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农村物流“客货邮商”同网经营发展策略浅析

2016-06-08赵秀锋

科技视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资源整合

赵秀锋

【摘 要】本文分析了南京市农村物流同网经营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模式、流通体系及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切实推进南京市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物流;同网运营;资源整合

0 引言

农村物流直接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及其他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及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的重要保障。促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不仅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南京市农村物流获得了快速发展。商务部门依托苏果超市、苏农农资集团等连锁经营企业,通过直营、加盟等流通方式在镇、村地区建设改造了一批以日用消费品或农资供应为主的连锁农家店。我市农村物流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但目前各部门物流资源相对分散,相互融合、共享程度不高,影响了我市农村物流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因此,下阶段农村物流发展剖切需要实现部门协同,资源整合共享。

1 发展现状

1.1 农村物流经营主体

南京市现状农村物流经营主体包括五种类型:

一是,邮政系统:包括普通邮务和邮政速递(EMS);

二是,快递公司:顺丰、韵达、百世汇通等;

三是,专业运输公司: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专业运输公司,如南京帮明货物配送有限公司、南京郑明物流有限公司等;

四是,商贸配送:系统连锁企业(苏果、苏农)的自营物流公司;

五是,客车带货:客运班车小件快运。

1.2 农村物流供给模式

1.2.1 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供给模式

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的货种主要包含三类:一是,邮件、包裹等小件商品类;二是,生活消费品类(烟、酒、饮料等);三是,网购商品类(衣服、家用电器、奶粉等)。三类货种的物流供给模式如下:

邮件、包裹等小件商品类:主要由邮政速递公司或快递公司提供物流服务,一般投递到村邮站或村委会,由农村居民自取。

生活消费品类(烟酒、洗化用品、饮料等):主要由连锁农家店供应,连锁农家店的商品配送,一部分由苏果、苏农等企业自建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配送,但由于农家店点多、线长,以及配送工作量大、配送成本高等客观因素影响,企业对农家店的统一配送率较低。农家店主要还是以自主进货为主,厂家、品牌代理商等统一配送为辅。

网购商品类:两种途径:一是,村民网购的商品由快递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目前由于农村物流成本原因,快递公司基本不会投递到农村;二是,村民在邮政系统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邮乐网》上采购,由邮政速递企业提供物流配送。

1.2.2 农用物资物流供给模式

农用物资物流的货种主要是化肥、种子、农药等。主要由农资站(售卖点)供应,农资站(售卖点)的商品配送,以自主进货为主,厂家、品牌代理商等统一配送为辅。

1.2.3 农产品外销物流供模式(电商+物流模式)

南京地区农产品外销,典型代表是高淳地区的“淘宝·南京馆”。“淘宝·南京馆”采用“电商+物流”模式,物流配送方式:一是,打通农村物流双向通道。一方面农产品上行,通过大学生村官带动村民创业,把一些品牌农副产品,借助“南京馆”的平台推广到全国。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日用品下行模式,为村民提供家电日用百货等网上代买服务,水电煤代缴、快递代收发、汽车火车飞机票预订等日常服务。通过打通双向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1.3 同网经营现状

目前南京市参与农村物流的主体众多,各主体大都利用自身资源开展相关农村物流配送活动,各主体网络资源、运力资源共享情况较弱。

1.3.1 “邮政+快递”模式

由于快递业务和邮政部分业务有一定的重合性,目前南京市六合区已经开展了“邮政+快递”农村物流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利用邮政现有的乡镇农村便民服务站(村邮站),接收快递企业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快件,针对价值较高的邮件或货物,通过农村便民服务站直接送到客户手中,对于个人邮件及小型包裹,通常放入24h值机的邮政包裹自主柜台,由客户自取,对于大件不便携带的包裹,通常电话通知客户到服务站自取。

1.3.2 “商贸+邮政”模式

为增强农家店的便民服务功能,提高农家店的经营效益和能力,通过协调、合作,以市场化的方式拓展农家店经营服务范围,发挥其“一网多用”功能,与邮政部门合作,在农家店设立投递箱,开展邮票销售、票务代办等业务。

2 存在问题分析

2.1 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

虽然近年来,快递企业、电商企业都在向农村布局物流网络,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由于农村区域比较分散,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很远,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和难度。就我市而言大部分快递企业在农村的物流网点建设末端一般在县区,真正的规范化村镇物流网点较少,大部分快递还是需要村民自取,送货上门、上门取货依然无法全面覆盖。

2.2 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交通运输、邮政等部门分别规划了一些场站基础设施,但由于缺乏部门协同,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不高。如交通部门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的农村客运站点,目前功能较为单一,设施利用率较低。

2.3 跨部门协作有待加强

目前农村地区物流资源有邮政、快递、交通、商贸等不同部门,物流资源相对比较分散。由于考虑成本因素,大部分快递企业物流网点一般只覆盖到县城或乡镇,农村物流配送就成为快递物流的短板,而邮政系统在农村末端物流网点覆盖面和连通度较高。如果二者能够将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将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村物流滞后状况,但目前相互融合不够。

2.4 农村物流信息化支撑不足

当前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是信息化硬件基础薄弱,表现在基础设施不健全,设备落后,宽带不足,网速慢等弊端。其次,信息搜集困难,由于农民居住分散,沟通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第三,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供需信息、县乡村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相互分割,共享不畅。由于农村物流信息化支撑不足,已成为农村物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 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完善农村三级物流节点体系建设

按照县、乡、村三级网络构架和“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共同推进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三级农村物流场站体系构建,立足于加强交通运输、商务、邮政快递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实现统筹布局、资源互补、共建共享。

加快区(县)级农村配送物流中心建设。加强以区(县)级汽车客运站、商贸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区(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统筹区(县)级客运站、公路货运站、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农资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等各类资源,强化商贸流通与货运物流的业务对接,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优化物流运输组织。

完善乡镇级农村物流配送站建设。建议结合乡镇农村客运站打造集农资及农产品仓储、日用品分拨配送、快递配送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客货服务中心,促进农产品物流、农资物流、快递物流、日用消费品物流等多种网络在农村综合客货服务中心融合,货流集聚、物流供给资源共享。

健全村级农村物流配送点。依托末端农村客运站、村邮站、农家店推进村级农村物流配送点建设。按照加强合作、多点融合、惠民共赢的原则,发展紧密型农村物流联系网点。鼓励村级物流服务点与电商企业对接,推进农村地区公共取送点建设。健全农村物流的末端网络,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以及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发布。

3.2 推广三种农村物流同网经营模式

按照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跨部门共建共管,跨行业联营合作发展的新机制,大力推进“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物流同网经营新模式,下阶段重点推广三种新型同网经营模式:交邮合作模式、客货同网模式和交商联盟模式。

交邮合作模式。利用村邮站,开展末端物流配送业务,实现货物配送对接到村到户。利用农村客运站,整合进驻邮政、快递分拨配送网点,实现客运配货网络和邮政、快递网络的衔接。

客货同网模式。在建成区(县)级交通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站和社区物流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客运配货业务。鼓励农村客运班线的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针对物流而言,可以健全小件快运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对于客运而言,可以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交商联盟模式。鼓励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整合分散的货源,外包物流服务业务,与农村物流配送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引导农村物流配送企业与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资配送中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逐步发展产、运、销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服务。

3.3 打造农村物流双向流通体系

3.3.1 加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

加快农村农产品电商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利用电子商务信息传播范围广、快速、高效的特点,扩大特色农产品、时令农产品外销渠道,打造四季常青的农村产业,进一步提升农村上行物流量,固化持久、健康的双向农村物流网络。

3.3.2 试点开行农村物流“货运班线”

借鉴湖北秭归农村物流发展经验,对于高淳、江宁一些特色农产品货源充足的乡镇、村,引导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试点开行“货运班线”。上行物流主要承运农副产品进城;下行物流主要承运日常农资、生产、生活用品下乡、帮助农家(店)超市进货、帮助快递公司收发到农村的快件、包裹等业务,打通了双向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3.3.3 加快“客货联盟”网络和合作机制建设

对于南京其他县市区农产品外销需求较小,上行物流量较小的情况,建议采用“客货联盟”模式,即借助遍布全市的农村客运网络运送邮件、包裹、网购商品等小件快运货物。尤其是乡镇至村快递、邮政网络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客货联盟模式既节约了物流成本、又提高了农村客运收入、方便了基层老百姓,实行了多方共赢。

3.4 建设一个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加快区(县)级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区(县)级交通运输运政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整合邮政、商贸、快递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有效融合电商企业、客运、物流企业及中介机构的自有信息系统,搭建区(县)级农村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农村物流供需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实现各方信息的互联互通、集约共享和有效联动,及时高效组织调配各类物流资源。

完善乡村农村物流信息点服务功能。对村邮站、农家店等基层农村物流节点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改造,推进农村物流信息终端和设备标准化,实现与区(县)级农村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信息员,及时采集农村地区供需信息,并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南京市农村物流同网经营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模式、流通体系及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切实推进南京市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萌,邬文兵.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3-4.

[2]刘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9):48- 49.

[3]孔哲礼,李兴中.农户小额信贷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11-117.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理论研究综述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
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