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反思
2016-07-02唐敏
唐敏
【摘要】 高三对莘莘学子而言是肩负重大使命的一年,是可实现超越自我的一年,是他们感受成王败寇最深刻的一年。对老师来说更是如此。当笔者再一次接手高三时,不是喜悦与轻松,而是压力与紧张。虽然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应该落实高考必考篇目的背诵与默写,笔者必须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笔者更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
【关键词】 高三 语文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23-01
一轮又一轮的讲解,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天又一天的勤苦……我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然而我发现学生一点也不领情:不知道的依然不知道,以前做错的地方依然错,记不住的地方依然记不住,不会背的课文依然不会背……
现实的教学让我不得不这样做,然而,面对那样一群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不愿花足够的时间在学习上的学生,我感到做老师难,做好学生的老师更难,但做差学生的老师难上加难。我该怎么办?细细反思,有了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我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听我的。通过多时的思考,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引导”二字。教学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习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好学生不是灌输出来的,而是引导出来的;能进行好的“引导”一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亲近程度,“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施教,先要与学生亲近,近到可以做朋友,无话不谈。这要求教师放下身段,放下传统教师所谓的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对话,有时还要俯下身去,学会聆听,聆听他们的心声,用心了解他们投入了多少精力,多少时间在语文的学习上,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怎样,对具体的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方向,然后对症下药。
二在于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是否娴熟,能否有自己独到的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在讲解专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内容繁琐,产生烦躁情绪和厌倦心理。要做到这点要求教师要广泛猎取知识,学习不辍,做题不断,总结不止。
三在于教师要会表达,善于引导,做到能讲,会讲,讲到点子上,讲得深入浅出,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觉得上课枯燥无味,从而出现思想开小差,上课睡觉的现象。这要求教师平时要苦练基本功,不仅要多看,多记,还要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其次,让学生觉得努力了就有收获,让他们拥有成就感。学生基础差,信心不足,我们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让他们觉得:只要我认真努力,我也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学会欣赏学生,多去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多多鼓励他们,时时在意他们;一旦发现他们在某个练习中做得好,就要毫不吝啬地赞美他们,及时地要他们总结经验,并尽可能加以完善之后在班里推广。这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存在感,而且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更适合于其他学生。练习时要能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出训练题,做到难度适中,太难的练习要学会舍弃。事实证明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也只有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要想办法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的目标:教师出好练习题,督查学生认真做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之后的反思总结同样重要,要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和学生均能好好地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复习时不可不考,但也不可以考代教,要留有时间让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再次,多与学生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控制和诱导好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高三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不仅需要速度,还需要耐力。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我们还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失败的心理压力,克服在长久的繁琐的高强度的学习中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从而出现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尤其要多关注差生,要有耐性,要多鼓励,尽可能地引导他们逐渐多花一点时间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上,逐渐能动笔做题,再到慢慢提高学习的信心。
总之,面对那样一群学生,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能抓住知识教学与情感教学两条主线,注重方法,讲究实效,让二者并重,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