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发展
2016-07-08张蓉侯思阳
张蓉 侯思阳
[摘要]文章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高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实践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高校应从创新实现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双向选择,强化师生互动;建立导师交流机制,随时掌控導师状况;明确导师和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建立健全导师制度体系;加强导师的职业训练等六方面来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的发展,以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 本科生 导师制 发展
[作者简介]张蓉(1978- ),女,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8)侯思阳(1981- ),男,江苏镇江人,南京金科职业培训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9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106-03
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一直推行导师制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部分高校尝试在本科教育阶段推行导师制度,导致人们误以为导师制度是大学辅导员制度的一种变化模式。因此,高校必须明确什么是本科生导师制、引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及其在高校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发展历史
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实践。在导师制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要定期进行沟通与交流,导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当着传统意义上“师父”的角色。由此可见,导师制是对技能与经验进行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发展并深化了我国传统的师徒帮带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尝试引进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教学活动,即选聘优秀教师,对本科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知识辅导、生活指导、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工作。研究生导师制偏向于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学术能力,而本科生导师制则偏向于引导本科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重点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及综合能力。本科生导师制度与辅导员制度有所不同,前者兼顾了学生思想和学业的教育与培养,后者则偏重于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建立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培养机制,也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型手段,对我国的本科生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历史。早在14世纪,创办了牛津大学新学院的William of Wykeham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导师制,即一名导师带3~8个学生,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这种教学模式在英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到17世纪时,英国的许多大学已经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来培养研究生。
中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实行的。1937年,英国学者Michael Linsday率先在燕京大学实施了导师制。1938年,竺可桢在浙江大学引进了本科生导师制,国内其他高校也纷纷加以借鉴。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学教育本科生阶段逐步用学籍制替代了学分制,导师制只在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中实施。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在本科生教育阶段重新实施学分制,随之本科生导师制也开始在各高校恢复。
二、我国高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着“教而不育”的问题,灌输式教学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变成大众化教育后,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仍有一些生活适应能力、专业实践提升和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在我国高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十分必要。
1.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变化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几所国内大学开始实行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并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导师制因其加强了个性化教育和主体化教育,建立了新型“导学”关系,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创新培养和个体教育的不足。
2.本科生导师制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教”与“育”脱节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大学生不仅在学习和实践上需要教师的专业辅导,在生活上也难以适应远离父母的变化,如大学生在独立面临多元化的冲击时往往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因此,高校需要多关心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在不断改进高校教育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与导师交流沟通,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将导师制从研究生阶段推广到本科生阶段,并对全体带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每名教师至少参与1~2名本科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并对其日常学习与生活进行指导与关怀。
3.本科生导师制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必然要求。在导师制中,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既关注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状况。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更好地贯彻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实践
1.现状。我国的高等教育始终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教学与育人相分离。大学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进行辅导。在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不仅可以强化教学效果,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担负起关心、帮助、引导与教育学生的任务,从而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在本科生中实行的导师制大多采取由导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等不同教师担任的模式。具体来看,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导师制,主要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研究。这类高校相当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导师制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校企间的有效结合。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从2014年开始实行导师制,导师的分化就更为细致,有专业教师如科技导师、创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指导。
第二,职业技能型高校——双导师制,主要用于培养操作类和技能类人才。教师大多具备工程师和教师的“双师型”资格,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实训,注重社会实践与生产实习,多以职业技能标准来培养人才。
第三,学术型高校——科研导师制、精英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是以科研为纽带,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精英导师制是指为精英学子配备专业导师,高校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运用双选机制,一方面挑选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另一方面选出整体素质高的优秀学生为对象,以各种创业创新项目为依托,通过优秀导师的具体指导,提高精英学子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仍处在探索阶段,教育部门还未形成规范和统一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不足。在师资配备上,导师制的要求较高。高校扩招后,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再加上本科生导师自身有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常常无暇顾及本科生的日常教育工作,从而削弱了导师制的成效。
第二,导师与学生未能实行双向选择。我国现行的导师分配制度还不完善,部分学校在师生配置上实行强行摊派,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
第三,缺乏严密的监管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量化标准不明确,没有实质性的考核,本科生导师游离在管理之外,甚至出现对学生置之不理的情况,成了“挂名导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第四,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之间职责重叠。班主任、辅导员主要负责管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导师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或科研素养,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三类管理人员职能划分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三者之间出现职责重叠的现象,浪费了宝贵的导师资源。
第五,导师制度体系不健全。导师大多是从科研和教学一线进行选拔,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其自身的科研工作和教学任务十分繁重,难免会出现消极或抵触的情绪。因此,高校应制定明确的激励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导师制的教学效果。
四、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发展
高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短期内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学效果,从而在我国高校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这一制度在我国高校的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1.创新实现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全面实行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制度。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有选择地实施导师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返聘离退休教师。离退休教师专业积累深厚、生活经验丰富,是理想的导师人选。二是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以过来者的身份,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更具有借鉴性,可操作性强。高年级学生既可以是研究生,也可以是优秀的三、四年级本科生。这种形式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激励。
2.实行双向选择,强化师生互动。目前,高校大多直接为学生指派导师,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意愿。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实行双向选择,既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保证学生选到比较满意的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并督促导师与本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3.建立导师交流机制,随时掌控导师状况。一是高校应定期召开导师座谈会,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彼此学习、共同提高。对那些职责不明、消极怠工的导师,高校要加强管理,强化其职责意识,从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二是高校相关部门要合理安排课程表及相关活动,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三是高校应随时征询学生意见,及时了解他们对导师的看法,侧面掌握导师的工作状况,从而帮助导师提高责任意识。
4.明确导师和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导师应根据学生所处年级不同,给予不同的指导:第一,对于低年级大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他们全面、深刻认识所学的专业,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第二,对于高年级大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参加科研活动,训练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智能结构体系与知识结构体系;第三,对于大学毕业生,教师要重点指导他们处理好就业、考研和择业的关系。学生有义务配合导师开展教学工作,遵循导师的指导与安排,认真完成导师安排的学习、实践活动和科研任务。
5.建立健全导师制度体系。高校应成立由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制定和完善导师制度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高校各院(系)要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以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专门遴选、督查、管理和考核本科生导师,确保选出来的导师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并认真负责。导师制度体系的核心是监督与奖惩机制。只有订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才能让导师制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只有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奖勤罚懒,建立相应的晋升、评职称等配套措施,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导师制的教学效果。
6.加强导师的职业训练。第一,高校应对导师进行职业训练,使其明确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不同,在指导过程中注意转变具体的教学方法;第二,高校应让导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及学生个体的具体需求。因此,高校应加强相关教师的职业训练,以帮助其提高导师水平。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机构,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全面的学习能力,提高其社会竞争力,从而实现其高质量就业。
五、结语
导师制与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传统高度一致,是我国传帮带教育传统的精致化、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导师制改变了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教学与育人分离的状况,扩大了学生管理的维度和范围,在巩固传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又推动、强化了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形成了全方位的育人系统,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但由于各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不尽相同,以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我国高校必须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出发,把握住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教育形式,通过实行双向选择来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建立健全导师制度体系并加强导师的职业训练。我们相信,导师制在我国高校一定可以得到不断发展,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從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4-01-13.
[2]王俊琰.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以福州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2(1).
[3](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5]刘男,刘昕雨.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6).
[6]周常明.牛津大学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