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法·禅境·墨韵
——靳埭强的平面海报设计及其文化设计观

2016-07-07李传文

关键词:海报设计平面设计

李传文



道法·禅境·墨韵
——靳埭强的平面海报设计及其文化设计观

李传文

摘要:靳埭强是香港当代举世公认的著名平面设计大师,他精湛的设计技巧与恰当的设计元素总是与自身设计思想的深刻内涵圆融一体。靳埭强的现代平面设计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并将民族风格、质朴情感通过高度理性的现代设计手法进行了博大而精微的阐释;他善于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作品充分展现出独特的东方气质和神韵,创造出一种超越他人的独特风格,其间蕴含着深邃玄妙的文化哲理,并营造出不同凡响的艺术至境。

关键词:靳埭强 平面设计 海报设计 道法和禅宗思想 文化设计观

靳埭强是香港当代举世公认的著名平面设计大师,这位国际设计大师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设计理念是多元的、复杂的,他那精湛的设计技巧与恰当的设计元素总是与自身设计思想的深刻内涵圆融一体。靳埭强设计艺术的高妙之处集中反映在其作品中彰显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审美。

靳埭强的设计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又将民族文化的菁华、质朴的气质、独特的神韵与高度理性的现代设计手法有机地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超越他人的独特风格,阐释出一种深邃玄妙的文化哲理,营造出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至境。要全面系统地阐释靳埭强设计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是比较困难的,但可尝试从某个典型的方面和代表性的作品来探赜其间隐含的深义,这是理解与洞悉其作品深刻内涵的重要方法,比如,在运用传统水墨形式进行平面海报的设计中,设计家刻意追求水韵墨章的纯化境界;通过哲理阐发,作品表现传统丰富的道佛和禅化思想对当代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及通过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汇,来表达对民族特色和世界风格的独特理解。

一、靳埭强设计思想的源泉——道家与禅宗的哲理

在靳埭强的诸多设计作品中,平面海报设计和为工业产品而作的包装设计是其最重要的两大设计品类。在前一类的设计中,作者结合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形式所进行的创造非常突出,这些作品将传统水墨的神韵加以高度凝练而大加发挥,将之演绎并提炼为文人心境与水墨晕章的纯粹完美结合的至境。对于此类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现代设计的分析,总是与靳埭强设计观念中那种道家和佛禅合一的思想分不开,换言之,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才能读懂靳埭强的设计,才有可能感悟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精义和妙境,这是理解与阐释靳埭强平面设计的关键之所在。

在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之一,“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中心要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老子认为,道乃“无状之状,无象之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同上,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并且,“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同上,第四十章)在老子看来,在“道”的统领之下,生万物的“有”与“无状无象”的“无”可谓相济相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为生命存在的本质所归。可见,在老子看来,“道”实际上便是有与无、虚与实的混成物,且二者相反相成,这是中国古代极具朴实辩证法光辉的哲学思想。正因为此,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就指出了这种辩证思想的要义:“有物(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正是宇宙万物具有循环往复、繁衍不息的运动生命之所在。

禅宗思想源远流长,其最主要的观念在于倡扬“心性论”、“境界论”和“功夫论”等三大方面的思想核心,从这三大思想要素的相互关系来看,心性论是禅宗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是将对人的品德和意志的修炼放在了修身养性的根本的和首要的地位。禅宗把“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认为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自心”,即“本心”、“真心”,从实质上说亦即本真之心,也就是佛性、真性。禅宗要求人们在静寂中体悟人生和感悟宇宙的真谛,在虚静、淡泊和空无中获得顿悟之心,亦即“大彻大悟”,这是心性修炼之根。

显然,这种禅宗思想的根源在于老子思想,老子以“有无”和“清静”为天下正,力倡“致虚极,守静笃”,并以“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为尚,其义在于克服杂念,排除外界干扰,以保持清明平和之心为最佳状态。“禅化”思想的核心是悟性、是静性,亦即禅宗所谓“顿悟”与“渐悟”。唯此,才能悟道,产生出超常的智慧,使心、性、灵皆无拘无束、逍遥自在。

二、道法与禅境统领下的墨韵

在道家以“自然”为尚的人生观、禅宗和佛家的“空无观”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靳埭强在设计中很注重将儒家“和”的理念、道家“自然”的人生观和释家“空”的精神境界相互结合起来,使传统哲理通过高度理性的现代设计手法与风格得到顺应时代的新阐释。靳埭强的平面设计植根于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肥沃土壤,在将传统文化融合现代设计,以及折衷东西方文化的道路上,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特别是各类海报设计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

(一)虚实美

在体现这种道禅合一的理念上,靳埭强的海报设计特别追求华夏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生观的表达,因为这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人生至境。在传统哲学中,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通过“天和”、“人和”与“心和”的和谐关系而实现的,这是实现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最佳通途,亦即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与艺术佳境。

在1998年设计的海报作品《互动》中(图1),靳埭强运用高度抽象和凝练的水墨元素,以一种意象化的几何式造型语言进行富有哲理的阐释。设计家把汉字“互”进行了适度的变形,更为生动和巧妙的是,靳埭强在中间的“口”字中加入一个圆点——如同一只明眸善睐的眼睛,这种极富匠心的设计出其不意,其独特性就在于,设计家巧妙运用了传统文字与笔墨象形这个要素,将其予以综合和夸张性的处理:“互”就是一个象形字,其间加入一个灵动的圆点符号——一只灵气深邃的明眸,再通过上下两道气韵连贯的横笔画,儒家“和”的理念、道家“自然”的诗境、释家“空”的化合都在其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设计家将笔墨勾勒与点厾手法巧妙融合,画面虚实结合,有无相生而寓意无限,传递出理解、合作、交流与和同的深义。静中有动,虚中有实,犹若老子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在参加“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系列展——大陆与台港澳四地设计师的“‘沟通’海报邀请展”时,靳埭强创作有一幅最为著名的设计作品——《汉字系列·沟通》(图2)。这个海报设计创作于参展的前一年——1995年,该设计运用石砚、小石山、试金石等颇具民族文化象征意味的造型形态来寓意两岸四地不同地理却同宗文化的人文环境,“山”字用墨枯润有致,线条勾勒以起伏的山脉之状,蜿蜒曲态而韵味无尽,充分表达出两岸四地情浓于水、血脉相通的民族情感。在浓重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作品间深深地蕴含着“天和”、“人和”与“心和”的深刻哲理。水墨艺术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神文脉和理想意象,在靳埭强这幅《汉字》系列中,我们看到了水墨汉字与传统精神的完美演绎和融合。《汉字》系列海报以“山—水—风—云”为表现主题,运用枯、淡、润、湿等不同的华彩墨韵,分别展示出“字与笔,恩重如山”、“字与纸,如鱼得水”、“字与砚,如沐清风”、“字与墨,闲逸如云”的深刻寓意。在整体设计中,设计家运用拼贴、对比的不同手法,虚实相生而意态飞动,山之“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皆包含深义,天地万物和阴阳脉动尽融于天人合一的人生高境之中。对此,诚如日本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家杉浦康平所言:“余白中充满了气的流动,这是天地万物中潜藏的一种动力。”

传统的中国画艺术最讲究“湿笔取韵、枯笔取气”。《汉字》系列作品以虚实相生的笔墨对道家与禅宗思想做出了深刻的诠释,设计家恰如其分地将传统水墨、书法和阴阳平衡的对称美的道家观念统一于一体,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独特阐释被评论家称为“靳式”风格,对此,靳埭强笑说:“我并非简单地贩卖中国元素的图腾,而是希望表现出中国精神。比如书法,我在设计中运用它,但必须通过修改和提升。”平衡的观念——对于靳埭强而言,不管是设计,还是生活——都是一个格外强调的重要理念。这个“平衡”既是道家万物的阴阳平衡,也是设计创意中的平衡方法,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生发的。“平衡”将“刚”与“柔”、“虚”与“实”和“有”与“无”和谐地结合在靳埭强的平面海报设计上。作者充分调动水墨艺术的华彩神韵,画面往往大量留白,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在余白中潜藏着无尽的生机活力,空灵而充溢、静而不空,虚淡而非苍白,整个画面充盈着“气”与“韵”的无限脉动,气韵贯通了“有”与“无”,设计因而取得了意境恢宏、精微致广的独特效果。

这种虚实相生、包含人生哲理阐发的设计风格在《我爱大地之母》(1998)、《服饰与文化》(1999,图3)、《诞生》(1999)、《北京国际商标节》(2000)等作品中亦有突出的表达。

(二)“雅”美与意境美

通过道家与禅宗哲理的阐发,设计与艺术、文化、哲理之间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精心运筹的构思中,设计家靳埭强将自身对道家和禅境的深刻理解融进对“清、纯、静、高、雅、洁”的美学高境的追求之中,在这种美学高境的追求中,特别以“雅”为中心,设计藉哲理阐发和文化塑造就是通过“雅”的表达来大大提高人的文化心境。

在对这种美学意境的追求中,中国传统美学尤尚“雅”、崇“雅”,“雅”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和人文精神,雅又有“高雅”、“雅洁”、“静雅”、“清雅”等相近的艺术与人生境界,她们都是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的核心要素。道家认为,人在天地自然间最为贵重,人能“为天地立心”,能“参”天,并“摇荡”于四海之内、天地之间,通过主客体的互融交渗活动,人于天地教化之间妙悟“高雅”、“雅洁”、“静雅”和“清雅”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宇宙新境界。

在《活的文化》(2001年,图4)设计中,靳埭强运用具有鲜明标志的“朱砂墨点”,这个标志性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其恩师吕寿琨。吕寿琨晚年常以抽象的语言作画,用红点代表莲花,他曾说这个红点不只是一个“物象”,而是表达佛家的思想,亦为“画家的心”。靳埭强将这一红点置于震撼人心的作品中上部,这是设计家对恩师表达的无限敬仰之情,她象征着母乳、心灵和温馨的情怀。通过对于心境与造化关系的阐释,设计家已创造出一种分外“高雅”、“静雅”和“雅洁”的新世界。

这种对于“雅”——“高雅”、“雅洁”、“静雅”和“清雅”意境的追求,在靳埭强的海报设计中占据突出的位置,是与其对道家、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相一致的。“雅”境凭依高度抽象和意象化的水墨形式美、韵律美的表现载体,并藉色、形、线、点和构图等要素的匠心组合、简洁明快的形态结构和深含哲理的诠释,而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意境营造上,设计家匠心独运,纯净、高雅、静谧、明快、简洁始终是设计家锐意追求的美学高境。这种巧夺天工的构思与创意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使设计在传统与现代中穿梭流动,给人以如诗如画和韵味无尽的艺术享受,并使观者在流连中得到无尽的教益。

在为日本特种制纸“自在”花纹纸设计的海报《自在》系列中,(图5)设计家采用了人之日常活动中的四个典型性的情节片段——行、坐、睡、吃为设计母题,在造型设计上极尽行云流水、憨态可爱、安逸恬适和木讷若拙之情态,在简洁明快的现代设计中寓以幽默放松的心理情调。“行”之逍遥、“坐”之舒心、“睡”之安然、“吃”之惬意、“玩”之尽兴都在作品里有了生动而富含哲理的诠释。在设计构思上,设计家运用笔墨枯润的独特效果,加以象生的设计方法,将人生的不同状态以深重而幽默的哲理方式娓娓道来,其憨、拙、讷的象生形象可谓“雅”趣十足,使观者在愉悦之余更能从中深切地感悟到做人行事的深刻哲理。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恩师、水墨画家吕寿琨的剀切悉教下,靳埭强对传统水墨艺术有了超越他人的新认识;至七十年代,靳埭强加入香港的水墨画运动组织“一画会”,同时,开始在平面设计中进行诗意化设计语言的实验与研究,并频繁参加各类艺术与设计的展览与交流活动。这种诗意化设计语言的运用在其设计作品,尤其是海报设计作品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亦不难看出设计家对简约空灵、高雅纯净的诗境美的孜孜追求,透过这些设计作品,我们又可看到,设计家将老庄哲学“天和”、“人和”的核心观念与其一以贯之的“高雅”、“清雅”和“雅洁”的美学高度圆融一体,形成“靳式”风格中以“雅”为中心的独特的诗境美。

靳埭强在1992年设计的《美的回响》就是这样一幅以“雅”——特别是以“雅洁”为表现核心的意境美的佳构。在这幅海报设计作品中,设计家特意在画面中设计了一杆竖起的毛笔,在毛笔的笔尖以写意笔调染出一只飞动的蜻蜓,背景则是清空开阔的大片留白,这种“记白当黑”的传统艺术手法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余地,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正是此理,这一设计使作品更加突出一种雅洁和素雅的艺术格调。竖立的毛笔寓意着莲花的枝干,莲花与蜻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最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意,如此诗情画意自然产生出一种别样的诗意之美,同时,设计家又通过这种诗意的表现传达出珍爱生活的深刻哲理。

此外,《佛法在世间》(1980,图6)、《一画会会展》(1983)、《大明堂家具城系列》(2003)等海报设计都是塑造雅美和营造艺术佳境的扛鼎之作,这些设计作品都具有深远的意味,能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令观者在欣赏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精神的升华,其人格品性亦因而得到高度的澄澈和净化。

三、古今与中西文化融汇的总体设计观

禅化重在“虚、淡、静”,但是,设计是应用性的艺术创造,显然,仅有禅念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设计师,务必将现代设计的实用功能和设计理念融合一起,要善于将创意思想与传统与现代的不同文化元素巧妙结合。因此,吸取、革新、创造是一个不可省略的必然过程,在这方面,靳埭强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的平面海报设计成为当代设计注重艺术品位与优良功能完美融合的典范,而支撑和表达这种独特设计品位的就是靳埭强独特的设计观。

靳埭强的设计观念反映在与设计相关的许多方面,诸如设计与市场(市场文化)、设计与品牌(品牌文化)、设计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形象)等设计思想,但是,所有这一切其实都围绕着设计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来加以思考和阐发,如在阐释企业的品牌文化问题时,靳埭强就认为,“我们市场这么大,消费品牌这么多,要在竞争中胜出,设计师就要懂得如何塑造品牌,如何提炼品牌精神和品牌文化,要将自己和品牌结合起来。”设计一方面要发挥其商业功能——这是设计的本质所在,借以取得充分的市场效应;另一方面,设计中应蕴涵较为深厚的文化素质,为企业建立正面的市场形象。为了建设品牌文化,将设计提高到文化设计的高度已成必然,因此,设计是文化的设计,品牌、市场和企业的发展战略都离不开文化的总体设计观,同时,这种总体的设计观融合了古今与中西的合理成分,具有深刻的哲学与美学内涵,这是靳埭强设计思想的核心。

靳埭强在设计中恰当运用各种具有比喻、象征等丰富寓意内涵的文化与设计元素,这些设计元素紧贴哲理阐发的需要,成为表达设计师自己对传统文化与笔墨运用的绝好诠释。通过文化的传承和融入,靳埭强的海报设计富含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文脉,使海报设计的宣传功效更趋审美化和象征化。在《创意的寻求——对中国设计教育的思考》一文中,靳埭强说:“我期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很热爱自己的文化,并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传承中国文化。”他认为,设计师的自我修养很重要,这种修养既有艺术方面,也包含有态度和思维方面的内容。为此,他提出,水墨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修养,因为它让他保持对美感、创意的敏感,也经常是他自己创意的思想来源,“水墨和色彩,本身并无意义,最重要的是创作者给予它们的意念,而又能运用它们传递讯息。”

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曾说,“笔与墨描画出来的不是什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蘸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的优美的轨迹;是那些由墨色到灰色,以致呈现出奇妙的浓淡度;是使人感到东方心魄的跃动。”这种评语用在靳埭强的设计中亦当恰如其分,靳埭强在平面设计中以跃动的笔墨书写线条与墨彩的韵律华章,正以一种“奇妙的浓淡度”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用其独特的哲理来诠释古今与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新境界:“我爱自然,也喜欢自然的一石一木,甚至一片字纸,自然的美应可表现自然的心思。”“……我不是在勉勉强强地出卖中国元素的图腾,我不喜欢只是个图腾就说中国,而是里面的精神……比如书法,我在设计中运用它,但必须通过修改和提升的。”“平衡——刚柔、阴阳,这就是一个平衡,生活也是需要平衡的,思想也是。这都是我们道家太极看宇宙的一个感觉。大家有对比,但是也有互相的协调,和谐不是单一性的和谐,而是包容性的和谐。”(摘自于某次接受媒体专访的谈话)

在靳埭强的设计中,融合中西与融合古今其实是契合无间的,二者间并非截然有别。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高度理性的现代设计风格相融合,以创造出具有高雅品位的独特的新设计,以此彰显民族文化、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这本身既是化合古今、亦是融合中西的成功实践与创造,这种创造在靳埭强的大量设计中是非常显著的。靳埭强一直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同时,这种相融绝非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互融。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图7)作品整体设计风格简洁明晓,极富时代感,其中的中国古钱币设计图案,是财富的象征、是“中国银行”的标志符号,同时又暗合“天圆地方”的传统哲理,因此,在简洁的外形中寓意着深刻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显然,这个标志当是靳埭强融贯中西思想与文化的又一巅峰之作。

“和谐不是单一性的和谐,而是包容性的和谐”——这句话辩证统一、寓意深远、发人深思。它是靳埭强融汇古今与中西文化的设计观念的总线。靳埭强能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充分表达民族性观念,展现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永久魅力,使设计始终植根于传统文化坚实的土壤之中,并将民族精粹与西方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圆融一体,赋予作品极为厚重的文化内涵,成为现代意识与民族精神完美融合的文化结晶。

四、余论

靳埭强是当代平面设计领域中卓有创造力的大家,他在平面设计上所展现出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善于利用海报设计和产品设计为企业推广传播最新的产品,参与企业发展和市场营销战略的策划与产品开发计划,这就使得他的设计与产品在消费者中的适用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我常常玩物,不论古今,志在欣赏、学习、拥有,偶然用于设计,则视乎如何化物为意,点出创意的精神。”在《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一书中,靳埭强自述道:“我的设计观念主要是受世界现代设计运动的思潮影响……由于年轻时极度向往现代艺术与新美学,全情吸收西欧思潮,创作中易受人影响,我从不断的反思中,曾以时代的触觉与自身环境的体现,努力超越潮流,创造自己的时尚。我认为现代思潮是全球性的,是每一个设计师各自努力创造各自精彩的新时尚。”

靳埭强的现代平面设计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民族风格、质朴情感通过高度理性的现代设计风格与手段得到宏大而精微的精彩阐释;他善于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使之和现代设计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东方的气质和神韵,他深深地懂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艺术与设计创造的基本规律,通过传统的水墨山水、书法文字和现代色彩图像的融合,充分表现出虚实、疏密的辩证统一之美和高雅、诗意的意境之美,从而创造出当代平面设计领域中独特的“靳式”风格,靳埭强无愧于当代平面设计大师的称号。

参考文献:

[1]王序主 编.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96.

[3]靳埭强.书的随想//吕敬人 编.翻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靳埭强.眼缘心弦.靳埭强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朱颍洁,靳埭强.设计更伟大.新快报,2009-6-15.

[6]李沫.靳埭强作品的东方文化意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2).

[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

(李传文,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海报设计平面设计
节日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公众号海报设计
陆方 海报设计
陈道龙 海报设计作品
基于Photoshop环境下的平面设计刍议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
张宇彤海报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