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手足口病实验室指标特征与病情进展相关性分析

2016-07-18孙丹韩旻

淮海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血气分析手足口病

孙丹,韩旻



·论著·

儿童手足口病实验室指标特征与病情进展相关性分析

孙丹,韩旻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指标特征与病情进展的相关分析。方法:对56例重症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明显升高,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白细胞与总病程时间呈现负低度相关(r=-0.368,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1~2期时间呈现负低度相关(r=-0.29,P<0.05);血气分析pH值与1~2期时间呈现正低度相关(r=0.317,P<0.05);而C-反应蛋白、血糖、血气分析BE值与病程长短及疾病进展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白细胞值升高是1期发展到3期的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及血气分析pH值偏低是1期进展至2期,或者说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发展成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手足口病;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血糖; 血气分析; 儿童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最早在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描述,1959年英国Alsop命名[1]。该病是由肠道病毒(EV)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主要临床特征为手、足、臀部皮疹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溃疡等,绝大部分患者于发病后5~7 d自行缓解,但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及循环衰竭等,危重及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如未及早发现和救治则病死率极高[2]。本文收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56例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3期患儿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糖、血气分析pH,BE值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并参照2011年临床专家组[3]《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进行临床分期评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其实验室指标特征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资料重症手足口病3期患儿56例,男36例,女20例,男:女为1.8:1;平均年龄为(21.16±11.04)月,发病年龄以小于36月龄为主,占87.5%(49/56)。5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且手足口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疹,且部分患儿合并有口腔疱疹或溃疡。主要的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啰音、咳白色泡沫痰,其中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44例,占79.46%。入院时肺部有啰音26例,占46.43%,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肺部大量湿性啰音16例,占28.57%。从发病到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间为(72.53±36.17)h。主要的心血管症状有心率改变、血压改变、皮肤颜色及温度的改变,其中心动过速46例,占82.14%,心率最快243次/min,平均值为(185.97±26)次/min。血压升高29例,占51.79%,收缩压最高183 mm Hg,平均值为(110.5±30.8)mm Hg。口唇发绀51例,占91.07%;出现皮肤发花、紫绀或苍白32例,占57.14%;有出冷汗12例,占21.42%。从发病到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时间平均为(72.06±36.34)h。

56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总病程(发病至3期):最短32 h,最长148 h,平均为(86.32±39.7)h。病情进展时间:从1期到2期时间最短5 h,最长120 h,平均为(43.63±27.25)h;从2期到3期时间最短2 h,最长65 h,平均为(24.63±16.19)h。

1.2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4],所有病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临床专家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5],进行临床分期评估。观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糖,血气分析pH,BE值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病情进展的时间:总病程(发病至3期),从1期到2期时间、从2期到3期时间。

2结果

2.1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6例重症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白细胞计数升高54例(96.42%);白细胞最小值4.94×109/L,最大值38.2×109/L,平均值为(19.11±7.07)×109/L,中性粒细胞数百分比最小值为38%,最大值91.97%,平均值为(70.97±14.28)%。

2.2C-反应蛋白(正常值<10 mg/L)56例重症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CRP升高25例(44.64%),C-反应蛋白最小值为4 mg/L,最大值77.95 mg/L,中位数为11.25 mg/L。

2.3血糖(正常值3.9~6.1 mmol/L)56例重症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升高52例(92.85%),血糖最小值1.7 mmol/L,最大值33.5 mmol/L,平均值为11.97±7.38 mmol/L。

2.4血气分析30例(53.57%)酸碱度(pH)值<7.35,血气分析pH值最小值6.83,最大值7.59,平均值为(7.234±0.176);37例(66.07%)剩余碱(BE)<-3,血气分析BE值最小值-29,最大值3,平均值为(-11.72±6.96)。

2.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与总病程时间呈现负低度相关(分别为r=-0.368,P<0.05),白细胞值越大,病程越短,提示从1期到3期进展越快;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1~2期时间呈现负低度相关(r=-0.29,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越高,从1期到2期进展越快;血气分析pH值与1~2期时间呈现正低度相关(r=0.317,P<0.05),血气分析pH值越偏酸,从1期到2期进展的越快;而C-反应蛋白、血糖、血气分析BE值与病程长短及疾病进展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表1 实验室指标与病程及疾病进展时间相关性分析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病原学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表现为手足、臀部及口腔的疱疹、皮疹,大部分病例病程为5~7 d,可自行缓解,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其临床表现特点:起病急,进展快,部分病例具有不典型皮疹,严重病例可出现脑干脑炎、脑炎、神经源性肺出血、肺水肿致循环呼吸衰竭致死亡。本资料显示,从1期进展至2期时间最短5 h,从2期进展至3期时间最短2 h,其病情进展较快,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重症及危重症,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相符[7]。因此在临床上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治疗,可阻断重症化。

人们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儿童感染率比较高,5岁以下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易感人群。我国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发病者多见学龄前期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死亡病例多为3岁以下患儿。贵州省2013年-2014年的415例重症手足口病中,3岁以下患儿最多见,男女比为1.77:1,最大年龄7岁,最小46 d,4~7月为主要发病高峰;其临床特点有皮疹、持续发热、精神差、惊跳、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白细胞增高及高血糖[8]。

按手足口病指南中诊断标准:手足口病病例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及确诊病例,前者是在流行季节,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出现发热(少数可以不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即可诊断,确诊病例是临床病例加上病原学检测阳性,但强调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有报道[9]EV71型病毒感染的脑炎患儿中,三分之一无手足、臀部及口腔的皮疹及疱疹。另有报道[10],EV71型病毒感染脑干脑炎患儿59%无典型皮疹,80%无口腔黏膜疱疹。

本组资料显示,56例患儿以男性患儿为主,发病年龄以小于36月龄为主,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且手足口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疹,部分患儿合并有口腔疱疹或溃疡。重症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血糖、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也有学者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联合检测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11]。从相关分析看,白细胞计数值升高是手足口病患儿从普通期(1期)发展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3期)的危险因素,即白细胞计数值越高,病情进展越快;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及血气分析pH值降低是手足口病患儿从普通病例即手足口出疹期(1期)向重症病例即神经系统受累期(2期)进展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及酸中毒加重,提示手足口病患儿由出疹期发展到神经系统受累期进展时间越快。有报道提示,重症手足口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可作为动态监测并发脏器损害、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另外有学者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血糖水平均是判断手足口病病情危重程度的敏感指标[12]。因此需动态观察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血糖水平、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阻断其进展为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因此要密切观察手足口病患儿早期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在病程的1~3 d,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呕吐、惊跳、肢体抖动等临床表现,提示病毒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系疾病发展为重症阶段的早期临床表现,需及时住院治疗。同时需动态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气分析、血糖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掌握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危重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早治疗,可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化。

[参考文献]

[1]郑跃杰,王文建.儿童手足口病[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2):1692-1694.

[2]朱启镕,曾玫.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及挑战[J].微生物与感染,2012,7(2):82-88.

[3]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75-67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1475.

[5]徐树红,李青,顾胜利,等.贵州省415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4):44-47.

[6]陈丽,彭婉君,骆庆明,等.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5):667-669.

[7]寸树兰,奎莉越,刘昆江.重症手足口病抢救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609-611.

[8]唐育鹏,黄敏,莫武桂,等.重型与危重型手足口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及血糖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8):868-869.

[9]韦丹,蒋敏,欧维琳,等.感染肠道病毒71型14例死亡病例病理特征与临床分期反思[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2):81-86.

[10]郭改玲,李兰霞,张玉春,等.心肌酶谱、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6):2173-2174.

[11]Jiang M,Wei D,Ou WL,et al.Autopsy findings in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J].N Engl J Med,2012,367(1):91-92.

[12]Zhang YC,Jiang SW,Gu WZ,et al.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report of an autopsy case from the epidemic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J].Pathol Int,2012,62(8):565-570.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233000 孙丹(1985-),女,医师,研究生。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4.007

[中图分类号]R 51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4-0396-03

(收稿日期:2016-03-0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boratory index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SUN Dan,HAN M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Bengbu,Anhui 23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boratory index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s hand-foot-mouth disease.Methods:Correlated laboratory index characteristics of 56 cases of severe and critical hand-foot-mouth disease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leukocyte count,C-reactive protein,blood sugar and neutral cell percentage of the cases increased obviously.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icated acidosis.The leukocyte count and the total disease course presented a low negative correlation(r=-0.368,P<0.05) and it was true of the neutral cell percentage and the time of disease course I to II (r=-0.29,P<0.05).The blood gas analysis PH and the time of disease course I to II was lowly correlated(r=0.317,P<0.05),while the C-reactive protein,blood sugar,blood gas analysis BE had no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the length and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course.Conclusion:The increase of white blood cell value is the danger factor of the disease progress from course I to III.The increase of the neutral cell percentage and the decrease of blood gas analysis pH is regarded as the danger factor for the progres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Key words】Hand-foot-mouth disease; Leukocyte; C-reactive protein; Blood sugar; Blood gas analysis; Children

猜你喜欢

白细胞计数血气分析手足口病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血必净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