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分析

2016-07-11彭小璇

黄河之声 2016年6期
关键词:少女

彭小璇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分析

彭小璇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德彪西,法国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等,本文主要探讨《前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第一集中的第八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曲式结构分析和音乐处理。

关键词:少女;朦胧;五声性音阶

德彪西于1901至1913年连续创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是用五声调式的写作完成,带有精致,优雅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朦胧,头发飘逸的亚麻色头的少女。在这首钢琴作品之前,根据一首名为《苏格兰之歌》的诗谱写过一首同名艺术歌曲,歌词写道: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在夏日明朗的阳光下,云雀的歌声在回荡,爱情在她的心中发芽滋长。”

一、曲式结构

全曲为有在现的三段曲式,全曲节拍为3/4拍,使头发飘逸的动感加强,更生动形象。第一段为呈示段,是一个非方正三句式乐段,可分为三个乐句。第一乐句为1-7小节,是主题材料,力度为弱,以波浪形的连续的三度音程上行,下行为主,VI级的分解和弦,在降D上引出温暖的旋律线条,引入标题的意境,低声部五拍半的休止使形象呼之欲出,在第三小节的和声运用上,一般运用V到I确定基本调性,而这是首乐曲使用了IV到I级的变格终止,淡化了和声功能性作用,强化了和声色彩,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更增添了印象主义色彩。到第五小节,柱式和弦跟随旋律进行,力度从渐强再到减弱,使少女的形象变得更栩栩如生,第六小节转到降E上做完满终止,带有五声化风格的调性。第二乐句为8-12小节,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增加了增四度的和弦配置,在第十小节完满终止,加入了更多的十六分音符,使音乐更有律动感,少女的形象更加的立体化。第三乐句为13-16小节,一直持续使用五声性音阶,在第14-15小节上转调到降C大调上完满终止,可以发现低声部的降G主音的持续(如谱例),暗示了主调的调性中心,丰富了音响效果,使作品更增添了朦胧的印象主义色彩。

谱例:

展开段为17-23小节,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为17-19小节,降G调性,以五声性音阶的下行为主,在19小节转调到降E调。第二乐句为20-23小节,可以看到低声部的降E音的持续,暗示了调性,丰富了音响效果。在第21小节加入了三连音的使用,力度到中强,音乐的色彩被渲染到最高,达到全曲的高潮。24-28小节为连接句,调性回到了降G调,这个连接句使和声和旋律融为了一体,使用了平行五八度,却另有一番美感。

再现段为29-39小节,可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为29-32小节,是对第一段第一乐句的再现,八度内的和弦分解仿佛温暖的阳光,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更楚楚动人。第二乐句为33-39,乐曲进入了尾声,力度越来越弱,结束在高音区,使大家对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展开了无限的想象。

二、音乐处理

表情术语和力度术语对整首乐曲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引导演奏者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也是作曲家的情感表现。作品中有多处力度术语的标记,很多的渐强减弱的力度术语标记,例如第二小节,第六小节,第十二小节,第十三小节,第十五小节等,全曲几乎建立在弱奏的基础上,让人联想到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温柔可爱。到第21小节时到了全曲的高潮,力度为中强,在此处的音乐演奏处理上,要有力度变化情绪的起伏,又要建立在弱奏的基础上,柔中带强。

全曲有诸多的表情术语例如曲首的très calme et doucemen expressif(安静且富有柔情的);第一小节的sans rigueur(不严格地),在此处演奏时,既要遵守曲子的节奏要求,又要在此基础上带有合适的变化;第三十三小节的Murmure et en retenant peu a peu(喁喁低语的并放慢)等。诸多的力度术语和表情术语可以看出作曲家的感情非常细腻,作品具有优雅精致的特点。

三、结语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之一,被认为是法国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具有创新和声与旋律,强调色彩,音色,节奏的重要性,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打破传统大小调式框架,运用五声调式,中古教会调式等。《前奏曲》是德彪西的晚期作品,集中体现了德彪西的创作特点,大大推动了二十世纪的音乐发展。

猜你喜欢

少女
“中年少女”需要养生吗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少女不自知
“中年少女”需要养生吗
少女与猫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少女心
露浓花瘦少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