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6-07-04王晓艳杨学春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王晓艳,杨学春

(合肥学院 管理系,合肥 230601)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王晓艳,杨学春

(合肥学院 管理系,合肥230601)

摘要:城乡物流一体化需要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城乡物流一体化评价是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融合程度的综合性评价。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可有效提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一体化建设的力度依然不够,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农村龙头企业数、物流人才培养数、物流基础设施投资额、公路网密度、邮电业总量和水路网密度等指标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影响显著。

关键词:城乡物流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城市物流;农村物流

0引言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014年出台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要将农产品物流、城乡物流配送等作为12项重点工程。这凸显了国家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视程度。物流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枢纽。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而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呈现着城市物流发展较好,农村物流发展薄弱,城乡物流分离、分隔的显著“二元”形态[1],这已经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

早在19 世纪城乡一体化思想就已经出现。鲍泰罗最早开始对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开展研究。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了 “田园城市理论”,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来替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2]麦基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desakota”,即城乡之间呈现出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并趋向于城乡融合的新的地域组织结构。[3]

国外发达国家城乡物流一体化程度已比较高。国外学者对物流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物流一体化和物流供应链一体化上。Becky P.Y.Loo(1999)通过对中国珠三角地区物流一体化的研究,认为影响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区域内物流运输基础设施。[4]Ursula Y.Alvarado(2001)等阐述了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性,认为物流一体化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大效度。[5]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国内学者开始对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丁俊发(2011)提出,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物流体系的核心是物品的双向流动,关键在于培育物流运作主体。[6]周凌云等(2012)运用物流系统工程理论分析了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从组织领导和监管、物流设施对接、物流渠道畅通、流通资源整合、流通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7]卢美丽(2012)给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构建体系框架,认为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内容建设、网络建设和基础建设。[8]钟灵(2012)从城乡物流体系硬件资源建设和城乡物流体系软件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构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9]刘彩霞(2012)从物流平台、物流规模、需求状况、实现能力、效益指标和政策支持6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指标体系。[10]李国旗(2013)从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及中间融合力3个层面分析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动力作用机制。[11]

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和策略、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以及区域物流一体化、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等方面,对于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的研究尚显不足。安徽省是国家首批试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两个省份之一,安徽省又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城乡物流“二元”形态更加凸显。因此,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结合定量分析结果,给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对策建议。

1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物流一体化需要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城乡物流一体化评价是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融合程度的综合评价。

卢美丽从物流规划一体化、网络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发展第三方物流4个方面建立了城乡物流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8]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城乡物流发展现状,并基于数据的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评价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城乡物流发展环境、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物流信息化水平、城乡物流组织规模。

2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2.1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在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徽省以公路为主,水路、铁路辅之。目前,安徽省现代物流业的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基本建成。至2014年底,安徽省公路总里程为17.4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25.09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总里程为3 586公里,路网密度为2.57公里/百平方公里;水路总里程为6 525公里,路网密度为4.67公里/百平方公里。随着“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完善,2013年村道在路网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到57%, 2014年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通公路率为99.99%,班车通达率98.65%。

近十年,安徽省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14年,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730亿元,年均投资增长率27%。其中,高速公路投资218.42亿元,国省干线公路投资365.71亿元,农村公路投资76.52亿元,水运投资55.86亿元,运输站场投资12.05亿元,民航机场投资1.44亿元。

表1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2.2城乡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电话和网络在安徽城乡的普及率均较高,2014年末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83.8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25.4万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可以说安徽省城乡物流信息化建设基本到位,但在偏远的农村仍有较大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为充分整合全省物流信息资源,促进安徽省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08年筹建了“安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目前,该平台上有会员单位200多家,平台运营情况良好。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安徽省内物流企业中应用较广泛,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物流设施设备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3城乡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近千个与物流有关的标准。由于安徽省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标准工作相对滞后。近几年,为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安徽省积极参与了国家物流标准化项目《现代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的制定,并开展了8项地方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但是,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有些物流标准尚未建立、物流标准化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设施设备缺乏统一规范、物流信息标准化落后、物流标准之间缺乏统一等,物流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12]。

2.4城乡物流组织建设现状

安徽省农村物流组织建设起步晚,目前在乡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物流主要以生产者自行解决和个体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物流问题的高度重视,安徽省农村物流组织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末,安徽供销社的数量1 939个,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1 869个,农村龙头企业3 718家,农资配送中心43 287个。

2.5城乡物流发展环境现状

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自2008年起先后出台了《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等30余项文件,在政策上对物流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支持。2014年安徽省物流从业人数180多万人,每年培养的本科以上的物流人才约1 500人,这为安徽省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地支撑了物流城乡一体化发展。

3.6城乡经济发展水平

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GDP持续攀升,除2014年外,其他年份GDP增长率均在10%以上,2014年为9.2%,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而得到缓解。统计数据显示,安徽城乡人均收入总体处于增长趋势,但是城镇人均收入依然保持高于农村人均收入三倍,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城镇人口的收入差距在绝对值上一直处于稳步拉大的趋势。

3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3.1发展水平评价

利用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通过《安徽省统计年鉴》(2007—2013)、相关网站及调研获取相关指标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成分提取结果(表2)、旋转载荷矩阵(表3)和系数矩阵表(表4)。

表2 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

可以看出前3个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且前3个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4.499%,故可以选择前3个公共因子来表现问题,令其分别为F1、F2、F3。

表3 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提取方法 :主成分。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

表4 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

提取方法 :主成分。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F1、F2和F3主成分的表达式是其特征向量和对应数据无量纲化的乘积。F是各个主成分的综合值,其值越高说明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程度越高。F是由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有主成分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的主成分综合模型,F 的计算公式为:

(1)

其中,λ1、λ2、λ3为F1、F2和F3各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

将无量纲化后的数据代入公式(1)中,得到了各个主成分排名和综合值排名,如表5所示。

表5 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各个主成分的排名和综合值的排名表

3.2评价结果分析

表5给出了安徽省 2007 年到 2013 年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各年份的主成分得分和每年的综合得分及排名。为了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发展趋势,便于各个年份的纵向比较,各个主成分的趋势如图 1所示。

图1 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趋势图

从图1可知,2007—2013 年城乡物流一体化水平的综合值F在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说明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的力度依然不够,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由旋转载荷矩阵可知,农村龙头企业数、物流人才培养数等指标与第一主成分F1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0以上,而且第一主成分F1一直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快,说明安徽省对农村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随着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龙头物流企业和物流人才将是农村物流最重要的资源。与第二主成分F2最相关的是物流基础设施投资额和公路网密度,F2在2009—2010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2009年指标探底,2010年达到最高峰,然后一路下滑,表明安徽这几年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还不够。与第三主成分F3相关的主要是邮电业总量和水路网密度,F3在2009年达到了最高峰,说明安徽省应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和水路网络建设,保护好水路运输资源,发展水路运输业。

4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培养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农村龙头企业

由第一主成分F1分析可知,农村龙头企业的数量与其相关系数达到了0.979,由此可见,农村龙头企业数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农村的现状主要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组织障碍。因此,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尤为重要。

对农户家庭经营的改造提升,应同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13]。可以通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采用高效农业模式来培育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皖北地区依托平原优势,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适宜培育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的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在积极发展旅游项目的同时,集中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统一种植、统一销售,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临江地区依托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最适宜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皖西地区应利用其有利位置发展旅游、绿色农业[14]。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化经营的农场、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以及农民合作组织[15]。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采取不同模式来促进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等工业化地区,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商贸型的龙头企业,减少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经济尚不够发达的皖北、皖南和皖西地区,可以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组织程度,增大了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间的协同度[16]。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财政补贴的方式,减轻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负担,提高农产品企业的实力,还可以引导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

4.2政府应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从评价结果分析中可知,物流基础设施投资额和公路网密度与第二主成分F2相关性最高,邮电业务总量和水路网密度与第三主成分F3相关性最高,这几个指标的提升均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积极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

首先,政府要制定和颁布有利于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法规、政策。要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大系统中,做到城乡物流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运营和统筹评价。城乡物流一体化重在以城带乡,引导城市物流网络向农村延伸,将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置于一个大系统,促进城乡物流要素的有效流动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战略协同效应[17]。政府需要通过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收入调节政策等,以及其他相应的法规制度,为城乡物流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其次,重视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物流水平提升以及城乡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大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合理布点公路网络,重视公路质量;加强农村邮电网络基础和农村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邮电网络布局的完善,构建覆盖城乡的物流快递服务体系和城乡物流信息平台,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加大水路网络建设,保护好水路运输资源,大力发展水路运输业;加快区域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发布工作,大力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4.3大力培养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培养数与第一主成分F1的相关系数为0.974,因此,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重要策略之一。由于安徽物流业起步较晚,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程度不高,目前,专业化物流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农村物流人才严重不足。政府要加快制定城乡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物流企业应为员工创造条件,鼓励员工学习,提倡在职培训;高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物流人才;物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搭建企业与高校和物流咨询机构沟通的桥梁,促进物流人才的培养。

4.4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支点,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创造条件

城镇“上接城市,下联乡村”,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城镇可以成为农村的物流中心点、物流活动信息交流中心,进而促进城乡间双向物流的顺畅流通,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对接。安徽省是国家首批试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两个省份之一,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可见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空间较大。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对农产品物流效率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城镇化率每上升1%,农产品物流效率将上升1.612%[18]。因此,应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宝.我国物流发展的城乡二元形态及其破解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8(4):47-49.

[2]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6.

[3] Victor F S Sit Mega.City,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Desakota and Exo-urbanization: an Introduction [J].Asian Geographer,1996(15):1-14.

[4] Becky P.Y Loo.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Some Lessons from the Zhujiang Delta,Guangdong,Chin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9(7):43-63.

[5] Ursula YAlvarado,Herbert Kotzab.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in Marketing[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30): 183-198.

[6] 丁俊发.城乡经济一体化与物流业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8):8-10.

[7] 周凌云,顾为东,周晶.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J].现代管理科学,2012(11): 9-11.

[8] 卢美丽.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12 (04): 34-39.

[9] 钟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 (22):31-32.

[10] 刘彩霞.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西安: 长安大学,2012.

[11] 李国旗.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6):114-117.

[12] 渠明珠,耿天霖,李琳琳.物流标准化提升安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J].质量与标准化, 2013(4):34-36.

[13] 姜长云.农户家庭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J].江淮论坛,2013(6):75-80.

[14] 陈宝兰,王园.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1-28.

[15] 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9.

[16] 许金立.农产品物流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J].农村经济,2014(5):125-129.

[17] 董威,周伟燕,许燕琳,等.城乡统筹环境下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0):3-5.

[18] 杨军,王厚俊,杨春.我国城镇化对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10):63-68.

[责任编辑:李德才]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Eval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Logistics with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Xiao-yan,YANG Xue-chu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logistics requires mutual penetration,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logistics.Eval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logistics i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extent that they merge with each other.The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applies the factors analysis method to evaluate Anhui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logistics development level.Based on this,the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as countermeasu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Anhui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logistics development level tends to get improved year by year,but the effort to construct integrated logistics is still not enough,and the overall level needs promotion;the number of rural leading companies and logistics talents trained,investment amount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density of highway network,the overall post service and density of canal network all have remarkable effect on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logistics development level in Anhui provence.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logistic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actors analysis method; urban logistics; rural logistics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1-30

基金项目:合肥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绿色低碳经济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14KY07ZD)、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4D98)。

作者简介:王晓艳(1970—),女,安徽泗县人,合肥学院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杨学春(1972—),男,安徽无为人,合肥学院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 物流工程。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71(2016)02-0053-06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南京市农村物流“客货邮商”同网经营发展策略浅析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