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6-07-04陆海珊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实践研究小学数学

陆海珊

【关键词】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11-02

语言是人类信息、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语言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使我们表达了自己,了解了他人。对于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和经验的接受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关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相信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表达循循善诱,让学生不断突破自己,并能用精辟、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其次是要有耐心,静心等待学生表述完毕,再对学生的表述加以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是要善于引导。很多时候,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学生进行解答时,其实很多学生是知道该怎么解决的,但却不知道该怎样将它表述出来,这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并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达中积累经验,增长能力,进而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敢于表述、善于表述。

下面笔者谈四点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格式法

所谓的格式法就是当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规范化回答时,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句子进行回答。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先出示例题:涛涛文具店的中国象棋12元一副,篮球60元一个,小红到文具店购买了4副中国象棋和一个篮球,请问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一副中国象棋____元,买了____副和____个60元篮球)

生:一副中国象棋12元,买了4副和1个60元篮球。

师:要求出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怎么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生:12×4=48(元),48+60=108(元)。

师:很好,你们都列出了分步式进行计算,谁能列出综合算式来计算吗?

学生根据题目列出综合算式:12×4+60=____。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计算?

(教师可以通过PPT出示一段话,提醒学生进行规范回答)

这道综合算式中含有____法和____法,按照运算的顺序,我认为应该先算____法,再算____法。

通过这样填空的形式不仅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还学会了如何完整地回答问题。教师运用这样的训练方法时,可以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然后再慢慢地减少课件提醒的内容,让学生一步步脱稿,最后能自如地进行规范回答。此种方法多用在初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时期和问题答案比较难统一的时候。

二、模仿法

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模仿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快速接受知识和融入社会的捷径。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为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供便利。

学生的模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模仿教师,一种是模仿同学。在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组织语言时,教师可以以口述的形式将组织好的语言讲述出来让学生模仿;或者通过提问某个同学,得出较为完整的语言后让其他同学进行模仿。这样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多去尝试,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也可以使成为“榜样”的学生更加自信,为活跃的课堂增添生动的一笔。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中,从“几个几”到“倍的意义”教学中,笔者是这么处理的:第一行有2个,第二行有6个,引导学生说明:把第一行的2个作为一份,第二行的6个有3个这样的一份,就是3个2,就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前部分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经多次引导与同桌互相说,学生很快悟出:原来今天学习的“倍的意义”和以前学过的“几个几”是有联系的。

三、交流总结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时教师常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获取新知的学习活动,此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极好机会。我们都知道学生个体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在语言组织能力上,部分学生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有些学生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安排交流合作时,笔者会有目的地安排不同类型的学生一起合作,通过互补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比如在交流时先让会说的同学说给同伴听,然后同伴重复,汇报时有意识地多提问语言组织能力稍差的学生,最后让表达好的学生来做最后的总结。

四、启发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启发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方法,但教师的启发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因此,启发式教学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要做到“准”和“巧”,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教师要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的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坡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时》时,教师可以设计让同桌之间互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我家有8张椅子,他家也有8张椅子,一共有16张椅子,算式是8×2=16。”“二年级(1)班在校广播操比赛中排成5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5=40名学生参加比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回答到一半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回答;或者在回答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发现或怀疑自己出错了,不敢继续回答,甚至被提问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答。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要以鼓励为主,给予学生适当的暗示,启发学生继续解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教师要合理选择并不断优化,从多方面不断地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而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乐学”的理念。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实践研究小学数学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