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实践

2016-07-04梁翠英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数学教学效率

梁翠英

【关键词】体验学习 数学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33-02

数学课堂体验学习是学生从实践经历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增添了学生大量的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让学生从心理上对数学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体验学习,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一、游戏中体验,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玩游戏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小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将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寓数学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这些知识内容,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游戏活动。师:同学们,在老师手中有一些标有不同数字的卡片,下面老师从中抽取一张,你们要迅速给出反应,根据我们学过的“加与减”的知识,想一想,要列出怎样的算式才能够得到老师手中卡片上的数字。游戏开始时,教师首先抽取了一张写有“10”的卡片,当学生看到这个数字后,都迫切地想要回答,列出了形如5+5=10,1+9=10,3+7=10,12-2=10等算式。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在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能充分燃烧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变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生活中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尤其是一些数字计算题,既抽象又枯燥。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算式计算的讲解,单纯地让学生做题计算,只会让学生更加厌烦数学。而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利用生活经验加快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菜市场,一起买蔬菜。这些蔬菜品种繁多,而且都标有价格:青椒的单价是每斤1.7元,黄瓜0.5元一斤,西葫芦2.5元一斤,下面老师将买菜的任务交给你们,最后要向老师汇报你都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学生立即被带入到生活情境中。最后学生都能圆满地完成买菜任务,他们有的是买单样菜品,有的买多样菜品,并且都能准确地计算出各自买菜的花费。

案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学习这些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合作中体验,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单丝不能成线,独木不能成林”。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开展合作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学生独自思考,独自完成学习任务,虽然也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耗时太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测量》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测量的知识内容后,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同学们,这有一根细绳,请利用这根细绳测量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学生陆陆续续地走到讲台前,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可是发现有些困难,感觉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巧妙地抓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豁然开朗,自由结组,相互合作,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有的学生负责拉伸绳子,有的学生负责测量,有的学生负责记录。学生们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测量任务。

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内容,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练习中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练习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练习训练,不断优化问题,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知识,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一道有趣的练习题:兔妈妈为两只小兔买回了两块完全相同的蛋糕,为了方便小兔子们食用,兔妈妈将这两块蛋糕切成小块,将其中一块蛋糕平均分成5块,并拿给一只小兔子,将另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送给另一只小兔子。当兔妈妈分好之后,分到5块蛋糕的小兔子很不高兴地说:“我要8块的那个,8块蛋糕比我这5块蛋糕多。”同学们,真的是这样吗?你们帮兔妈妈解释一下。问题给出后,学生都很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中,并相互探讨。很快就有学生得出了答案:老师,这就是我们刚学过的分数的知识,其实这两只小兔子分到的蛋糕是一样的,一个是5/5=1,一个是8/8=1,因为这两个蛋糕完全相同,也就是单位1是相同的,所以它们两个分到的蛋糕是一样多的。

师:你的分析很正确,不知道其他同学有没有理解呢?

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

案例中,教师通过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促使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实践中体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内容更是显得枯燥无味。但是,数学知识又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克、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让学生走出课堂,展开实践,亲自体验这些概念的意义。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袋大米和一把电子秤,首先教师让学生自己称量这袋大米的重量,得到这袋大米总重25千克,然后教师让学生依次感受这袋大米的重量。

师:同学们,你们对25千克有什么感觉呢?

生:很重,我都抱不动。

师:如果有40袋这样的大米,你们能体会到多重吗?

生1:我可以想象,那真是太重了。

师:好,现在你们脑海里基本上可以想象到40袋大米的重量,老师告诉你们,40袋大米的重量就是1吨的重量。

学生们在教师说完之后,都很震惊,原来1吨竟然这么重,吨的单位竟然这么大。

案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地体验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体验学习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数学教学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基于省级精品教材多元自主学习平台的螺旋上升学习研究
漫谈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数学新课堂上的体验学习研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