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

2016-07-13杨天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经济发展人才培养

杨天地



试论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

杨天地

摘要:近几年来,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相应地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的英语教学,应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有着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富文化知识的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岗位的工作中,推动本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几年来,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相应地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英语人才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辽宁在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实现辽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了解国际规则,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敏锐的战略意识的高素质英语人才。高校的英语教学,应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有着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富文化知识的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外事、经贸、科技、教育等不同领域,顺利完成翻译、教学、营销、管理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从而为本省的经济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经济的飞跃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其中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尤为注重。然而,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仍然固守传统的教法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在课程设置方面,每一学科只注重讲解与其专业相关的内容,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互融性不足;所制定出的英语人才培养计划与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相脱节,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高校英语教学内容及方法缺少变化性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计划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而我国的高校以进行精英教育为主导方向,其课程体系在总体上呈现出过窄、过专、过深的特点。在英语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在授课中以外国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为重点,将大量的英语知识机械性的灌输给学生。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主要从事的是口译和笔译等相关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英语只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高校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将大量的精力倾注在对于语言学、英美文学及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上,而对于其它的人文学科及自然科学领域发展状况的了解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知识结构层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调现象。此外,辽宁的很多高校长时间坚持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没有将书本上的英语知识与客观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完善,使得很多学生知识面狭窄,对相关学科了解甚少,缺乏实践经验,走向社会后,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其弊端日益突显,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

2.高校英语教学忽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辽宁省的众多高校中,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理工科院校,其专业设置的时间相对较短,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的目标,忽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部分学生对英语语言理论缺少清楚明晰的了解,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重其工具性,轻其人文性的倾向,很多学生的人文素养薄弱,有待提升。在学生所学习的英语课程中,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占据了相当多的学时,片面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相比之下,学生的文化素质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市场需求发生了改变,现今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在当今社会,英语专业的学生远不如既有自己的专业所长,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及英语基础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辽宁的众多高校中,英语教师的整体结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外语院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那些既能够熟练地应用外语,又通晓金融、法律、计算机、管理、商务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英语教师其数量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大量能够推动辽宁经济发展的实用型英语人才,无疑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三、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途径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英语教学领域的有识之士就开始了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创新型英语人才进行了阐释。创新型英语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能够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这一类型的英语人才既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将本学科和其它学科领域有机地融为一体。创新型英语人才有着较强的洞察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勇于表达自身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依据辽宁的经济发展态势,高校的英语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在学期内容的安排上,入校后的前两个学期,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应放在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本功方面,重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在进行教材内容讲解时,倡导精讲细练,可以将授课内容分为多个模块,有针对性地专项突破,也为下一阶段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在这一阶段,也可以适当开设一些通识性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计算机理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开阔自身的知识领域,提升人文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之后的第三和第四学期,高校可以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英语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课程的讲授。

在英语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特点和使用规律会有一个更为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其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也会随着知识的累积而得到不断的提升。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及市场需要跨专业、跨学科选修其感兴趣的英语课程,促进思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攻读第二学位,引导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部分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这样,教学实施的目的更为明确,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为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Stephens.W.M.The Ripple Effect:The instruction impact of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A].In M Brienbaum&F J R Dochy(eds.).Alternations in Assessment of Achievements,Learning Process and Prior Knowledge[C]. the Nether-lands:Kuwer,1996.

[2]徐海铭.近30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变革之检讨及其现实启示[J].外语界,2005,(5):29-36.

[3]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3-4.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公共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教学经济发展人才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国梦”意识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