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2016-06-22王寿斌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王寿斌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28-02

2016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由以往的民间倡议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不仅展示了国家态度,更让民众看到了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

说到“工匠精神”,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201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过去的一年中,“工匠精神”着实火了一把,引领了潮流,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词汇。既然如此,李克强总理为何还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提“工匠精神”?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闻背景是,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到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这让全国上下为之震惊。众所周知,圆珠笔早在1895年就已经被发明面世,如今中国连高铁、飞机、机器人都能造得出来,圆珠笔的圆珠竟然还不能自产!如果不是出自一国总理之口,料定好多人还真不知道,而且也不会轻易相信。由此重提“工匠精神”,显然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很快引发了各方热议。浏览各类媒体,近期关于“什么是‘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探讨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怎么培养“工匠精神”之类的评论文章频频刊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述了“工匠精神”对于振兴“中国制造”的重要意义。拜读其中的许多篇文章后,在震惊和振奋之余,笔者也隐隐感到,对“工匠精神”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我们或已走入了误区,亟须加以澄清,以正视听,避免走弯路。

误区之一,“工匠精神”只是工科、工艺、工匠的事。一半是出于好奇,一半是为了求证,前不久,笔者曾在朋友圈内的同行中做过一个微型调查:你认为什么是“工匠精神”?或许是受央视节目《大国工匠》的影响,虽然绝大部分被提问者无法完整、明确地说明其要义,但是许多人都提到了《大国工匠》中8位传奇工匠用“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有些人甚至对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的事迹如数家珍。一个零件价值一百多万,以发丝大小的孔径,仅仅依靠双手和传统的铁钻床,便能快捷、精准地将36个孔打好。35年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也许正因为这些大师们的第一次“露脸”让人们惊叹于他们的特殊存在,再联想起周边的劣品成堆,大家油然感慨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基于这样的逻辑推理,许多人自然便将“工匠精神”与工艺大师等同起来,顾名思义地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工匠身上具有的特殊精神。就连百度百科也把“工匠精神”定义为: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这样的表述完全基于工匠、基于产品、基于工艺,显然已经将“工匠精神”的外延窄化了。殊不知,“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机械,还包括日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更与中国的庖丁、鲁班、卖油翁等历史悠久、脍炙人口的“工匠”式传奇有关。此外,许多千古流芳的教育名家,也曾用毕生的敬业工作塑造了“教书匠”式的丰碑。由此看来,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我们确实存在着一些偏颇。

误区之二,强调“工匠精神”,就意味着无私奉献,安贫乐道。《大国工匠》中的8位传奇工匠,显然都是央视精挑细选的国宝级代表人物,他们都在各自非常重要的岗位上从事着非常重要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些工匠艺高技精,显然不可能一日功成,往往都是几十年的磨炼,才能成就惊世奇功,他们身上都有甘于吃苦、甘耐寂寞的“老黄牛”精神。《大国工匠》的报道,印证了这一普遍规律。然而,强调“工匠精神”,是否就意味着无私奉献,安贫乐道?如果计较了报酬收入,是否就不具有“工匠精神”?这些为国家、为企业做出特别贡献的国宝级工匠们,到底能不能在自身待遇的获取上与时俱进、与市场接轨?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能够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坐怀不乱”,确实不可多得,精神可嘉;但若能够劳有所获,付出与收入对等,满怀自豪与自信地体面工作,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是否会有更多的激情?还以胡双钱为例,平均每周有六天泡在车间里,作为一个一线工人,他没能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只是带回了一摞摞的奖状证书。直到一年多前,一家人才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搬了出来,住进了贷款购买的上海宝山区70平方米的新家。反差如此之大的梦想与现实,如何能够安慰工匠大师们的付出?虽有国宝工匠的荣誉称号,却在现实生活面前捉襟见肘,这又如何能激励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年轻一代追随?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衣食无忧才能谈理想、讲奉献,才能静心定气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之中,才有可能成为快乐、执着、卓有成效的“工匠”。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解除“工匠”们身份、级别、学历的束缚,根据贡献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并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保证他们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克服得了困难,真正把从事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一种追求,用毕生精力铸就“工匠精神”。

误区之三,培育“工匠精神”,只有职业院校“任重道远”。光从字面上看,这样的表述并无过错。众所周知,“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是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信仰。这样宝贵的职业精神如何培养?自然离不开职业院校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引导,并在具体的实习操作中强化训练。可以说,培育“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责无旁贷。然而,“工匠精神”培养更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我们更应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育人主体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在“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养方面,国内企业做得非常不够。与许多发达国家名企辈出、品牌扎堆相比,我国的长寿企业、百年品牌寥若晨星。据报道,截至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企业何以长寿?根本秘诀在于他们非常重视传承宝贵的“工匠精神”!而我国的“工匠精神”却失传已久,普遍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甚至成为车间和作坊之外很多人的生活态度。企业(家)对眼前的利益趋之若鹜,山寨产品漫山遍野,“快挣钱,挣快钱”成为众人心照不宣的追求,鲜有人守得住寂寞,崇尚和维护“工匠精神”,最终导致“中国制造”难成“中国创造”。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工匠精神”的没落和消亡也就在所难免。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自身的这种职业态度还会对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企业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致力打造百年老店、民族品牌,并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环境,主动承担职教育人的重任。

客观地讲,“工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今天重提待塑的新生事物。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认识有偏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抱着谦虚、审慎的态度去研究和接纳,“工匠精神”一定能够早日完美回归,成为民族振兴的制胜法宝。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