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

2016-06-22陈儒玲新沂市高级中学江苏新沂221400

中小学电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模式

☆陈儒玲(新沂市高级中学,江苏新沂 221400)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

☆陈儒玲
(新沂市高级中学,江苏新沂221400)

摘要:本文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参考国内外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尝试设计了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同时,笔者深入开展了课内翻转的教学实践,并验证了该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有效性

一、引言

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为什么会受到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热捧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彻底地推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面对一群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采用整齐化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胃口”,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严重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而翻转课堂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翻转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定进度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自我诊断、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的个性化建构,而后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解决课堂任务完成知识的内化。这种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加入到翻转课堂实践研究的阵营中,但他们大都是在课内和课外进行翻转实践。但高中学生课业比较重,并且大部分学生住校根本没有时间和硬件条件去开展课外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适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内翻转模式。

二、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国的翻转课堂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应该在充分考虑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学科特点的情况下,设计适合自己教学的翻转模式。我国的翻转课堂主要呈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中观视角下的以课前、课中为分界的家校翻转及校内翻转,另一种是微观视角下的课内翻转,即在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翻转[1]。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借鉴其中的经验和做法[2][3],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构建了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由课外课程开发、课内前期知识建构、课内后期知识内化和提升三大部分构成,该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高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模式

(一)课外课程开发

教师依据教学的需求,利用课外时间制作视频、课件、任务单、在线作业、评价方案等各种学习资源,然后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创建课程、上传资源、创建在线作业、创建讨论话题等。

(二)课内前期——知识建构

在课内前期的知识建构环节,首先,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然后,学生登陆网络教学平台下载学习资源,依据任务单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作业等,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学生观看完教学视频可以在线自我诊断,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在线练习情况。如果学生在在线测试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看视频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同伴或教师讨论,实在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要做好笔记。

(三)课内后期——知识内化与提升

课内后期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和提升。首先,教师针对前一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然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典型任务。拓展任务是为高水平的学生准备的,他们在完成典型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

三、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实验过程

本次教学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实验之前通过对高一所有班级的学生进行信息素养调查,并在对结果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新沂市高级中学高一(1)班、高一(4)班两个班级为信息技术平行班,并且把高一(1)班作为实验班,高一(4)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依据课内翻转模式进行上课,对照班则仍然按传统的方式上课。为了实验的可靠性,这两个班由同一个教师任教,并确保两个班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一致。

实验假设:翻转课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验材料:实验前测、后测用《信息素养评价量表》[5](该量表是基于STS理念设计的,包含对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三个维度)。

(二)实验结果分析

1.信息素养前测数据分析

实验前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信息素养前测,以分析两班学生信息素养是否有显著差异。对测量的数据通过SPSS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此分析数据p=0.082>0.05,表明两组学生前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表1 信息素养前测成绩差异性分析

2.信息素养后测数据分析

实验后期,再次测量两个班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出如表2所示的结果。

表2 信息素养后测成绩差异性分析

依据实验后的得分,p的统计结果为0.016<0.05,表明两班学生的试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后测分数明显比对照班要好,说明课内翻转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结论

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实施近一个学期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学生信息素养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课内翻转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要使课内翻转模式的效果最大化,还需要教育研究者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该课内模式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06):66-72.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12):46-51.

[3]范文翔.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03):90-96.

[4]贺玉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5]董玉琦.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庄丰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6)07-0022-02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