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树立形象思维想象的实践*

2016-07-12王培新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演唱形象思维

王培新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树立形象思维想象的实践*

王培新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形象,是由演唱者通过创造性的歌唱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因此,在演唱中,怎样树立形象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歌唱感动听众并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演唱者必须将自己的形象思维调动起来,投入到演唱中。在演唱过程中,所需要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需要把个人的具体的情感升华,使听众与作品产生共鸣。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艺术形象;形象思维;想象;演唱

艺术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思维活动,我们把这种艺术思维称之为形象思维,就思维来讲,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而形象思维是在这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的特点,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演唱者唱什么,就要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思维,能够想到什么。

一、演唱中国艺术歌曲音乐形象思维的树立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历史悠长,每个历史时期的作品都有不同的形式,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它们都是由较高文学性的优秀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在音乐旋律中比较依靠歌词的诗意来表达,以诗的结构确定音乐结构,显得雅致而高贵,感情细致。歌曲词曲有机的结合,好似水乳交融,来表达真挚的内心感受。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首先树立音乐形象的思维,掌握音乐形象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通过内心感受来传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演唱时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要仔细揣摩歌曲的内涵,情感表达要符合原诗的意境,以充分表现诗词意境的空间,投入真情实感。

如: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青主先生,根据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谱写的经典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宋.苏轼词.青主曲),它是由宣叙调和咏叹调相结合写成的,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生动丰富地表现原词的意境:寄情山水,历史人物,神游故国,感叹人生兴衰。第一部分演唱时要抑扬顿挫地把诗人想象中的种种景象和饱满而雄壮的意境表现出来。第二部分应突出歌唱性的特点,声音连贯流畅音色圆润、柔和、动听,表现追思古代英豪的情思。要求演唱者首先树立豪放激昂、气势宽广的形象思维特点,表现大江东去的宏伟景象,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风格加以理解和把握。

二、演唱中国艺术歌曲艺术形象的想象

声乐是语言与音乐旋律相融合高度交融的综合艺术,音乐和文学互相渗透才能发挥它的特征,声乐作品艺术形象是演唱者再度创作展现出来的,要做到声音带动情感,必须充分感受理解歌词的意义,领悟歌曲抒发的情感,体会歌曲的情调韵味,仔细揣摩歌词带给你怎样的一种感受,歌词和音乐所构成的音乐化的语言,为演唱者提供了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使演唱者在创造性的形象中塑造人物、景象、物象等生动的形象。例如《我爱这土地》艾青诗 陆在易曲,这是一首精致的艺术歌曲,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是一首音乐和诗的完美结合,歌曲开始的前奏不断推进的旋律,好似心潮的涌动,就会给演唱者带进内心情感激荡的情绪中,展现在听众脑海里的是“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艺术形象在音乐流动中所描绘的声音形象画面,随着诗歌旋律更加明确,演唱者的内心也更加清晰。歌曲中的情景也都在演唱者的想象中历历在目,把听众带入营造的情境中,随着这些情景画面的展开,人物心理的刻画伴随着音乐意蕴情感展现给听众。在演唱中运用形象思维,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使演唱者能设身处地的感受进入规定情境,赋予生动地描绘,使艺术形象更富有感染力,让作品更加感人,舞台表演的效果更加锦上添花,充满感染力;让观众听众耳目一新,激发观众对艺术的钟爱之情。

三、提高文化修养,深入表现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

作为演唱者,首先要树立形象思维想象,感受中国艺术歌曲作品表达的情感内涵,演唱才能够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样才能打动观众,抓住观众的耳朵。如果歌者没有树立形象思维想象,那么也不可能将真实情感表现出来,它是没有生命力的,当然也感动不了观众。

树立形象思维想象是受演唱者的知识面和生活经历影响,因此,演唱者要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并从生活中获取,比如听赏音乐家的音乐会,欣赏中国歌剧、戏曲,以及中国民乐,阅读中国名著等,这对于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才能让我们演唱的作品形象丰满。

想象的实质是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归纳、提炼、总结而形成的影像,因此,演唱者要准确、深刻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我们必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作曲家各自的背景,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风格、创作特点,及其当时的社会变革和其他艺术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理解作品,有了理解才会有感受,有了感受才能将作品与自己的感觉相结合,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研究如何用不同的声音音色来表现风格不同的声乐作品。更精确地把握音乐情感,更深刻地领悟和体验,更深入地表现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曙明.中国艺术歌曲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 刘辉,俞子正.声乐教学作品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梁宝忠(1971-),男,陕西宝鸡人,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美学与哲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中的艺术想象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2014B061)

作者简介:王培新(1968-),山东文登人,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骆天天(1981-),女,湖南长沙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音乐作曲。

马自东 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校长。

魏松(1972-),男,重庆市云阳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罗文奎(1965-),男,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单位:四川阆中东风中学校。

罗叶歆(1990-),女,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工作单位:四川阆中市二幼。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演唱形象思维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