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群和专业群适应性研究
2016-07-08谢茂康
[摘要]文章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阐述了产业群与专业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面临的不适应、不匹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优化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要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专业群专业教学团队质量,完善专业群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专业群 产业群 协同 湘南示范区
[作者简介]谢茂康(1972- ),男,湖南东安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湖南 衡阳 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规划课题“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职业教育专业群与产业群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013BZY02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041-03
随着产业转移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各职业院校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根据现有的专业基础和建设优势,优化专业群建设,加强专业群和产业群的深度融合,以引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群与专业群发展现状
(一)概况
当前,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不断地推进,在这个背景下,涵盖衡阳、永州、郴州三市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于2011年10月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引进了一大批世界500强优质企业和项目,为湘南及湖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同时,湘南示范区的快速发展,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智力支撑与人力资源的有力保障。
(二)示范区内产业及产业群发展现状
1.产业群。产业群作为由企业竞争所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指若干在地理上相近的专业生产同类产品的群体。作为产业集合体,产业群包括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所组成的“集聚”。
2.产业转移与产业群发展。在产业发展上,湘南三市基本实现了由松散无序向产业群的转变。衡阳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引进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02个,逐步形成了现代装备制造、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等六大产业群,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郴州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产业群集聚明显,形成了以柿竹园等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台达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远大住工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飞利浦为骨干的新能源基地和LED产业集群,以中源国际城等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产业集群。永州逐步形成了“大項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群不断发展,同时,制鞋、轻纺、服饰等加工产业群贸易也在不断壮大,正成为示范区内有影响力的制鞋、毛纺基地。
(三)示范区内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情况
1.专业分布。职业教育中的专业,通常是指职业院校根据社会分工以及职业属性,整合教学等相关资源,分类分层进行专门知识、专门职业技术、技巧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是教、学、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职业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近年来,湘南示范区内各职业院校围绕产业转移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专业规划的要求,及时有效地进行专业调整和布局。
2.专业群分布及建设。专业群是指把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把若干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在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即“三相一共”,“三相”即专业基础相同、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一共”是指教学资源共享。
2015年以来,示范区内各职业院校以湖南省示范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先后立项的高职有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以园林技术为核心专业的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示范专业群,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会计专业为核心专业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示范特色群;中职有郴州桂阳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以电子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专业群,永州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数控技术应用为核心专业的机械制造等四类专业群为示范特色专业群。
二、产业群与专业群适应性发展现状
各职业院校根据示范区产业群发展的现状,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体系规划及专业群建设的要求,结合院校自身的情况,积极加强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但是,受观念、政策、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产业群与专业群之间的协同发展还存在不适应、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设置、培养与产业群、岗位需求尚不适应不匹配
虽然各职业院校在根据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但由于时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专业群内各专业发展仍不平衡,内涵发展还不够,特色也不明,尚未形成品牌。据统计,示范区内的样本高职院校有7所,分布在5所及以上院校的专业大类有旅游、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财贸金融等。另外,在校学生规模较多的专业大类分别有医药卫生(占40%)、财贸金融(占37%)、装备制造(占9%)、土木建筑(占7%)。而示范区内产值较大、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大类有电子信息、资源开发与测绘、装备制造等。综上所述,示范区内职业院校的专业大类基本上侧重于医药卫生、财贸金融,集中在服务领域,而企业集中度较高的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大类,两相比较,二者存在不配套、不匹配的问题。
(二)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专业群效应不明显
目前,示范区内各职业院校都在进行专业群规划和建设,但校企合作进度不够快,深层次校企合作办学体系尚未形成,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另外,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专业群内核心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快速发展的机制还不健全,效果不明显。例如,当前职业院校的大多数教学成果都聚集在少数核心或重点建设专业上,而核心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辐射带动不够。还有,各校的生源都集中于少数重点专业,核心专业的就业率也相对较高,而其他非重点专业的生源持续减少,就业率持续下降。要想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扎实做到“引领产业,提升产业”,就必须尽快完善专业群与产业群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机制。
(三)师资队伍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整体水平还需要提升
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数量不足;教师队伍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方面还未跟上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步伐,尚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符合现代产业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适应“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本地就业率低,社会服务与地区贡献度要加强
以示范区内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为例。据统计,2015届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毕业生,在湖南省的就业率分别为74.81%,62.7%,67%,而职业院校所在地市的就业率分别为22.60%, 35.9%, 57%。可见,职业院校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较低。另外,永州市统计局于2014年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内100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大部分企业存在用工荒、用工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性用工短缺。调查显示,100家企业中,有42家企业反映获得高级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便利性不足,37家企业反映获得普通劳动力的便利性不足。职业教育“缺位”致使可用劳动力短缺。如德晟服装的订单比上一年多,原计划招工500人,但由于劳动力缺乏培训,可用劳动力不足,最后只招到200人。
三、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各职业院校按照构建专业群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逐年的建设与发展,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共享机制与联动机制已基本形成,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专业培养与职业需求之间还存在不适应、不匹配的地方。专业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因此,当前专业群建设应紧跟产业转型升级趋势,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遵循“三相一近”原则,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及其实现形式,探索校企共建的特色二级学院和专业群,探索联盟制、集团化等发展模式,形成校企互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各职业院校以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为依据,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分立,拓展互选,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同时,还要以专业群培养方案对接职业要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为切入点,加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推进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开发教学资源、编写专业教材,持续推进任务引领、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及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提升专业群专业教学团队的质量
各职业技术学院应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打造“大师引领、骨干支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学团队,整体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第一,可以实施名师工程,选聘行业企业技能大师,提升专业群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全方位培养骨干教师,打造素质过硬的“双师型”队伍,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实力。第二,成立“名師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形成教育教学、技术攻关和科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在教研教改过程中营造集体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专业群实践教学条件
各职业院校根据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共建应用技术研发机构、产品开发中心、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同时,努力拓展各类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继续完善以职教集团为纽带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新建技术研发中心,校企共建培训中心,构建“校中厂、厂中校”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五)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
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逐步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成熟度对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职业选择及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成熟度培养、跟踪以及动态调整,基于过程改善,提升就业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强化日常指导,抓好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提高就业帮扶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理性就业,提升就业稳定性,最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加工贸易处.2012年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情况通报[EB/OL].(2013-01-24)[2016-11-02].http://www.hunancom.gov.cn/tzgg/373457.htm.
[2]衡阳市政协特邀届别第四组.关于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调研报告[EB/OL].(2013-11-15)[2016-11-02].http://www.hnhyzx.gov.cn/hyzx/8/41/57/content_78.html.
[3]李巨辉.郴州: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EB/OL].(2010-05-20)[2016-11-02].http://www.czt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038.
[4]石峰,石小旻,全朗,等.湖南郴州“十三五”工业发展目标确定[EB/OL].(2016-03-10)[2016-11-02].http://www.cinn.cn/quy/jizhezhan/hunan/354467.shtml.
[5]孙存准.构筑“桥头堡”——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三年工作综述[EB/OL].(2014-11-27)[2016-11-02].http://economy.gmw.cn/newspaper/2014-11/27/content_102310930.htm.
[6]周月桂.永州: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500多个[N].湖南日报,2015-09-22.
[7]张新国,唐善理,刘跃兵.永州:产业承接活力涌[EB/OL].(2012-09-27)[2016-11-02].http://www.hn.xinhuanet.com/2012-09/27/c_113229207.htm.
[8]湖南教育厅职成处.湖南省高职学院2016年专业设置备案名单目录(湘教通[2016]129号)[Z].2016-03-25.
[9]湖南教育厅职成处.关于公布2015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湘教通[2015]433号)[Z].2015-09-28.
[10]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6)[EB/OL].(2016-09-27)[2016-11-02].http://www.tech.net.cn/web/rcpy/index.aspx.
[11]段灵利,周中辉,蒋仕尧,等.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增强园区发展后劲——全市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EB/OL].(2014-12-08)[2016-11-02].http://www.yztj.gov.cn/content/?3009.html.
[12]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关于实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湘教通[2015]167号)[Z].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