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4年国内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6-06-22刘存忠程维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武术散打

刘存忠 , 程维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广东 广州 510500)

2005-2014年国内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刘存忠 , 程维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广东 广州510500)

摘要:以2005-2014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DMD中的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近10年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了解武术散打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散打属于武术对抗运动项目,是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其发展历程已有30多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试验探索阶段(1979-1989)、曲折发展阶段(1990-1997)、基本完善阶段(1998-2001)、成熟发展阶段(2002年以后)[1]。尤其是在成熟发展阶段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引人瞩目的成就,如开展了女子散打比赛(2002年)、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2002年)、中国散打俱乐部争霸赛(2005年)、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2006年)、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2008年)、成立武术散打国家队(2012年)。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武术散打研究的关注也是与日俱增。

武术散打从设置竞技比赛到现在为大众所广为熟知有近1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期,国内的学者对武术散打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呈井喷状态,但对散打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还比较缺乏[1-4],尤其是对武术散打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5]对武术散打学位论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从特定的角度了解武术散打学科研究发展水平与动向。因此,本文拟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DMD[6]中的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旨在分析这些文献的散打研究现状,了解近10年国内武术散打研究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数据来源

2002年7月举行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2005年12月举行中国散打俱乐部争霸赛,这三年中,中国武术散打发展有了较大突破,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2005年及以后硕博学位论文基本上可以反映这几年的研究成果。查阅CNKI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文献,1997年1篇,2003年4篇,2004年7篇。由于2005年之前关于武术散打硕博论文较少,难以进行特质分析,因此,本文选取2005-2014年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DMD中的武术散打研究学位论文进行分析,主要对来源数据库频次、学位授予单位、导师指导、文献来源区域、年载文量、文献学科、文献学科专业、文献基金、文献研究层次、文献下载频次、文献引用频次等方面数据进行统计。选择CDMD文库,题名输入散打,起始年限选择2005年,共检索到221篇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文献。

2来源数据库硕博论文的比例分析

表1 年载文量频次分布

221篇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文献中有12篇博士学位论文,占5.43%,硕士学位论文209篇,占94.57%,硕士学位论文占了极高比例,见表1。

3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分析

表2 博士学位论文分布

由于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较少,因此,在本研究中单独把博士学位论文分布情况列出分析。表2所示,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各占6篇。导师主要集中在朱瑞琪和赵光圣,两人共指导了7篇。民族传统体育学占6篇,运动人体科学3篇。从结果可以看出,一,博士学位授予点少。二,导师少。三,学科交叉研究较为突出。

4年载文量及比例分析

表3 年载文量频次分布

图1 年载文量频次分布

年载文量频次分析见表3和图1,呈现出四个特点。一,学位论文整体上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二,2005和2006年在保持8篇硕博论文。三,2007年开始出现成倍的增长,连续5年均保持在21篇左右。四,2011年开始,数量再次上升,且呈现逐年增高趋势。2014年数据可能存在不完整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部分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论文没有完全收录到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DMD。可见,对武术散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5学位授予单位来源频次分析

表4 学位授予单位来源频次分布

221篇硕博学位论文主要由36所高等院校授予,前五名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56篇)、武汉体育学院(30篇)、上海体育学院(27篇)、河北师范大学(12篇)、成都体育学院(11篇),共136篇,占61.54%。对表4所列的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对应篇数进行深入探究,可以发现:一,体育院校对武术散打的研究明显多于其它院校且研究程度也更加深入。体育院校总共147篇,占66.52%;师范院校共45篇,占20.36%;其它综合性大学共29篇,占13.12%。二,对武术散打研究最强的三所院校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其代表着武术散打领域的高层次和高水平。三、部分其它院校异军突起,以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为代表,其对散打的研究甚至超过了部分专业的体育院校。四,部分院校近10年没有武术散打学位论文。如体育院校中的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师范院校中的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但并不排除部分院校部分学位论文没有收录到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DMD。

6导师指导频次分析

表5 导师指导频次分布

导师指导频次与学位授予单位来源频次基本成正比,这与学位授予单位丰富的师资、较多的学位授予点、不同层次的学位授予点密切相关。其次,与各院校、各导师对武术散打研究的关注度密不可分。从表5可见,导师指导频次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导师人数较少,且指导频次比较集中。频次2次及以上导师共30名,指导了148篇,占66.97%。指导频次3次及以上导师共20名,指导了128篇,占57.92%。排序前10名导师共指导了92篇,占41.63%。二,部分导师指导频次遥遥领先。导师指导频次前5名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李士英(16篇)、武汉体育学院梁亚东(13篇)、北京体育大学朱瑞琪(11篇)、上海体育学院姜传银(10篇)、北京体育大学马学智(8篇)。以前5名导师指导频次为例,这5名导师不仅是所在院校武术散打研究的支柱,同时还是国内武术散打研究的领军人物。三、高校导师高度集中。排序前10名导师中,北京体育大学有4名导师,武汉体育学院有3名导师,上海体育学院有2名导师。这与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上强劲的学科实力是分不开的。四、比较突出的非专业的体育院校有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王乃虎指导频次为8次,河南大学有2名导师上榜,指导频次各为3次。

7文献来源区域频次分析

表6 文献来源区域频次分布

文献来源区域频次前5名排名中,北京最高(63篇)、湖北(32篇)、上海(27篇)、四川(13篇)、河北(12篇)。北京、湖北和上海合计122篇,占全国的55.20%,显著高于其它地区。可见,武术散打研究的热点地区非常集中。

8研究内容跨学科方向及层次分析

表7 文献学科、学科专业、研究层次频次分布

表7显示,文献学科频次主要集中在体育,数量占213篇,其它学科较少,总计仅为8篇。可见,武术散打研究过于集中在体育,其交叉学科研究较少,不利于武术散打全面发展。文献学科专业频次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学(154篇)、体育教育训练学(50篇),总数占204篇,其次与运动人体科学的交叉研究有8篇,但与心理、人文、教育学等交叉研究仍显不足。文献研究层次频次分布较为扩散,基础研究有100篇、职业指导77篇、行业指导21篇、高等教育13篇。

表8 基金资助来源频次分布

通过对221篇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进行基金资助查询,只有2011年上海体育学院何勇完成的题为“训练负荷-体能状态关系的数学建模——以散打运动员为例”博士论文获得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基金资助。可见武术散打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基金资助比例极低,分析认为可能与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一,在部分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中没有单独说明基金资助。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硕博学位论文难于获得研究基金资助,其现状应被各基金委加以重视。

10文献下载及引用频次分析

表9为文献下载频次分布,文献下载频次极高,前10名均在800次以上,前6名均在千次以上,最高的是2006年武汉体育学院刘东完成的题为“武术散打进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下载频次为1689次。前10名中有3篇为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表9为文献引用频次分布,前10名中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引用频次前3名均为博士论文,频次分别达到21、20和14次。结合表9和表10分析发现,邱郁、白继森、李俊峰、叶伟、申彦昌、李伟6名作者均出现在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前10名中,说明这些文献对武术散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表9 文献下载频次分布

表10 文献引用频次分布

11结语

11.12005-2014年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整体上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博士论文12篇,占5.43%,比例低,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各占6篇,朱瑞琪和赵光圣两人共指导了7篇。

11.2硕博学位论文文献由36所高等院校授予,体育院校147篇,占66.52%;师范院校45篇,占20.36%;其它29篇,占13.12%。最强三所院校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其它较为突出高校,以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为代表。

11.3导师人数较少,指导频次较集中,前10名导师共指导92篇,占41.63%。代表性导师有北京体育大学李士英(16篇)、武汉体育学院梁亚东(13篇)、北京体育大学朱瑞琪(11篇)、上海体育学院姜传银(10篇)。高校导师高度集中,前10名导师中,北京体育大学有4名,武汉体育学院3名,上海体育学院2名。

11.4文献来源区域频次前3名,北京最高(63篇)、湖北(32篇)、上海(27篇),合计122篇,占55.20%。文献下载频次最高1689次,引用频次前3名均为博士论文,6名作者同时出现在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前10名中,说明这些文献对武术散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11.5研究领域仍较为局限,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与其他学科、学科专业交叉研究较少,不利于武术散打研究的全面发展,今后应多与管理、法学、医学、高等教育、工程、经济等交叉研究。

11.6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研究范围的局限,知识框架的限制、交叉学科的陌生导致研究深度不够。

11.7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受基金资助严重不足,对学位论文的开展及深入研究极为不利,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姜传银.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5):54-57

[2] 毛爱华,赵光圣.我国武术散打科研发展的阶段划分及阶段性特征——从中文体育核心论文角度[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3):217-220

[3] 董世彪.体育核心期刊中散打专题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184-186

[4] 索奇山.1983-2005年我国武术散打科研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8

[5] 马少美,汪徽志,孔琛.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9(8):1214-1218

[6]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http://epub.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MD.2015,7,5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Master's Dissertation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n Wushu Sanda from 2005 to 2014 in China

LIU Cun-zhong,CHENG Wei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doctoral dissertations published from 2005-2014 in CNKI China academic journalnetwork publication database CDMD Wushu Sand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Wushu Sanda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the nearly 10 years to lear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es on Wushu Sanda.

Key words:Wushu Sanda;master's dissertation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bibliometric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6-01-11

作者简介:刘存忠(1969-),男,江西九江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6)03-0079-04

9基金资助来源频次分析

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武术散打
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研究
浅谈武术散打情绪控制方法与心理分析
武术散打对大学生人格健全培养研究
武术散打商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武术散打核心部位训练的探究
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中腿法技术运用的调查研究
黄石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举国体制与职业化融合我国武术散打赛事登顶世界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武术散打课的有效教学解析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与教育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