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2016-07-14崔晓慧大连友谊医院口腔科辽宁大连116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种植义齿口腔修复临床效果

崔晓慧(大连友谊医院口腔科,辽宁 大连 116001)



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崔晓慧
(大连友谊医院口腔科,辽宁 大连 116001)

【摘要】目的 探讨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口腔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种植义齿行口腔修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活动义齿移植,对照组给予固定义齿移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两组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对照组的出血指数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修复后与修复前比较,出血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活动义齿的治疗效果优于固定义齿,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关键词】种植义齿;口腔修复;临床效果

口腔修复是通过人工方法修复牙齿的缺损或者颌面缺损的治疗,并且同时恢复或者保护牙齿的生理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卡环固定治疗,经过长期实践发现,这种方法会损害周围的正常牙齿功能,并且并发症较多[1]。近年来种植义齿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不仅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的美学效果,许多常规义齿难以解决的疑难修复临床病例通过种植义齿能得到满意的疗效[2]。本文通过对抽取的我院60例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对比分析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口腔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种植义齿行口腔修复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25~75岁,平均(49.47±5.79)岁,失牙时间0.3~10年,平均(5.23±1.27)年。修复位置:磨牙36例、前牙24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种植义齿修复的治疗条件,并且可以耐受治疗带来的创伤。②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或者传染性疾病等,并且本次研究符合伦理道德,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基本资料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失牙时间(年)  修复位置磨牙  前牙观察组 30 18/12 50.25±4.58 5.21±1.23 17 11对照组 30 16/14 49.76±4.72 5.15±1.35 19 13 t/χ2 0.271 0.195 1.277 0.011 0.916 0.602 0.502 0.076 P

1.2 研究方法:观察组给予活动义齿移植,对照组给予固定义齿移植。具体方法:①术前准备:首先医师通过症状检测结合X线片检查,了解患者口腔病变处基本情况,种植部位骨密度,解剖结构等,利用石膏制作患者的口腔模型,确定具体方法。②手术方法:严格按照义齿种植的步骤,需要注意在带入义齿前(活动或者固定)邻近牙齿是否具有松动,是否合适移植。对于移植后出现的食物嵌塞,现在并无良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同时嘱咐患者需要定时清洁牙齿,预防炎症的发生。治疗后观察1周拆线,并且需要患者定期复查等。

1.3 研究指标:患者均随访1年后比较治疗效果:治愈(患者所有的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有效、无效。有效率=治愈+有效。对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出血指数和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行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对于等级资料利用秩和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出血指数比较:修复前两组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对照组的出血指数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修复后与修复前比较,出血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出血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出血指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修复前  修复后 t P观察组 30 3.22±1.251.01±0.23 3.231 0.011对照组 30 3.28±1.361.55±0.35 2.786 0.024 t- 0.645 2.543 - -P- 0.234 0.036 - -

3 讨 论

种植义齿主要是在口腔缺损区域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人工牙根),等到种植体成活后再在其上端制作修复体完成种植义齿的修复。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种植义齿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口腔修复治疗手段[3]。为保证高成功率,复杂的治疗程序和漫长的治疗时间在所难免。当前推行“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修复”,即是要求在种植植入手术前就应根据修复目标制订详尽具体的计划,否则往往会面临被动局面。仅仅关注种植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片面的,从修复的角度看,种植义齿同样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4],在种植修复的设计过程中,这方面的因素应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种植牙的类型方法较多[5],一般按种植牙时机、种植体的形态结构和固位方式等来分类。按种植时机分类:即刻种植、延期种植;按手术次数及种植体结构分类:一段式种植、二段式非埋植型种植、二段式埋植型种植(二次性种植);按固位方式分类:固定式种植义齿(借助粘固剂或固定螺丝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基桩上,戴入后,患者不能自行取戴)、可摘式种植义齿(依靠基桩、牙槽嵴和黏膜共同支持的局部或全颌覆盖义齿)。

本文通过分组对比分析了固定义齿和可摘除义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两组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对照组的出血指数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修复后与修复前比较,出血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种植活动义齿的治疗效果优于固定义齿,并且对患者影响较小,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但是临床上还要注意种植义齿的适应证,不要盲目进行。

参考文献

[1] 毛尔加.牙周病学和种植义齿的密切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3):281-284.

[2] 周珺.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0):22-27.

[3] 李海霞.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5):524-527.

[4] 陈昌荣.种植义齿修复第二磨牙缺失的咀嚼功能测定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301-1305.

[5] 钟智红,付强,马蓉.隐形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体会[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4):611-614.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181-02

猜你喜欢

种植义齿口腔修复临床效果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进展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微信平台延续护理提高种植义齿自我维护水平的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