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2016-07-12周向军
周向军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周向军
摘要:对当前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优势,从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构建学习情境、实施项目教学、改变评价模式等方面,探索提高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信息技术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变革的两个制高点。同样,在教育领域,以这两大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不仅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变革,而且影响着课程体系、教学的观念与形式,影响着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影响着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也可以设计更丰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讲解员、技能演示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与技能的探索者;教学过程也由传统的讲解式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教学媒体也由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1]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
“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是授课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
(一)自我效能感较低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1977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个行为或执行某一特定任务的期待,也叫功效期待。信息技术背景下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能否借助信息技术媒介与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完成预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背景下自主学习的一种自信心。[2]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学习目标的确立、对待学习障碍的态度以及付诸努力的程度等。大部分中高职衔接学生对自己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与成效并不自信,即自我学习效能感偏低。当遇到学习障碍时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可能会对这种学习行为产生回避倾向。
(二)缺乏自主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一些较为复杂的学习方案与学习方法。它是衡量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它是反映学习者会不会学习的一个标志。[3]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使用偏弱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网络自主学习时,没有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2)没有对网络学习方法不断进行反思;(3)没有对自主学习过程中一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或信息进行巩固;(4)没有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问。
(三)从众行为突出
所谓从众,就是个体在外界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知觉、判断、意见等,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方式。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别人干什么自己也跟着干什么”。从众现象在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学生从众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对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四)容易受到娱乐因素干扰
对中高职衔接学生而言,网络就是对他们自控力的一种挑战,聊天、玩游戏、看电影或电视剧等娱乐方式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制力是很差的。在没有学习任务时,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过程监控。
二、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中高职衔接生源主要来自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经过3年中职学习后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但是生源质量整体来说不如普高生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成绩较差,充满失败心理,学习细节问题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知识基础差
中高职衔接生源来之自主招生或三二分段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困难相对较大。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
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要求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模糊不清、不够细化,课程标准不统一,课程体系不清晰,是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没有一个清晰的可供选择的标准路线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只能沦为空谈,很难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缺乏明确的学生目标,中高职衔接学生几乎没有几个能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只是“跟着感觉走”。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障,没有计划,目标就很难实现,这对学生学习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三)主动学习意识不够
由于中高职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接受的是被动式教育,习惯于上课被动听课,下课被动完成作业,即使偶尔遇有问题也不愿意主动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解决。造成了独立思考能力偏弱、自觉学习意愿偏少,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不足、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等问题。
(四)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效率低下
部分中高职衔接学生虽有自主学习意识,却不懂得如何去学习,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不科学或不适合自己,不知道所选的课程能学到什么技能,也就不清楚学到的技能可以完成哪种任务,更不清楚所做的任务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
三、提升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做好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确保其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目标
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决定于课程目标,如何做到课程目标的科学与顺利实现,必须对课程内容作出科学的筛选,在保证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发展的同时,确保其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目标。[4]对大部分课程来说,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划分若干个能力领域,每个能力领域对应一个等级,确保每一级别资格拥有者可获得从业的必要技能基础。如此,既确保中职学生可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同时,又为他们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优化。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学习平台与资源库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能跨越时空进行互相交流,实现形式比较自由的协同教学,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将课程各部分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及解决问题的工具和途径公开。将教学内容安排在有实践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设计重点部分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学生课程内容衔接学习创造条件。课程内容衔接也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多段任务,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时间节点研究、完成任务。依托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分组,在发挥集体学习作用的同时,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二)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开展项目化教学
按照“教学模块化,学练一体化”教学思想,围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在课程教学中,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实现,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培养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内容选取主要体现“一条主线,多个模块”。“一条主线”由“核心内容+拓展内容+实习”构成,通过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应用、开发过程和项目设计的实践,使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技术方向有特长。“多个模块”是根据信息技术的应用,把实践教学分成基本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模块。图1是“一条主线,多个模块”的“学中练,练中学”课程教学模式。
图1 “一条主线,多个模块”的“学中练,练中学”课程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一体化技能训练式教学,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企业真实项目任务,讲、练、做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实践,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全面推行“学中练,练中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二维动画设计课程为例,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情境载体的设计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1)典型项目综合性较强,有些复杂度高的项目要通过两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如何能在短期内激发学生的成就感?(2)项目蕴含的难度较高的核心技能如何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基于这些考虑,笔者以“导入案例+典型工作项目”学习包为载体构建每个学习情境,具体做法如下:按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合理安排6个典型项目的教学顺序。每个项目所蕴含的难度较高的核心技能先用若干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案例进行导入,每个导入案例形成一个个生动、直观的学习子情境,让学生在短期内完成案例、掌握难度较高的核心技能,并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见图2)。
(三)改变传统评价模式,突出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是对预定学习计划、过程的实施方法的选择以及目标的调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做出客观的分析、评定。客观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的发挥与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考试方式,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5]采用笔试、机试、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设计考核等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考试逐步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在考核的形式上,除了采用常规的笔试外对考核形式进行一些改革,积极探索新的考核形式,有的课程可采用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有的课程采用现场操作+问答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有的课程采用课程设计+讲解答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在课程考试中,以课程设计为主,再辅以进行现场讲解设计思路、答辩和抽题相结合的考试形式;有的课程采用撰写技术方案;不再考过多概念内容,给学生一份项目需求书,让他们完成网站开发的技术方案撰写,这些考试方式大大增加考试的实用性。[6]
图2 学习情境设计
通过做好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在课程教学中,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实际项目中,以“导入案例+典型工作项目”学习包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改变评价模式,激发中高职衔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积累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帮助学生实现4个目标:在自我意识发展基本上的“能学”,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恒学”。
参考文献:
[1]童金皓,边玉芳.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3):25-27.
[2]孙文武,戚文革,李奕燃.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22-24.
[3]陈顺立.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计算机教育,2010(21):55-57.
[4]徐绕山.网络环境下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5-77.
[5]洪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43-45.
[6]沈燕芬.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8-89.
[责任编辑陈国平]
作者简介:周向军,男,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5-00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