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

2016-07-11刘建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镇痛

刘建璇 杨 振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

刘建璇 杨 振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目的 观察噻吩并噻嗪化合物的解热及免疫方面的药理作用。方法 通过啤酒酵母悬液致大鼠体温升高的作用试验观察噻吩并噻嗪化合物的解热作用;通过印度墨汁实验来研究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对啤酒酵母致热大鼠模型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印度墨汁实验中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可有效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结论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解热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噻吩并噻嗪化合物;解热;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处方药,近20年来人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NSAID的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1]。本课题的研究属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高抗炎镇痛,解热活性并具有免疫功能的噻吩并噻嗪类化合物,现将研究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品。受试药:噻吩并噻嗪化合物,为原料药粉,本品为淡黄色粉末,味微苦;批号:070520。提供单位:长春鼎汉科技有限公司;阳性药:美洛昔康(CMC-Na混悬),由海南澳美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601,(临用时用CMC-Na配制成混悬液),7.5毫克/片。

1.2 动物:Wistar大白鼠,体质量(200±20)g。封闭群,雌雄兼用,合格证号:SCXK(吉)2003--0004。昆明种小白鼠,体质量(20 ±2)g,雌雄兼用,合格证号:SCXK(吉)2003--0004。均由吉林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1.3 方法

1.3.1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对啤酒酵母悬液致大鼠发热的作用[2]:将酵母悬液制备取鲜酵母20 g置于钵中,逐渐加入蒸馏水磨为均匀的悬浆,浓度为10%。此液须临用前配制,37 ℃保温l h。取大鼠50只,体质量(220±10)g,每日测肛温1次,连续2 d,使大鼠适应此测温操作。实验前,选测两次大鼠体温,选择体温范围在36.5~38.4 ℃,且体温波动在0.3 ℃以内者,用于实验。将其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该大鼠的基础体温,而后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美洛昔康组(给药剂量为1.95 mg/kg)、噻吩并噻嗪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3.2 mg/kg、1.6 mg/kg、0.8 mg/kg)。然后以鲜酵母液按1 mL给每只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每隔1 h测体温一次,当体温升高1.0 ℃左右时,各组分别给药,给药一次后,分别测定给药后0.5 h、2 h、3 h、4 h的肛温,以不同时间所测肛温与各基础肛温的差值为体温变化的指标。

1.3.2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对小鼠碳粒廓清速率的影响[3]:将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噻吩并噻嗪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美洛昔康组,模型组,给药剂量如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5 d,末次药后l h,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入印度墨汁(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10 mL/kg,注后2 min和10 min分别从眼静脉取血20 µL,溶于2 mL 0.1%Na2CO3溶液中摇匀,用72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680 nm)比色测定光密度,按公式计算吞噬指数K(廓清)实验数据以(±s)表示,组间样本比较采用双样本检验。

2 结 果

2.1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对啤酒酵母悬液致大鼠发热的作用:表1结果显示噻吩并噻嗪化合物低剂量组对酵母致热大鼠模型具有解热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解热作用从给药后0.5 h开始,可持续至药后2 h。

2.2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对小鼠碳粒廓清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噻吩并噻嗪化合物高剂量组吞噬指数为(6.691±1.651),中剂量组的吞噬指数为(6.339±2.316),与模型组(5.369±1.254)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比美洛昔康组(6.153±0.069)变化显著。

表1 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对啤酒酵母致大鼠体温变化的影响(n=10)

3 讨 论

非甾体抗炎药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及疼痛的药物。在噻吩并噻嗪化合物的解热实验中,噻吩并噻嗪化合物低剂量组对啤酒酵母致热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解热作用从给药后0.5 h开始,可持续至药后2 h,表明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并优于美洛昔康但并不明显。印度墨汁实验中噻吩并噻嗪化合物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1)。表明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具有激活、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显著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能力。所以这更有利的说明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具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作用。

综上所述,噻吩并噻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能激活、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显著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能力。是一种开发前景很好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功立.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及对策[J].中国职业药师,2005,19(7):1.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l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

[3]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8-3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039-01

猜你喜欢

镇痛
牛尾菜根乙醇提取液药理活性的初步研究
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手法对CCI模型大鼠局部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产程中镇痛分娩与无镇痛分娩试产成功率比较及失败原因分析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对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长春七醇提物镇痛与抗炎作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