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张 坤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张 坤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摘要】目的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8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者为79.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7例骨不连,2例感染病例,4例疼痛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5%;实验组患者有2例骨不连和1例感染病例,占比例的6.8%,两组比较P<0.05,χ2=7.42。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质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在骨科中的发病率较高。股骨颈骨折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表现,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不断下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因此,导致骨折人数也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患者临床中多存在严重的疼痛,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当不仅无法帮助患者患肢恢复原有的生理功能,还会增加患者的负担。本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和影响也不同,为此,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选择了8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两种治疗方式,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8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7.5±16.8)岁,男性23例,女性21例,患者平均病程为(5.2±2.7)h,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34例,交通事故伤21例,高处跌落伤13例,摔伤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7.8±16.4)岁,男性22例,女性22例,患者平均病程为(5.8±2.5)h,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35例,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跌落伤13例,摔伤1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超过40岁;②患者无意识障碍;③患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④患者无脏器功能损伤;⑤患者无手术不耐受者。

1.3 一般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平卧位,患侧垫高,在C臂机引导下进行定位,根据定位结果选择手术入路,常规消毒铺巾,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在髋关节处做手术切口,逐层切开肌肉筋膜,显露骨折部位,清理周围组织,将骨折牵引复位,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而后采用空心钉升压固定,若不能紧密嵌入可采用吸收螺钉进行固定,术毕清理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术后常规防感染、抗凝、换药治疗。

1.3.2 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选择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逐层切开肌肉、筋膜,显露骨折部位,截骨,将患者股骨头全部取出,清理髋臼窝,将凹凸不平的骨质磨平,软骨面采用髋臼窝锉进行处理,直到创面出现点状出血为止。调制骨水泥,置入型号适合的假体,和相应型号的股骨头假体,将患者关节复位,检查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良好者制动,直到骨水泥变硬,清理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术后常规防感染、抗凝、换药治疗。

1.3 效果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并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上述内容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所有内容均由患者主治医师负责调查、整理。

1.4 评价指标。临床治愈:患者治疗后骨折基本愈合,患肢功能活动良好,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有效:患者治疗后骨折部位有骨痂通过,患肢功能活动轻度受限,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效:患者治疗后骨折部位未愈合,患肢功能活动严重受限,骨折未恢复生理解剖位置。评价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有效率。

1.5 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者为79.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有7例骨不连,2例感染病例,4例疼痛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5%;实验组患者有2例骨不连和1例感染病例,占比例的6.8%,两组比较P<0.05,χ2=7.42。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股骨颈头颈部间的骨折,通常由暴力引发,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1]。随着我国老龄化逐渐到来,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本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患者机体耐受力越来越差,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2]。

内固定术能够有效对骨折进行加压,使骨折部位稳定性增高,并且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患者术后能够在早期进行康复练习[3]。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非常高,因此,内固定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内固定物松动表现,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临床中主要采用仿真材料制作假体,并能够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的生理结构,患者术后能够尽早治疗[5-6]。此种方式大大解决了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此外,在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8%,两组比较P <0.0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安全性非常高[7-8]。

总的来说,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骨折部位尽快愈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任洪,黄波.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126-4127.

[2] 秦伟光,李忠华,张鹏.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163-164.

[3] 刘景云.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127-128.

[4] 郭飞.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44-46.

[5] 赵玉明,唐晶,戴勇,等.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0-12.

[6] 黄智勇,辛泽团,黄佳军.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44-46.

[7] 唐岚.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5):28-28.

[8] 吴晓芸,李叶,林莉,等.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 (10):50-53.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68-02

猜你喜欢

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