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2016-07-07徐艺乙

关键词:手工艺材料

徐艺乙



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徐艺乙

徐艺乙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艺美术、民俗艺术、民间物质文化研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为中国民间美术、古代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史,主持、参加多项国内外重大科研合作项目,自1980年代以来,出版有编著、专著、译著30余部。

在当前,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创新要解决三个问题:传统手工艺的概念、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要素。

什么是传统手工艺?

我们现在所说的“手工艺”是一个词,由三个单字构成。

手工艺的第一个字是“手”,手是这个词的物质基础,是手工艺的核心。在此关注的是心和手的传递。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人们都知道不能徒手碰温度很高的东西,但这个认识的前提是人类的相关经验,如果事先没有这样的经验,用手触摸高温物体就会被灼伤,这个教训会形成条件反射,在记忆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下次看到烧得发红的物体,就会本能地把手缩回去。这个就是心和手之间最简单的关联。

手工艺的操作过程中,“手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木作工艺,画好线开始锯木头,你是在线的中间去锯,还是在线内或是线外?操作过程中必然会有误差,要消除累积公差只能依靠手感,数学和科学都没有办法解决。所以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手感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训练的手工艺人能够感受到的东西是非常精微的,他(她)的手能够感觉到0.0002的振幅。一个纸库的老师傅提取纸张,128克的铜版纸和125克的铜版纸,80乘102公分这样尺寸的一张纸仅仅相差3克,一般人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但老师傅用手一摸就知道了。就像银行职员每天都在摸真钞票,一摸到假钞票就有感应。“手感”无法用言语描述,经年累月方能习得。

第二个字是“工”。过去人们把“工”解释为“比较巧的方式”,后来被引申为把事情做得很巧,很完美。

第三个字是“艺”。“艺”这个字是简体,甲骨文的“艺”字的形象是一个妇女跪在地上,手上捧着一个稻穗。东汉《说文解字》解释,“艺”就是一个种子。种地是个艺术的活儿,至少古人是这么认识的。到后来慢慢变成才能,变成文艺的才能。

对于工艺可以这样定义:对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或多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结果,人们称之为“工艺”。以手工方式对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或多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结果,人们称之为“手工艺”。基于这样的认识,“传统手工艺”可以有一个一句话的概念:指在前工业时期以手工劳动方式对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或多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结果。

从手工艺的概念来看,它涉及三个方面的系统知识:材料、工艺、形态。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钻木取火有关。钻木取火,这是一种技能而非知识,如今在海南依旧可以看到黎族同胞钻木取火的场景,或徒手操作,或借助绳子,或手脚并用,甚至可以把这一过程编排成舞蹈。中国古代,火是人为的,是能够被控制的。所以中国传说中的火神并不是西方神话中普罗米修斯这样将火种从天上偷到人间的英雄人物。

传统手工艺的实践反映出书本知识和民间知识的差异,很多民间知识并未记载于书本。

对材料的把握,成就了中国人对自然界事物的物理与物性之认识的相关知识,并且在长期的使用中演化成生活的常识。

西方的材料学建立于17世纪,重点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质,即材料的重量、密度、品相,内部结构等。而中国人对于材料学的一大贡献是用寒热来区分材料的温度性质。同样一个物体经过一些加工的手段,温度性质可以发生改变。西医提倡控制食用盐的使用量,认为过多摄入容易引起疾病。现在人们用的精制盐都是熬制而成,温性的天然盐经过熬制变成寒性。从保健的角度出发,寒性的东西进入体内,寒变成冷,冷变成湿,湿变成痰,痰变成热,痰能生风,这个过程会有多种疾病发生。因此,中医的一些著作认为痰是万病之源。

中国人的材料学和医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最好的中国材料学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材料的性质和地域有着莫大的关系。“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周礼·考工记》)在古代就有这些记载,现在依然如此。咳嗽药用的最多的原材料是贝母,效果最好的贝母生长在四川,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川贝治疗咳嗽的效果好可能和微量元素有关,但也无法完全解释,科学解释中医往往力不从心。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唐太宗很喜欢弓,从民间搜集了很多的名弓。有一次他碰到一个有名的弓匠,请这个弓匠评鉴某一把心爱之弓,这个人告诉唐太宗这把弓必然射不准,唐太宗问他原因,弓匠说这把弓选材不好,好的弓选用木材,木芯要正,树要直,倘若选的树都是歪的或者长偏的,木芯本身不正,做成弓以后易射偏,其偏差只能依靠经验丰富的弓箭手纠正解决。所以,中国人讲究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艺来做出传世之作。

大工业生产解决的是普遍性的问题,大家都能用,手工艺生产解决的是个性化的需求,这个要求是不一样的。

关于手段、技艺的知识。可以说,所有的工艺都是在处理材料的过程中形成的。海南的黎锦,主要的材料是海岛棉,野生海岛棉和内地的棉花相比,在纤维的长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手工技艺很容易克服这些误差,机器却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反复调整。材料的性质决定了工艺的性质。

处理材料的方式经过时间推移形成一种技术规范,代代相传,普通手艺人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他只要按照传统规范操作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可以凭借技艺养家糊口。所以,“百工从事者皆有法”(《墨子·法仪》)。长期以来,人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自有方法。学者采访手工艺人,很多手工艺人对技艺的使用无法明确地说出所以然,只知道技艺是由传承而来,技艺发明者对于材料本性的认识非常深刻,根据材料处理的方法而设立的范式,成为后来者的捷径。正如苏绣代表艺人李娥英所说的“没有技哪有艺”,技术对手工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技艺的基础。

中国人讲究因材施艺,这是来自实践的经验。传统手工艺在传承几千年之后形成了很细致的分工,分工的细化实则是基于人们对材料和技艺认识的细化。《庄子·天道》中记载的“轮扁斫轮”一事,讲述了古代工艺大师的体会。轮扁告诉桓公:“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制作轮子不能心急,要按照材料的特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处理。

云南安宁苗族在纺线时手脚并用,要考验手脚的协调,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很难做到(图1)。扬州的刻漆同样要求对材料特性有充分的把握,凝固透的生漆和流动的熟漆都无法操作,只有在漆坯将干未干之时下刀,要揣摩刀和漆的关系,下手要稳、准、狠,稍稍有偏差就会产生误差(图2)。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图3),是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制作时,蜡的成分、油的配比和制作的季节以及器物的尺寸造型均有关系。只有技艺纯熟的工匠才能制造精美的器物。

过去讲形态,多是关注装饰和造型,对物体结构关注得很少,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形态中最为重要的是结构,尤其是力学结构,然后再将这样的结构与造型契合在一起。唐代贵族使用的银香球(图4),在银制的镂空圆球内有一个能够转动的金属碗,无论球体如何运动,碗口均朝上,人们在碗内焚香,香气弥漫,燃炭不会倾翻落下。香球内部的装置巧妙地利用重力原理,两个可以转动的同心圆环,放置香料的金属碗以活动的圆环相连,在重力作用下,会带动圆环与其一起转动调整,使金属碗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的平衡。中国一千年以前的螺旋装置与后来被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陀螺仪原理相似,足见古人对力学机械结构理解的深度。在山东某个农村用以碾碎粮食等的石碾,两百斤重量的碾盘通过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的结构,普通人不费太多力气就能够推动。

除了结构,民间工艺之美多体现在造型装饰方面,装饰和功能联系非常紧密。装饰的起源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的陶器上就会看到一些纹样,早期的纹样是一些划痕,是为了加大摩擦系数。器表过于光滑的物体在搬运过程中,摩擦系数小,很容易从手上滑落,所以加一些纹路增加摩擦力,增加稳定性,慢慢地,纹路形成了装饰的纹样,再往后装饰的纹样单独剥离出来成为绘画,所以装饰的起源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发展至今,装饰喧宾夺主,成为不少手工艺人主要追求的东西,这就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了。归结起来,装饰蕴含了物件的实用功能,也蕴含了民间艺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独特情感。皮影戏里的雷公形象是一个打鼓的怪物造型,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打雷是天上的雷公在击鼓,雷声一个一个地响,是雷公有几个鼓在轮着打,“咚咚咚咚咚”,雷声不停(图5)。陕西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作品艳丽富贵,这个已故的老人没有受过一天的正规教育,剪纸是跟母亲学的(图6)。库淑兰对剪纸十分痴迷,创作的时候还要唱歌,身心完全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情境,她已经完全解决了技术的问题,纸抓在手上仅仅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道具,所以她的创作是很愉快的,做出来的作品很独特、很漂亮。

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手工艺

中国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有经典的工艺,是我们今天创新的基础。这里选几则予以介绍。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源自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早期的手工艺只是改变了自然物的物理形态。在对自然物的加工过程中,人们造型的能力得到提高,对自然物的质地和“形”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湖北郧县出土的20万年以前的工具,是用石头敲石头打制而成,可以看得出那个时候人类已经有了一定的造型和造物的意识。后来,中国人主动利用火,烧泥成陶,发明陶器。陶器在生活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大,甚至还用于殉葬。原始陶器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型由圆底半球形的单一结构发展演变为多种造型的组合结构,在功能上也逐渐趋于合理,并由单一向多方面扩展。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陶器(图7),它有两个口,较小的口用来控制水流。外气对液体的表面会形成一种压力,只要用手压住这个小的口,壶水就无法倾倒出来,这样的科学原理一直到18世纪才被发现,但中国人在一万年以前就已经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生活用具。

河南南阳市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排箫(图8)。中西方乐器系列里都有排箫,音色柔和沉着。现在的排箫由多根管子组装而成,但这件乐器脱胎于一块完整的石头,造型很美。在一块石头上做出这么多管子形成不同的音调,技艺高超。陕西省长安县沣河丰镐遗址出土的龙凤人物玉雕(图9),是严格意义上的玉石雕刻,肌理温润,造型优美,象征古代贵族的精神追求。

夏商周被称作青铜时代。青铜是合金材料,由铜、锡、铅以及其它一些稀量元素组成,利用这些稀量元素需要很高的技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些器物都能提供证明。青铜器时代末期,漆器一度盛行。顾名思义,漆器的原料是漆,来自漆树分泌的胶状液体,除了具有很好的粘合作用以外还有很好的物理性能。采制生漆固然容易,但加工生漆,制成漆器的工艺技术是非常复杂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漆器的制造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品种有豆、敦、簋、鼓、盾、盘、盒等,多以黑漆涂底,漆层较厚,上有夔纹、兽面纹、云雷纹、蕉叶纹等图案,均用朱红漆描绘,有的上面还贴有金箔或镶有绿松石。湖北省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漆盒,描绘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图10)。

在服饰领域,中国刺绣起源很早。刺绣起源于缝纫,最早的缝纫是把两片树皮或者把两片兽皮拼接在一起,在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缝纫具有修补、增加强度的功能,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针法。早期的针法很简单,刺绣纹样也很简单,再往后就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图案。这些图案从现代人角度去看是装饰,其实在早期是起强化面料的作用。因为那个时候面料不太严实,刺绣作为一种缝纫的手段可以强化面料的紧实度。如东周马山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图11)。

汉代的云纹高足玉杯(图12),造型很淳朴,但技术很高超,凭借少量工具凿玉而成,能够反映当时的水平。

六朝时期的一件玻璃器皿(图13),是稀有之物。在世界范围内,陶器出现都比较早,各地都发现了早期的刷釉的原始瓷,但是两三千年以前,东西方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在陶胎上刷釉,并且提高陶胎烧制温度,由原来的八百度提高到一千度,陶器密度增加,器表越来越细,越来越坚硬,成为瓷器;而西方人则把陶胎去掉,专门用釉,在技术上努力把它变成透明的,发展成玻璃器皿。东方发展瓷器,西方发展玻璃器。所以这件玻璃器在当时应该是很珍贵的,它究竟是由西域传进还是中国本土生产,目前没有确切的考证。

河南省邓州市学庄出土的彩砖,砖面上表现的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埋儿》(图14),是南朝时候的装饰用砖,类似于现在的瓷砖,可用于厨房或者卫生间以及墓室的装饰。

北齐时候的瓷瓶(图15),在造型和装饰上取得一些突破,又在材料的问题上取得了根本的突破,在器表很轻巧地刷上黄釉和绿釉。

唐代金银平脱羽人花鸟铜镜的背面(图16),采用的装饰工艺叫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

宋代的瓷枕是硬质枕头(图17),过去人们睡觉和现代人不同,现在人们睡觉要求枕头软和,过去人睡觉要求枕头要硬,而且温度要低。当然,事实证明枕头硬一点、温度低一点是可以促进睡眠的。

苏州博物馆陈列的元代银镜架(图18),过去的镜子都是圆形的,使用的时候要放在镜架上。可以看到,这个银镜架做工非常精美,与放在其上的镜子相得益彰。江苏吴县出土元代釉里红龙纹盖罐(图19),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釉里红是特别难烧的一种工艺产品。红色是铁、氢氧化铁,烧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就会氧化,氧化以后还原,还原后分解,最后色泽过淡,无法烧成纹样。所以在过去,这样的烧造技术要求手工艺人完全凭眼睛来控制温度,烧窑的时候温度达到一千多度,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

明式家具铁力木官帽椅(图20),造型很简洁,但选材很精到,工艺很精湛,所以这件家具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最高境界,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艺做出传世的作品。明代黑漆彩螺钿楼阁仕女屏风(图21),是古代人家用来分割室内空间最常用的物件,中国人讲究屋宇的风水学和空气的流通量,对室内空间的分割有着深刻的认识,屏风可以灵活调整空间的布局和空气的流通走向。

清代花岗石雕鳌(图22),是过去广东地区常见的建筑装饰。这一石雕,造型很刚健,有着一定的力度。用花岗石做雕刻有很大的难度。在过去的技术条件下,用手工的工具做多层的镂空雕刻,非常考验手头功夫。乾隆时期曾经烧造一些仿其他工艺的陶瓷作品,例如仿青铜器、仿玉、仿竹子、仿漆器(图23-26)。虽然没有很大的意义,并且缺少材料的真实感,但足以见得陶瓷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近代的泥人张作品以写实见长,泥人张的创作过程很特别,他不在台面上做作品,不像其他人做雕塑,在台面上慢慢看、慢慢摸索,在摆摊的时候,他身着一件袖口很大的衣服,把一团泥放在袖口内,一边谈话,一边捏泥团,聊天聊完了从袖子里掏出泥人,形象同对面之人如出一辙,这样的本事属于绝技(图27)。

传统手工艺如何创新?

创新是新时期的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以新的思维、新的发明、新的描述等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专利”和“创新”,既有重合,又有差异。中国将发明创造、新型技术、外观设计等都称为专利,但是“创新”不完全等于发明创造,这就需要对创新的概念及其实践有准确的认识。

从词源上来说,“创新”源于拉丁语,它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更新,即不断重复同样的技术,这也是创新的一种方式。在某些行业,能够复原失传的古代技艺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极轻薄,重49克,折叠后可以装在一个火柴盒里。素纱禅衣是平纹织物,在复制过程中,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难度在于复原它的材料。复制素纱禅衣,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培育能够吐细丝的小种蚕。现在的工业标准中,蚕丝直径是9埃,而汉代的这件衣服,蚕丝只有6埃,是很细的丝。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更新也是创新,现代人未必能够达到古人的技艺高度。

创新的第二层意思是创造新的东西,换句话说也就是发明创造。但发明创造和手工艺这个行当没有关系,手工艺就是要恪守传统,不断地进行更新,在充分了解材料特性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技术,在技术熟练的前提之下,达到创新的第三层意思。

创新的第三层意思是让传统工艺更加精良,历经千锤百炼流传至今的工艺是历史的选择,在其基础上做改良的前提是手工艺人对工艺技术的深刻认识。现在的海南黎锦,原料多是海岛棉和木棉,但是广东省民间工艺馆收藏的某些黎锦,其成分除了海岛棉之外,还有野蚕丝和野生麻,手感更加蓬松,吸潮性、透气性更好。

非遗传承人都是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每天重复制作的过程就叫更新,也可以说每天都在创新。创新的要素首先是认识传统,手工艺人对自己所继承的传统一定要有强烈的自信心,这样的自信来源于手工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国手工艺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如此,将来依然如此。机械制品解决的是一般性的需求,而手工艺制品在未来解决的是高端的需求。拿看病来讲,特别是计算机推广利用之后,现在到医院去看西医,速度很快。借助医疗器械获取化验数据,在电脑上做比对就能得到结论,然后就是写病例,开药方,这个解决的是普遍性的问题。但中医的医疗方式就不一样,单是喉咙疼,中医也会寻找多方面的原因,并且会找出很多潜在的健康危险。中医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服务,一个老中医不疾不徐地给病人把脉,同病人聊天,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很细致地看病、开药。将来的手工艺一定也是这样,手工艺的独特的、个性的、差异的要求,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个性化的要求。

(徐艺乙,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手工艺材料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焊接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