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7-01-19郑昌岳李凤王志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温针镇痛

郑昌岳+李凤+王志福

【摘 要】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温针组30例,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温针组总有效率为89.29%,低于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的96.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针组疼痛评分为(3.88±1.59)分,高于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的(2.42±1.2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单纯温针治疗有更好的镇痛作用,且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温针;疏密波电针;镇痛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122-03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运用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针灸科KOA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48~65岁;其中单膝患病有31例,双膝患病有29例。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组:温针组30例,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30例,其中温针组中有2例、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中有2例中途退出。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KOA诊断标准[1]。主要从临床和影像学上的表现上进行诊断: ① 多见于45岁以上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② 就诊前一个月大部分时候有膝痛;③ 关节滑液的实验室检查符合KOA的表现;④ 膝关节X线检查表现为:骨密度的下降,关节面表现不规则,关节间隙多表现为间隙变小,在软骨下多有骨质的硬化,常常发现有骨刺的生成;⑤ 膝关节晨僵时间小于30min;⑥ 膝关节在被动活动时可以听到一定的骨摩擦音。临床上表现为②④,或着表现为①④⑤⑥的,或者表现为②③⑤⑥的都可以诊断为KOA。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KOA证候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温针组:① 主穴:内膝眼、外膝眼。② 针具:选取佳健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30mm×40mm。③ 治疗步骤:患者仰卧位,针刺内膝眼针尖方向往外上方,外膝眼针尖方向往内上方,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准备两段约2cm长的艾段,先在针柄上插上一段,在艾段下方点着,燃烧结束后再更换另一段,每次灸2段。治疗过程中针柄上的艾段应与患者皮肤距离2~3cm。患者感觉温度过高时在艾段下垫上一张硬纸板,防止烫伤。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穴位皮肤舒适或潮红为度,留针30min。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在温针组基础上加用疏密波电针治疗。温针治疗后,取内膝眼、外膝眼,连接电针仪(华佗牌SDZ-Ⅱ型,苏州医疗用品厂)通电,选用疏密波,频率同样调整在2HZ,治疗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标准,持续通电20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d。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疗效判定标准[3]。①临床控制: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疼痛的轻重程度评分为0~1分。②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而且患者能够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疼痛轻重程度的评分减少>2/3。③有效:疼痛基本消失,膝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参加活动或工作的能力有一定改善,疼痛轻重程度的评分减少>1/3。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按照简化的McGee疼痛标尺评分方法对治疗前后膝痛的程度进行评分[4]:该方法采用一条10cm的直线或尺,在两端标注上0和10的字样,标注0的一端说明无痛,1~4说明有轻痛,5~7说明有中度疼痛,标注10的一端说明患者有剧烈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直线或尺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接着用尺子测量出说明患者疼痛强度的数字或者评估的分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温针组总有效率为89.29%,低于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的96.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温针组疼痛评分为(3.88±1.59)分,高于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的(2.42±1.2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疼痛是该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本病病机系肢体经络为风寒湿邪所闭塞,从而引起膝关节的气血不流畅,痹阻经络,不通则痛,造成关节、筋骨等一些部位的疼痛。治疗应以祛风散寒,利湿活络止痛为主。传统的温针疗法一直是治疗本病、缓解疼痛的主要手段,针灸学界在临床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报道[5-7]。温针疗法既能发挥刺法的作用,又能发挥灸法的作用,有温经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止痛之功。结合现代技术的电针疗法也深受医家肯定[8],通过电针,使肌肉一收一舒的刺激,起到泵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刺激及镇痛作用。电针与温针合用,是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有机结合,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

笔者通过温针结合疏密波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结果显示,经10d治疗后,温针组总有效率为89.29%,低于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的96.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针组疼痛评分为(3.88±1.59)分,高于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组的(2.42±1.2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温针配合疏密波电针对疼痛性膝骨性关节炎有更好的镇痛作用,且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本研究未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可能产生一定偏倚;从一般资料来看,平均年龄偏低、病程以1~2年发病为多,可能对结果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只有将来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才能提供最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曾庆馀.骨关节炎[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129-13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

[3]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4]罗跃嘉.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康复,1992,7(4):104-105.

[5]赵树信.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1):1096-1097.

[6]洪昆达,万甜,洪小燕,等.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30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2):46-48.

[7]徐欣,洪昆达,李俐,等.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MMP-3与细胞因子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6):42-45.

[8]周光辉.电针疗法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82.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温针镇痛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短刺配合热敏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探究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骨质增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温针疗效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