿。CGSS2006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健康状况”“住房状况”“所居住的社区”“工作”“总体而言,您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等8个方面来测量居民生活满意度,几乎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所有状况。“非常不满意”“不太满意”“不适合”“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值为1~5分。城市和农村两个样本这8个项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767和0.784。

遵循以往的研究传统,控制被访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收入、工作时间/务农时间等社会人口学变量。其中,性别、婚姻状况为定类变量,其他变量为定距变量。性别赋值为:0=女,1=男;婚姻状况赋值为:0=未婚,1=已婚,2=离异或丧偶;收入为家庭年收入的自然对数;受教育年限从小学开始计算;年龄为实际年龄,范围在18~70岁。为了考察收入和年龄与健身参与的非线性关系,取年龄的自然对数及对数平方,收入取对数平方。

二、研究结果

(一)城乡居民的健身参与现状

为了考察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总体情况和特点,统计城乡样本参与/不参与健身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并对城乡不同属性与参与健身与否之间的关联进行卡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城乡居民参与健身与否的情况

从参与健身与否的城乡比较来看,城市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健身。86.9%农村居民倾向于闲暇时间不参与健身,59.4%的城市居民倾向于参与健身,城市居民参与健身的人数比农村居民要高46.3%,不参与人数低46.3%,假设1得到验证。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作为社会公共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公共设施建成量及居民在其中开展健身活动的可能性,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当然,这种不平衡是城乡二元结构转型下城乡差距的缩影之一,农村体育在供给上被边缘化,有限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主要集中供给城市,加之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在发展之中,城乡一体的供给体系很脆弱,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均等化改革带来的体育资源。从CGSS2006调查结果来看,城乡之间体育公共事业的发展不均衡所引发的城乡居民参与健身的行为差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较为凸显。这和其他地区实证研究结论相一致[6-7]。

(二)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考虑到健身参与为二分类因变量,采用Logit回归分析,研究社会人口学变量、制度变量和主观态度变量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及其差异,见表2和表3。

表2 城市居民健身参与影响因素的Logit回归分析

总体而言,社会人口学变量中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工作/务农时间、家庭经济地位对健身参与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当然,这种显著性在城乡居民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共同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务农时间,性别、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对健身参与都没有显著影响,收入显著影响降低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趋同有关。年龄和主观社会阶层认知影响的显著性在城乡之间有不同表现,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城市居民的健身参与,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没有显著性。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2。

第一,从城市样本来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居民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模型1表明,年龄、受教育年限、周工作时数、社会阶层对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非常显著。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居民,越有可能参与健身;主观社会阶层越高的居民,参与健身的概率越大;周工作时间越短的城市居民,越有可能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健身。年龄对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比较复杂,年龄对数对因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而年龄对数平方为正值,表明年龄对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呈U型,即在城市中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健身参与度较高,中年人健身参与度较低。

表3 农村居民健身参与影响因素的Logit回归分析

第二,从农村样本来看,受教育年限和年务农天数对农村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非常显著,年务农天数相当于城市居民的周工作时数,这两个变量的影响和城市居民是一样的。年龄和主观社会阶层对农村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都不显著。学界广泛采用教育水平作为衡量客观社会阶层的指标之一。因此,虽然农村居民的主观社会阶层影响不显著,但客观社会阶层指标仍然有显著影响。

通过考察影响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社会人口学变量,发现了一个较为有趣的现象: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客观社会阶层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显著并稳定,在引入其他制度变量和主观态度变量后,它的效应没有变化;衡量客观社会阶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收入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在引入主观态度变量后,主观社会阶层认知对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显著影响程度降低了,从0.001的临界值升高到了0.05的临界值,它对农村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不显著。利用CGSS2006调查发现的结论,可思考:其一,健身参与可以理解为一种惯习,布迪厄认为那些在社会世界中占据相同位置的人们会有相似的惯习,同时,任何个人所展现的惯习是在个人历史中获得的,是人们对社会世界的结构进行内化的产物。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具有社会内化作用的教育水平会稳定地显著影响城乡居民的健身参与,收入却无法体现它的显著性。其二,居民对主观阶层地位的判断标准,其重要性排序为经济因素、权力因素等[8]。本研究发现,主观阶层地位对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的影响显著,对诸如健身参与类文化行为的影响显著性很不明显,一旦引入主观态度变量来解释,主观阶层地位的显著性就消失了,研究结果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这也说明在实证研究中探讨客观/主观社会阶层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很有必要,客观指标和主观建构的重要性应该同等对待,仅仅停留在其中一个层面进行研究而不是根据因变量内在属性的不同选择对应的解释变量,得出的结论未必科学。

考虑到城市和乡村的制度差异,在城市样本中,选取落户地性质和工作时间安排作为制度变量;在农村样本中,选取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制度变量。从表2、表3的结果来看,城乡各自的制度变量对居民健身参与有重要影响。落户地类型的不同内在地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无论城市样本还是农村样本,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居民健身参与的可能性越高。假设3得到验证。

比较城市样本和农村样本制度变量的影响,发现了一些差异:(1)就城市样本而言,尽管两个制度变量对健身参与都有显著影响,但它们的加入并没有削弱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健身参与的影响,模型1的 Nagelkerke R2为0.155,模型2的Nagelkerke R2为0.142,引入制度变量后,模型中自变量解释因变量的差异占因变量总变异的比例下降了1.3%。在引入主观态度变量后,Nagelkerke R2为0.160,解释比例上升了0.5%,工作时间安排的显著性消失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对健身参与有稳定的显著影响,工作时间安排制度对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不稳定。结果显示,在不考虑主观态度变量的模型2中,有“基本固定上下班时间,但自己有一定的灵活空间可以自由安排”的城市居民参与健身的概率是“完全按照固定的或上级安排的上下班时间工作”的城市居民的1.15倍,而“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完全看工作需要由本人安排”的城市居民参与健身的可能性比有固定工作时间安排的城市居民低81.2%,说明“有固定上下班时间且有一定灵活闲暇时间支配”的工作时间制度安排最有利于城市居民参与健身。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有83.5%的“工作时间自由支配”的城市居民每天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是看电视,56.5%做家务,45%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差不多每天锻炼的人只有8.3%。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现代社会电视传播使得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从室外走向室内,人们将精力、时间、注意力和责任心从社区公共生活转入家庭和自我活动方面。(2)就农村样本而言,制度变量对健身参与有重要影响。模型4的Nagelkerke R2为0.089,在加入各制度变量以后,模型 5的Nagelkerke R2为0.150,解释力增加了6.1%。承包地纠纷、农民业余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赌博和封建迷信是显著的影响变量,不会受主观态度变量引入的影响(见模型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村民参与健身的可能性越高;承包地纠纷越频繁的地区,土地改建活动越频繁,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农村建设活动频繁,体育公共设施和场所的建设活动发展较快,村民更有可能参与健身。业余文化越丰富,农村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相应就会减少,村民参与健身的概率增加。

从模型3、模型6来看,在模型2、模型5基础上引入主观态度变量,城乡居民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对健身参与有显著影响,满意度值增高1分,城市居民参与健身的概率增加16.8%(p<0.001),农村居民健身参与的概率增加18.4%(p <0.05)。进行城乡对比可以发现:一方面,相同的主观态度变量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有所不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显著影响健身参与,幸福感值增加1分,参与健身的概率增加26.9%(p<0.001);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对健身参与的影响不显著。工作满意度对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农村居民对工作满意度增加1分,其参与健身的可能性减少84%(p<0.05)。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农村居民一般是在乡镇企业从事工作,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可支配的闲暇时间非常少,一般是通过报酬的及时兑现和丰厚程度来衡量工作满意度。因此,其工作满意度越高,可支配的闲暇时间越少,健身参与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另一方面,对比所有模型后发现,主观态度变量和制度变量的加入并未使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农村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却使某些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影响力显著减弱(如社会阶层),甚至消失(如周工作时数)。这说明相对农村居民,制度变量和主观态度变量对城市居民健身参与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假设4及其分假设得到了验证。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CGSS2006年的调查数据,比较了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的现状,并从人口、制度和主观态度层面考察了健身参与的影响因素。在城市社区,受过高等教育、幸福感高、对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处在高社会阶层、落户省会或直辖市的年轻人或老年人最有可能在闲暇时间参与健身活动;在农村社区,身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的环境下,受过高等教育、对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年务农周数短或对非农工作不满意的农村居民最有可能参与体育健身。这些结论对完善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制定和各级政府推进体育公共事业的发展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国内健身参与的研究刚刚起步,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大型调查数据,对于研究我国城乡居民的健身参与度及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对城乡健身参与的探索性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其一,CGSS主要是一项综合性的全国调查,其中有关体育健身方面的数据仅集中在CGSS2006,有一定的时滞性。如果要进行更为深入具体的健身参与研究,需要获取体育、卫生方面更为具体全面的调查数据,以对健身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探讨。其二,制度变量和主观态度变量对健身参与均有显著影响,而且它们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那么,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其内在机理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变量的影响,这些问题留待未来深入讨论。

注释:

①本文所采用数据获得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授权。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 B,KIRSTIN H,PAMELA W,et al.Socio-economic patterns of sport demand and ggeing[J].Academic literature review,2010,7(2):61-70.

[2] GRATTON C,TICE A.The demand for sport:a two-stage econometric model estimated from the health and lifestyle survey[Z].Manchester polytechnic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1991.

[3] FARRELL L,SHIELDS M A.Investigating the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eterminants of sporting participation in England[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2002,165(2):335-348.

[4] DOWNWARD P M.Assessing neoclassical microeconomic theory via leisure demand:a post -keynesia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2004,26(3):371-395.

[5] 刘大维,陆明涛.中国居民体育运动参与的二项逻辑回归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2):48-53.

[6] 代玲,母爱梅.青海省第三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数据对比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1):14-17.

[7] 杨芳,李先雄.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差异与均衡化途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4):28-30.

[8] 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1(3):8-17.

(责任编辑:李晓梅)

Urban-Rural Comparison of Residents'Fitness Participation

WEN Yanan1,ZHAO Tingting2
(1.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Law,University of Anhui Technology,Maanshan,Anhui 243032,China;2.Maanshan Clinical Testing Centre,Maanshan,Anhui 243000,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rural residents'fitness participation is described.Various factors such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bout social demography,institution and subjective attitude affecting fitness in urban-rural resident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6.It was found that urban dwellers we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fitness activities than rural residents.It was showed through logit regression analysis that institution and subjective attitude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urban-rural residents'fitness participation,while subjective attitude variables have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There are urban-rural differences of the influence on fitness participation between institution and subjective attitude variables.

Key words:fitness participation;comparison study;urban-rural residents;b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6)02-0061-06

* 收稿日期:2016-02-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公益性及其实现的复杂性研究”(12YJA630164);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城市居民社会组织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SK2013B080)

作者简介:问延安(1978—),男,江苏宝应人,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问题。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城乡居民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