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徐州民歌的历史发展与体裁特征
2016-07-11屈子雯
屈子雯
浅述徐州民歌的历史发展与体裁特征
屈子雯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徐州地区民歌自秦汉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文从徐州民歌的历史发展、体裁分类、地域风格三个方面对徐州民歌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徐州民歌;历史发展;体裁特征
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文化底蕴,质朴豪爽的民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地区民歌语言淳朴、情感真挚、内容丰富,集中反映了徐州地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
一、徐州民歌的历史发展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楚国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楚人项羽喜爱楚声,垓下之战时,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与虞姬惜别,创作《垓下歌》。后项羽战败,在四面楚歌当中突围,逃到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刎。而徐州也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与发迹之地。《汉书·礼乐志》中曾记载:“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时好友饮酒庆祝,作了一曲《大风歌》,《大风歌》所用曲调是他家乡的楚声。西汉开国将领周勃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曾以做吹鼓为生,是“鼓瑟吹笙”的高手。汉武帝时设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两汉相和歌中也包含着“楚调”。兴起于先秦战国时期楚国的楚声不仅是汉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也是十分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旧有的相、歌和由南方民歌发展而来的“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清商乐。清商乐从南方逐渐流传至北方,成为当时盛行于中国南北方的重要乐种,也在当时的徐州一带广泛流传。隋唐时期的设立了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徐州地区流行其中的清乐(指汉乐,汉代传统音乐)。彭城人刘商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以乐府见长。他有很多诗歌作品,其中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他先于刘禹锡拟写“竹枝词”,使朴实无华的民歌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唐代名妓关盼盼是徐州刺史张愔的姬妾,白居易做客张府时与她有一宴之交,赞她:“善歌善舞,雅多风态”。明代时,邳州的两位音乐家为徐州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位是散曲家陈铎,他出身世宦之家,工于诗词、绘画,犹擅音律,以散曲创作驰名于世,善弹琵琶,常以牙板随身,时而高歌一曲,被教坊子弟称为“乐王”。代表作有:《秋碧乐府》、《滑稽余韵》等。另一位是明朝北方著名琵琶演奏家汤应曾,他外号“汤琵琶”,能弹《胡笳十八拍》、《塞上》、《洞庭秋思》等百十余曲,尤擅《楚汉》。明清时期出现了民歌、小曲与说唱多种体裁形式,当时流行的《叠断桥》、《凤阳歌》、《剪靛花》、《五更调》等各类时调至今仍传唱不衰。徐州位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交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徐州民间流传了许多有关战争的歌谣。特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民间创作了许多新民歌,号召人民群众奋起反抗,争取解放。
二、徐州地区民歌的分类
徐州地区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中记载的徐州地区民歌有72首,而在《徐州民间音乐集成——民歌卷》中则有五百首之多。民歌一般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由于徐州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大部分为平原),徐州民歌以小调最多,其次为号子。其中小调又分为:世俗时调、歌舞小调、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五类。
号子 市俗时调歌舞小调 风俗歌儿歌 生活音调总计《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10 44 10 1 4 3 72《徐州民间音乐集成》 41 398 36 5 11 14 505
(一)号子
号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歌。由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并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成。它的主要功能为组织指挥劳动,鼓舞调节精力。各种号子在徐州地区都可见到。号子在徐州有一个独特的称呼为“喝啷”,尤其在耕田号子中,人们把吆喝声“喝啷”直接作为这种号子的称呼。
徐州地区的号子主要分为:耕田号子(赶牛喝啷)、打夯打硪号子、推磨喝啷、搬运号子、渔民船工号子等。耕田号子为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所唱,歌词多使用衬词、虚词,无实际内容。如《耕地号子》、《耕地喝啷》等;打夯打硪号子为建筑工地土建工程打夯打硪时所唱的劳动号子,歌词内容也很丰富,如《十唱古人名》,以历史故事为内容传唱,起到传播知识,发扬传统的教育作用;推磨喝啷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节奏不规整,比较自由,速度舒缓,如《打落落》,一类是节奏规整,速度较快,旋律性强,如《推磨喝啷》;搬运号子是在人力直接负扭重物的运输劳动过程中所唱的,结构规整短小,节奏性强,歌词多为感叹词。如《搬运号子》、《搭肩号子》等;渔民船工号子是用于水运、打鱼、船务等水上劳动的号子,根据劳动种类多样性,分为起锚号子、松蓬号子、拉网号子等。另外徐州地区还有打井号子、点水号子等其他形式的劳动号子。
(二)小调
小调是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体裁,民间一般俗称为小曲、俚曲、时调等。历经流传,上经过较多的艺术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表现型强等特点。徐州小调数量众多,在《徐州民间音乐集成》中记载的505首徐州民歌中,徐州小调占了400多首。其体裁也十分丰富,主要分为世俗时调、歌舞小调、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五类。
其中世俗时调在徐州流传的时间悠久,传唱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构布局完整,功能性较弱,在艺术形式上表现的较完善。所反映的体裁主要为反映斗争生活和反映爱情生活两个方面。如《国恨家仇不能忘》反映了日本侵华时徐州地区以至整个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家仇,号召人们要奋起反抗;《妇女翻身》反映了妇女所受到的压迫和反抗斗争的精神。还有《解放军扛大炮》、《哭五更》等都反映了人民勇于斗争的精神。如《手扶栏杆十叹》、《会情郎》、《单等梁哥来》等,这些时调的主要内容为男女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由追逐爱情,其歌词句朴实无华,比喻生动贴切。
徐州地区的歌舞小调是唱、跳、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多在节日庆典表演,有的是民间艺人卖艺表演来维持生计,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花鼓、莲花落、花棍、高跷、旱船、挑花篮六类。如花鼓《正月里来正月正》、莲花落《打起落子迎新年》、花棍所用曲调《叠断桥》、高跷《游击队打得好》、旱船《放风筝》、挑花篮所用的《花篮调》等等。
另外还有婚嫁礼仪和祭祀礼仪所用的风俗歌,如《一对蜡烛亮堂堂》、敬酒歌》等;儿童玩耍时和哄孩子睡觉时所唱的儿歌,如《小板凳》、小豆芽》等;走街串巷卖东西吆喝的小调和老人吟诵诗歌的旋律性的读古文调等生活音调,如《五香粉》、小姑娘卖的百草糖》等。
三、徐州民歌的地域风格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有少数丘岗外,大部都是平原,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徐州地区民歌几乎没有山歌,多为描述人民生活、劳动的号子与小调。徐州地处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交界,因此徐州地区民歌吸收了周边各地区民歌的特点,拥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中受山东地区民歌和江苏江淮地区民歌的影响较大。
山东地区民歌以加变宫或清角的六声音阶为主,旋律多级进和五、六度的跳进,徵、宫调式的大量使用,使山东民歌风格更加质朴淳厚、粗犷强悍。与山东民歌相比,徐州地区的民歌以五声音阶为主(《徐州民间音乐集成》中使用五声音阶的民歌约占百分之七十),旋律也多级进和大跳,其中宫调式使用最多。音乐风格与山东地区民歌较为相近,比较豪爽、质朴、有力度。和山东民歌一样,徐州民歌以号子、小调为主,几乎没有山歌。徐州处于江苏北方方言区,与江淮方言区邻近,而两个方言区的民歌的也在相互吸收和相互借鉴中,形成各具特色而又彼此息息相通的音乐风格。和江淮方言区民歌一样,徐州地区民歌以五声音阶为主,也都有加清角和变宫的六声音阶,调式同样是宫、徵调式最多,旋律也都以级进和跳进为主,但与江淮方言区不同的是,徐州民歌的跳进多为大跳,旋律也多为跳跃式的直线条。
四、结语
徐州地区的民歌历史悠久,体裁多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种种冲击变化和文化交融,形成了其独特而鲜明的地方特色:既质朴豪爽而又委婉秀美,既粗犷豪迈而又不失内秀。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M]. ISBN出版社,1998.
[2] 张仲桥.徐州民间音乐集成(民歌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6.
[3] 殷召义,程荣华.徐州民间歌谣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6.
[4] 易人,苏青.江苏民间歌曲概论(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07.
[5] 易人,苏青.江苏民间歌曲概论(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10.
[6] 易人,苏青.江苏民间歌曲概论(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12.
[7] 易人,苏青.江苏民间歌曲概论(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04.
[8] 王跃萍.江苏徐州原生态民歌的研究[J].中国音乐,2010,04.
[9] 张翔兮.论徐州地区民歌小调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D].上海大学,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