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循证治疗效果分析

2016-06-15舒宏春

当代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脂肪性酒精性肝病

舒宏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循证治疗效果分析

舒宏春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循证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76例,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8),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循证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循证联合的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在将来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循证;中西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酒精及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许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无症状,只有轻微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及影像学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西方国家中有着20%~30%的发病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发于肥胖男性。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我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多以通过干预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此次研究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76例,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76例,其中男139例,占78.98%,女37例,占21.02%,年龄36~63岁,平均(46.31±2.49)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2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织的标准[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将1.8 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入到生理盐水中,采用浓度为0.9%生理盐水250 mL,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注射,每天1次,治疗3个月。在进行治疗时,患者应禁止饮酒、吸烟,食物应以低脂类食物为主。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循证的方法进行治疗。服用水飞蓟宾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治疗3个月。再采用降脂益肝方进行治疗,药方:丹参20 g、山楂20 g、泽泻20 g、葛根20 g、决明子15 g、柴胡12 g、苍术12 g、茯苓12 g、枳壳12 g、皂角刺10 g,水煎服,400 mL,分2次服,3 d服用2剂,治疗3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肝体积恢复正常或回缩>2 cm,总胆固醇下降>20%,甘油三酯下降>40%,B超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肝体积回缩≤2 cm,总胆固醇下降10%~20%,甘油三酯下降20%~40%,B超检测结果显示有一定程度变化;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肝体积未恢复正常,胆固醇未下降,甘油三酯未下降,B超检测结果未正常,病情没有发生变化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也在日益增多,从而导致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多以通过干预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如何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成为了目前众多学者讨论的话题[3]。

有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还没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效药物[4]。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目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常用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促进人体的糖、蛋白质、胆酸、脂肪的代谢,同时还具有增强肝脏解毒的作用[5]。水飞蓟宾是以当药和水飞蓟的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化湿利胆的作用,而且可以清热解毒[6-7]。在中医方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于瘀血阻滞、湿浊痰瘀,因此本文采用化痰祛瘀、肝脾调和、疏肝利胆的药方对其进行治疗。

从中医学角度去看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患者多为脾气不足、肾虚肝弱,有些患者还存在痰湿内蕴的情况,患者的肾、肝、脾均有不同情况的症状存在。所以在采用中医循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对患者的肾、肝、脾等方面进行考虑,所以对其采用肝脾调和、疏肝利胆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8-9]。

综上所述,中西医循证联合的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在将来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 18(3):163-166.

[2] 段娜,李志红,黄一茜,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2):858-861.

[3] 沈馨茹,鲁云霞,章秋,等.非诺贝特保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的探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 49(6):721-725.

[4] 冉莉,万婧,张海英,等.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4):1697-1699.

[5] 马红,郭春花,杨香玖,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联素的表达与病理改变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3(16):4480-4482.

[6] 向毅,罗文杰.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7):18-19.

[7] 吴昳,田江,徐翠玲,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5):75-76.

[8] 左新红,彭和根,杨圣宇,等.理肝化痰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8):106-107.

[9] 李洁冰.中西药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J].当代医学,2013, 19(12):1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6

江西 334000 上饶市人民医院(舒宏春)

猜你喜欢

脂肪性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