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2016-07-12李向东李夏玲庞金叶

职教通讯 2016年15期
关键词:监控体系中高职本科

李向东,李夏玲,庞金叶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李向东,李夏玲,庞金叶

摘要: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模式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对两阶段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是分段培养的关键。在探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构成和指标权重分配。

关键词:中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省自2012年开始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其中,中高职与本科衔接项目作为试点项目之一,被视为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贯通、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断头与孤立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年来,随着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的实施,本科院校与中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教学质量监控、课程标准开发、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保障了试点项目的运行。然而,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普遍存在标准不完善、缺乏科学性、监控过程偏重形式等问题。[1]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的、符合中高职院校与本科分段培养教学特点并且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成为新形势下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所必须面对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

建立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教学质量体系应符合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指标体系的系统层次及子指标应能够客观反映中高职与本科教育衔接的各个方面,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综合评价。

(二)系统性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系统过程,既包括两校的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相关教学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衔接,同时,还包括两校软硬件基础设施。各种人、财、物及制度因素互相协调,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教学系统。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对教学过程中人的行为、物的运行及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2]

(三)可行性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监控与评价标准与指标的制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只是概念化的条文。[3]同时,评价手段、方法要简便易行要能为衔接学校绝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同时监控指标要能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因此,监控内容应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而发展,评价标准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全员性

分段培养教学监控系统监管的是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本科院校作为未来接收中高职优秀毕业生的高等院校,其教师应是质量监控体系的一部分,他们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同时,也应作为衔接教育中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监督者之一。

二、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一)内部监控指标

内部监控属于教学输入环节和教学实施过程监控,应体现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对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图1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监控为教学输入环节监控,包含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设备等方面内容的监控,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监控为教学实施过程监控,主要是对分段培养中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阶段的监控,反映了教师教学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和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4]

1.人才培养模式监控。中高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分段合作培养的“中高职3年+本科4年”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中高职3年的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并且成绩达到本科院校的有关规定要求,即可直接升入本科段进行4年的专业学习。该人才培养模式以毕业生未来成为工作现场技术(工艺)工程师和技师的“双师型”复合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并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对接技师职业资格(行业执业资格)标准,确立“按照总体设计和分段实施的基本原则,加大中职阶段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比重,加大本科阶段技能培训和实践环节教学比重”的办学思路,开发本科与中高职课程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

2.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监控。中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破除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真实需要,课程体系主体结构应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方向课程、综合实践、素质拓展五个部分组成。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弹性和动态调整,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合理安排。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个方面,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是重点和难点。[6]

中高职院校的重点是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本科院校参与其中的设计。中高职院校在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时,可以按照自身院校的特点和专业特色,设计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设计原则应是坚持整体素质提高和学生个性发展。

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及课程标准是分段培养过程中本科院校的重点工作。本科院校在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时,应以中高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形成为准则,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重视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的养成。本科院校所设计的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结果上既要符合中高职教育的要求,又要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监控。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参照,从而找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在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过程中,应该通过查课、听课(本科院校专业教师检查性听课、督导性听课、观摩课)、检查教案、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意见,对中高职阶段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考评。同时,将考评结果及时反馈,并根据考评结果评出优质课教师。[7]其次,严格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在合理设计各衔接专业的核心课程和课程标准后,应该通过严格的考试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考试之前,本科院校应根据平时所掌握的中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质量有针对性地出题,考试过程中应由本科院校专业教师全程监考并最终批阅试卷,从而真正做到教考分离。

(二)外部监控指标

外部监控主要体现为输出环节监控,是探索以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满足度、企业满意度、所学课程有效性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也是提高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质量监控领导小组。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外部监控应设立质量监控领导小组,这个机构作为对这一过程质量负责的部门,它本身又是相对独立的,有权对整个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及时提出调整意见。该领导小组应由本科院校和中高职院校教务处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规范分段培养中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教学质量标准的拟定,出台相应的建设标准或建设指导意见选取衔接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为监控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培养方案拟定、课程教学、课程标准拟定和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

2.行业、企业等相关组织。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决定了中高职与本科衔接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等相关组织,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应引入行业、企业等相关组织,鼓励行业、企业等相关组织根据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中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的专业设置,指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衔接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

3.第三方机构。在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可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价,即外部评价,对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本科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不仅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教育管理评估体系,也将有助于为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参考。

三、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跨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长达7年的监控过程。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除了应保证长期性和一贯性外,其监控指标权重的科学合理分配也十分重要。整体指标权重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指标权重

在整体指标权重的分配上,考虑到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跨越时间周期较长,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应在内部监控上,因此,设置外部监控指标权重为40%,内部监控指标权重为60%。在内部监控指标中,监控的重心应放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监控上,即日常课堂教学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外部监控指标中,监控的重心应是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等相关组织对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工作进行参与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雷建龙,黄邦彦.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发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6-70.

[2]聂辉文,聂俊文,贺卫红.机电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9):167-168.

[3]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4]张永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31-32.

[5]张海泉.建构中高职衔接的船体放样课程标准[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2-74.

[6]廖毅芳,曾艳芳,宋雷.中高职衔接的物流专业课程标准:以香港为鉴[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8):51-55.

[7]王素红,赵清艳.基于“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4):38-40.

[责任编辑盛艳]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理工学院教改课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教学过程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4021)

作者简介:李向东,男,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李夏玲,女,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庞金叶,女,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5-0071-03

猜你喜欢

监控体系中高职本科
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