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治疗手段

2016-06-15罗昭胜刘宝初

当代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肝管胆漏手术过程

罗昭胜 刘宝初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治疗手段

罗昭胜 刘宝初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术后引发胆漏的因素及胆漏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并发胆漏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未并发胆漏的28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引发胆漏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对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包括禁食,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抗炎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手术过程中引流不彻底、医师放置T管技巧差、副肝管遗漏或损伤、患者自身缺陷、肝裂伤处理技术欠佳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35.7%、28.6%、32.1%、64.3%、28.6%,对照组分别为7.1%、3.6%、3.6%、1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28例胆漏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 手术过程中引流不彻底、医师放置T管技巧差、副肝管遗漏或损伤、放置T管缺乏技巧、患者自身缺陷、处理肝裂伤技术欠佳。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对胆漏进行治疗,且效果较好。

肝胆外科手术;胆漏;原因;治疗手段

胆漏分为胆内漏、胆外漏两种,指的是胆汁(或含胆汁成分的液体)持续经异常途径流出称为“胆漏”[1]。任何胆道或与胆道邻近的脏器手术均有导致胆漏发生的概率。胆漏属于肝胆外科术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使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肝胆外科手术需涉及到胆道系统的切开、缝合及引流等,手术过程中医师稍有疏忽就可能可引发胆汁排出通道的渗漏或狭窄,导致愈合差,继而导致胆漏发生[2]。本研究分析肝胆手术术后发生胆漏患者与未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胆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手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5年1月在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并发胆漏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女9例,男19例;年龄39~81岁,平均(62.5±18.2)岁;手术方式:5例行T管或腹腔引流、3例行开腹肝胆切除术、4例行肝叶切除术、6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7例行胆管癌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另外选择同期未并发胆漏的28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0~79岁,平均(63.1±17.9)岁;手术方式:4例行T管或腹腔引流术、4例行开腹肝胆切除术、5例行肝叶切除术、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6例行胆管癌切除术、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肝胆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出现胆漏的临床诊断标准有:(1)患者腹部切口和(或)引流管持续时间3d左右出现胆汁样的液体;(2)患者在胆管造影后合并造影剂外渗[3];(3)对患者行二次手术货腹腔穿刺时有胆汁出现。

临床表现:术后患者出现弥漫性、局限性腹膜炎的相关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发热、黄疸及腹膜刺激征等,从切口及(或)引流管可发现大量异常胆汁。将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手术史、腹腔穿刺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检验结果作为该病最终诊断依据。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其中24例患者未拔除引流管,继续引流胆汁。告知患者需禁食,并采取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抗炎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在可视B超引导下对引流管已拔除的4例患者重置引流管。利用负压吸引对胆汁进行引流,直至胆汁量减少明显时换为常压引方法进行引流。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仔细观察患者的腹膜炎症状、胆汁引流情况,并做好记录。拔除“T”管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出现黄疸症状,行手术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出现手术过程中引流不彻底、医师放置T管技巧差、副肝管遗漏或损伤、患者自身缺陷、肝裂伤处理技术欠佳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本组28例胆漏患者经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但治愈时间不同,保守治疗的27例患者中,2周治愈18例(66.7%),3周治愈7例(25.9%),4周治愈2例(7.4%);1例手术治疗患者治愈时间为4周。

表1 2组术后出现胆漏的因素比较[n(%)]

3 讨论

导致肝胆外科手术术后出现胆漏的因素主要有:(1)手术过程中未彻底引流:引流管未按规定时间拔除或引流管被压迫等都会导致胆漏出现;(2)副肝管遗漏或损伤:患者副肝管出现局部粘连、解剖变异现象,处理胆囊管时错误将右侧肝管切断,并且术中未能发现[4];(3)医师放置T管的技巧差:T管的制作材料、T管的直径、使用的修剪方法、使用时遵照的原则、缝合、拔除、造影操作等均需要一定的技巧[5];(4)身体素质差或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相关组织生长愈合能力差考虑与窦道形成的延迟有关;(5)肝裂伤处理技术欠佳:处理肝裂伤患者时,未结扎创面较粗糙的肝管,创面缝合粗略[6]。

临床治疗胆漏方法主要为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彻底引流等。治疗过程中需对胆漏引流量加以重视;患者胆漏量每天高于300 mL时,需对胆管主干道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损伤,必要时需行二次手术修补[7];患者胆漏量每天低于300 mL时一般只需行引流治疗。另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水电解质、胆盐的平衡,并积极处理可能出现的消化不良、代谢性酸中毒等[8]。

本次研究中,发生胆漏的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手术过程中引流不彻底、医师放置T管技巧差、副肝管遗漏或损伤、患者自身缺陷、肝裂伤处理技术欠佳的患者数均明显多于未发生胆漏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35.7%、28.6%、32.1%、64.3%、28.6%,对照组分别为7.1%、3.6%、3.6%、10.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干预,28例胆漏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提示手术过程中引流不彻底、医师放置T管技巧差、副肝管遗漏或损伤、放置T管缺乏技巧、患者自身缺陷、处理肝裂伤技术欠佳,通过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对胆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1] 刘丽波,付京.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2):163-164.

[2] 豆夏仁.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析[J].中外医疗,2014,31(1):32-33.

[3] 王雄.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6):1278-1279.

[4] 李波,朱百鹏,粱震.肝胆外科手术后10例胆漏的原因及防治[J].安徽医药,2010,14(10):1190-1191.

[5] 叶锦寒.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原因及防治的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267-268.

[6] 张文伟,任芝莉,吴佳勉.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发病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8):73-74.

[7] 周荣军.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29):92-93.

[8] 王维涛.一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0):49-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32

江西 332600 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 (罗昭胜 刘宝初)

猜你喜欢

肝管胆漏手术过程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儿童胆总管囊肿合并Ⅳ型副肝管的诊治体会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儿童胆总管囊肿合并副肝管畸形7例诊治体会
肝胆手术术后胆漏的相关原因分析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急性胆囊炎LC术后胆漏598例治疗疗效观察
肝胆外科手术并发胆汁漏的诊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