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带徒”与传统带教模式在中职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7-08于海英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云浮527400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效果分析

于海英(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云浮527400)



“师带徒”与传统带教模式在中职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于海英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云浮527400)

[摘 要]目的:分析“师带徒”与传统带教模式在中职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春季班3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对照组,2012级秋季班3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行“师带徒”带教模式。观察比较两组临床实习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实习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师带徒”带教模式提高了中职护生实习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护生实习 师带徒模式 效果分析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走上岗位前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最好场所。自2014年7月起,我们选取30名护生实施“师带徒”带教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偶遇抽样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附属医院实习的60名护生进行。护生归入标准:①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②实习时间≥8个月。③自愿参加。将60名护生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2级春季班护生30名。其中,男2名,女28名,年龄17~20岁。观察组为2012级秋季班护生30名。其中男3名,女27名,年龄17~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 学校把学生分配到各实习医院。校方给出实习计划、时间、目标、内容、实习轮转科室等[1]。护生的教学过程全部由医院安排,即:院方把任务划分给医院护理部。护理部派专人服务协调实习工作。由护理部与各个临床专业科室讨论并制订护理实习教学计划。由临床护士作为带教教师。护生跟随护士班次。实习结束前1~2周,临床带教教师对护生的实习情况做出评价。

1.2.2 观察组实行“师带徒”带教模式 ①带教教师的选定标准:思想素质较高,乐意接受带教任务,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有3年以上带教经验,有护师以上职称。②“师带徒”的组合方式。师徒组合采取双向选择、自愿组合或科室安排并举的办法并双方签订“师带徒”结对协议书[2]。③师生共同完善实习计划。各实习医院结合实际情况,会对学校给出的实习计划进行适当完善。传统带教模式下,学生不能参与或不知情的。而“师带徒”模式则由师生共同讨论完善实习计划,如:带教计划安排。实习计划是否有专门针对性。科室与科室间的实习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科室的实习内容是否具有先进性。④“师带徒”带教方式。采取一师一徒的带教方式。带教过程中教师毫无保留地进行传帮带,要求不仅要带技术,而且还要带思想带作风,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护理操作方面,坚持手把手带教,教会护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指出纠正错误。理论知识讲授方面,采取一对一指导,切实提高护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方面,教师对护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患者沟通方面,通过查房等实际工作案例教会护生与患者沟通技巧。⑤师生参与带教监督与管理。“师带徒”模式下,师生共同参与带教监督与管理,如:医院是否制订有完善的护生带教管理条例细则。实习前有无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端正护生实习态度。各级带教教师对护生实习是否做到全程质控。带教教师是否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病房的带教管理是否有助于提供有效的临床学习环境等方面。

1.2.3 效果评价 参照学校护理考研组拟定的“中职护生毕业实习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调查表”,并结合实际自行设计,用于评价护生临床实习表现,包括带教计划、带教指导、临床护理技能、沟通交流、监督与管理、自我发展等6个维度,共35个条目[3]。采用Likert5级评分,1分表示非常差,5分表示非常好。其中,得分越高,说明护生的临床实习表现越好。内容效度总表为0.99,各维度为0.97~1.00。在护生实习结束前2周,进行问卷调查,简单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保密性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得到护生同意后开始调查,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情况见表。

两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情况表(±s)

两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情况表(±s)

注:两组比较,经t检验,* P<0.0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带教计划90.21±1.89 86.15±2.11*带教指导92.16±2.02 87.23±3.21*临床护理技能90.21±1.26 88.21±2.12*沟通交流92.12±2.65 90.21±2.68*监督与管理80.21±2.21 70.12±2.35*自我发展86.72±2.32 80.35±4.21*

3 讨论

传统带教模式是学校和实习医院普遍应用的带教方式,是解决目前中职卫校护生日益增多而实习岗位相对较少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但这种带教模式的也存在不少缺点:一方面,各实习医院的实习安排缺乏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实习计划的具体执行由各个医院制订,实习过程也是由医院监控为主。医院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不足,不能够对护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地把握。学校在护生在实习阶段也缺乏对护生的严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实习的质量。另一方面,护理部把护生分散在各病区。护生成了护士的助手。护生忙于完成加药、口腔护理、测量生命体征等简单而繁琐的工作。虽然每周进行1~2次的集体讲座,护生只会简单完成任务,掌握一般的临床护理能力,而在带教计划、沟通交流、监督与管理、自我发展等综合能力方面却涉及较少。

“师带徒”带教模式由于带教教师和护生结成“师徒”关系,护生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带教计划、带教指导、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使护生在临床实习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信息、支持和资源,增强护生自信心,缓解实习压力,提高实习积极性[4]。因此,护生不仅在临床护理技能方面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而且在思想作风、沟通交流技巧等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表明,“师带徒”模式弥补了传统带教模式的一些缺点。

护生在各科室实习时间长短不一。每轮新科室时要换师傅,护生对新师傅要有一定适应时间,新师傅对护生的要求也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生的实习质量。“师带徒”带教模式如何在全体实习护生中有效地广泛开展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谭祥娥,陈艳.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8-9.

[2] 宿宁,程勇,张魁会.浅析如何构建师带徒培养模式[J].理论学刊,2012,(S1):123-123.

[3] 汪牡丹,成守珍,李佳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40-43.

[4] 刘彦慧,曹晓媛,杜富秀.结构性授权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20):64-66.

猜你喜欢

效果分析
深区破碎带围岩加固技术的探索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猕猴桃茶树立体种植模式探析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中实验效果分析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超声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效果分析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