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术后护理体会
2016-07-12李淑丽
李淑丽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诊断性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术后护理体会
李淑丽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 探究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治疗胰胆疾病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住在我院被确诊为胰胆疾病的50例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及变化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概率较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是现阶段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术后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术后;护理干预
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与B超、螺旋CT联合使用[1]。更好的诊断临床上的胰胆疾病,实现系统、整体、完整的技术[2]。该手术创伤面小、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住院时间缩短等特点[3]。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住在我院被确诊为胰胆疾病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临床效果显著,术后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50例胰胆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25~85岁,平均年龄为(55±2.25)岁。其中,胆管结石25例,阻塞性黄疸12例,腹痛8例,胰腺癌2例,胆管癌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例。全部患者均经过B超、螺旋CT,少数患者进过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进行确认。
1.2 分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住在我院胃肠外科被确诊为胰胆疾病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是采用外科手术的治疗胰胆疾病,对照组则采用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胰胆疾病,选用十二指肠气管配套的造影管,通过内经活检的通道将造影管插进,缓缓注入对比剂直至显影为止,胆道造影需要对比剂量在10~20 mL,胰管造影需要对比剂量在2~6 mL。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t进行检验,若是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两组胰胆疾病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包括并发症、预后效果、住院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少、预后效果良好且住院时间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情况分析表[n(%)]
3 讨 论
术后护理干预对于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胰胆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3.1 基础护理。术后患者应该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禁食24 h内若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并发症则可以缓慢进食低脂肪流质饮食,逐步的恢复到正常饮食。密切观察和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15 min到半个小时巡视病房1次,遵医嘱为患者静脉输液广谱抗生素3 d,临床症状的变化,并且做详细的记录,记录患者是否腹痛、有无出血现象、尿淀粉酶化验后是否升高,若存在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3.2 饮食护理。分别对术后3、24 h的学尿淀粉酶进行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且没有腹痛、高热、黄疸等临床表现,依据病情的发展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若淀粉酶数值增高,需要将淀粉酶恢复到正常值,且没有任何不适才能够恢复饮食。进食前可以饮用适量的水,没有不适可选择流质饮食,术后3 d饮食可以逐步由低脂肪流质饮食过度到半流质饮食,禁食油腻辛辣食物,1周后过渡到正常饮食,恢复初期以清淡、易于消化饮食为主,告知患者避免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避免粗纤维食物,防止术后渗血。
3.3 引流管护理。固定溢流管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脱出。确保负压装置的完好无损,密切观察和记录引流量、引流液的性质。一般情况胆管的引流量每天400 mL,胰液的引流量每天为200 mL。若是引流量不足,则可能存在引流不畅的情况,立即报告医师,查找造成引流不畅的原因,及时进行处理;若引流量突减或者是引流性质改变,可能是造成引流管道赌赛或者是鼻胆管滑脱肠道,立即报告医师采用应急措施及时进行处理,每天更换引流袋,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3.4 鼻胆管护理。妥善固定留置的鼻胆管,双固定法,用Y型胶布固定在鼻翼的两侧在鼻导管出鼻腔处、剩余导管保持通畅固定在面颊一侧,经耳廓后方固定,保持适度的引流管长度,勿牵拉避免鼻胆管脱出,下床活动则需要时刻注意引流袋,将引流袋系在腰间,低于胆囊位置,避免发生逆行性感染。采用甲硝锉溶液100 mL冲洗鼻胆管每日2次,防止堵塞胆管同时控制胆道感染的发生,冲洗过程中必须严谨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轻、压力和速度适合,5 mL/min,冲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面目变化情况,若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做出相应的应激处理。鼻胆管引流初期达到500~1000 mL/d,随着症状的缓解药物的治疗逐步减少引流量。
3.5 用药护理。术后遵医嘱服药,定量定时不可以因为病情稳定而擅自停药,给予抑制胃酸分泌过多、消炎止痛、止血以及抑制胰腺分泌过多等药液进行支持治疗,观察患者输液或者服药后的临床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状况,并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部分患者会发生恶心、血糖减低、腹部疼痛等状况,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
3.6 并发症护理。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急性胰腺炎、出血或穿孔及感染。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导致并发症产生的因素为反复插管造成乳头的损伤或者是胰管括约肌的损伤、对比剂量过多或者注入速度较快、由于过度充盈的胰管导致管道内压力过高、管壁的上皮以及胰泡的损伤等。严密监控患者的温度、是否存在腹痛、临床有无呕吐及恶心的不良反应,并且定时监测基本的生命体征,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出血及穿孔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导致出血因素为凝血机制发生障碍、术前及术后的3 d都服用抗凝剂或者出现血管变异等;常见穿孔的因素为乳头变异、切开的乳头括约肌较大、乳头括约肌过度扩张、取胆结石操作过程不规范等。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出现呕血黑便的现象、是否存在腹痛。存在异常立即告知医师及时处理。感染是由于胆汁引流不顺畅为主要因素导致的,护理上应该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3.7 生活护理。术后1~3 d绝对卧床休息,可以适当的将床头抬高或者是帮助患者翻身;卧床期间告知患者在床上解决排便、排尿问题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改变排便习惯,并且记录24 h内鼻胆管的引流量、尿量;观察患者术后3 d内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可以适当的在床周围进行轻度活动,不能够进行剧烈运动;患者在禁食过程中基础护理尤为关键,帮助患者每日清洁牙齿及口腔的干净舒适,用清水或者是漱口液进行空腔清洁2~3次/天,口感可以用棉签润湿嘴唇,切忌禁水,避免刺激胰腺分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若是患者发生喉咙不舒服或者是疼痛,则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治疗过程中内镜刺激或者是恶心呕吐导致,告知患者不要过度用力咳嗽,避免引发咽喉黏膜的损伤,及时用生理盐水或者口含润喉汤可以短暂的缓解疼痛减轻症状,1~2 d以后症状才逐步缓解直至消失。
3.8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喉咙不适等状况,护理工作者应该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为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的解释病情的发展及发病原因,详尽的讲述鼻导管重要性,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者的治疗。
3.9 健康教育。术后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注意运动与休息相配合,提升患者低于外界的能力,遵医嘱定时定量持续的服药,定期进行复查,若是存在腹痛、出现黄疸现象或者是高热等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术后的护理干预对于提升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胰胆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经验分析及专家的研究表明,做好细致的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及发展,对尿液及血液淀粉酶进行监测,针对出现问题及时告知医师,做出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是减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关键因素。该手术创面小、并发症少、预后效果良好、住院时间短,该治疗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阳,马崴,倪成云.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17(20):123-124.
[2] 谢子英,赵亚刚,孙大勇.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34例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45(11):78-80.
[3] 吴霞,黄家丽.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318例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0,44(16):105-106.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024-02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Diagnosis of Retrograde Pancreatic Duct
LI Shu-li
(Jinzhou Central Hospital, Jinzhou 12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and biliary diseases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as diagnosed with pancreatic and biliary diseases 50 cases clinical data and experimental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ic ductography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close observation of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specific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clinical effect is goo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techniqu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and biliary disease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