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6-06-14宋晓欣闫志利

职教通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师资培训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宋晓欣,闫志利



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宋晓欣,闫志利

摘要: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准入制度尚待完善;兼职教师比例尚待提高;“双师型”标准尚待统一;师资培训尚待规范等。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完善准入制度,拓展教师招录渠道;增加兼职教师,完善人事分配制度;统一“双师”标准,确保师资队伍质量;规范培训内容,提高师资培训效能。

关键词: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可查入制度;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师资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等做出了具体安排。学界有关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也逐步增多,集中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兼职教师管理以及区域性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总结回顾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成就,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对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教师来源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中职新增专任教师5.83万人。其中,录用应届毕业生1.70万人,占新增专任教师总数的29.16%;由外单位教师调入2.43万人,占41.68%;调入非教师0.77万人,占13.21%。有研究调查了冀鄂皖三省中职专任教师来源,发现应届毕业生从教教师达77.2%,来自企业的不足10%。[1]云南省应届毕业生从教教师高达88.02%,从企业调入的仅为2.65%。[2]可见,中职教师多来源于应届毕业生。

(二)教师规模

依据教育部网站统计资料公布的相关数据(以下数据来源同此),2009-2013年我国中职专任教师人数及生师比情况如表1所示。从教师人数看,5年间呈波动型变化,但减少了1.96%,从生师比看,5年间也呈波动型变化,但增加了10.80%,2013年,中职生师比是普通高中的1.54倍。有研究表明,四川省2011年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群生师比高达93.73∶1。[3]可见,中职专任教师规模正在萎缩,中职生师比过高,导致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严重影响了教师幸福感及专业成长。

表1 2009—2013年中职专任教师人数及生师比变化情况

(三)任课结构

2009-2013年,我国中职专任教师任课结构情况如表2所示。5年里,专业课教师均占半数以上,实习指导课教师最少,均不足4%。就具体变化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减少了2.11%;专业课教师增加了

2.23%;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减少了0.13%。

表2 2009-2013年中职专任教师任课结构变化情况

(四)年龄结构

2013年,我国中职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情况如表3所示,30~34岁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最大,29岁及以下教师次之,60岁及以上教师最小。按学校类型分析,职业高中49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累计超过90%,50岁及以上老年教师不到10%;成人中专35~39岁、40~44岁、45~49岁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达到57.70%;普通中专专任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依次递减。可见,中青年教师是中职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

表3 2013年中职专任教师分年龄情况

(五)学历结构

2009-2013年,我国中职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如表4所示,5年间,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逐年上升,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逐年下降,可见,我国中职高学历教师逐渐普及,低学历教师逐渐被淘汰。从不同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分析,2013年,本科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最大,占82.21%,研究生学历教师仅占5.72%。可见,我国中职专任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学历教师较少。

(六)职称结构

2013年,我国中职专任教师职称情况如表5所示,5年间,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增加了3.4%;中级职称教师比例减少了0.02%;初级职称及以下教师比例减少了3.38%。另外,5年间,中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最大,初级职称次之,正高级职称最小。

表4 2009-2013年中职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表5 2009-2013年中职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七)“双师型”教师

依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2013年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情况如表6所示,2013年,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17.60万人,占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总数的46.15%。按学校类型分析,普通中专“双师型”教师9.20万人,占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比例最大,占48.29%,职业高中次之,占47.02%,成人中专最小,占25.33%,可见,我国中职在“双师型”教师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成人中专还需进一步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表6 2013年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情况万人

(八)聘请校外教师

2013年,我国中职聘请校外教师情况如表7所示,2013年,我国中职聘请校外教师9.6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44%。按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学历教师占聘请校外教师总数的比例最大,占71.33%,研究生学历教师占7.66%,可见,我国中职聘请校外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较小。按职称结构分析,中级职称教师占聘请校外教师总数的比例最大,占39.23%,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24.43%,中级以下职称教师占36.23%,可见,我国中职聘请校外教师以中级职称教师为主。

表7 2013年中职聘请校外教师情况万人

二、中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一)教师准入制度尚待完善

中职教师来源仍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主,而中职学校更需要具有实践经历的技能型人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招聘应届毕业生实为无奈之举,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师准入制度的制约。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但现行的中职教师资格证考核缺乏技能考试等相关内容,难以体现对教师技能水平的要求。企业工作人员由于无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即使热衷于中职教育,却很难直接调入中职学校。即使国家《教师资格条例》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申请和认定做了规定,但其认定过程、认定标准等的具体办法尚无明确规定,导致各地很难执行。

(二)兼职教师比例尚待提高

2013年,我国中职外聘请教师仅占专任教师总量的14.44%,尚未完成教育部《意见》提出比例的一半。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兼职教师难于平衡从事教学任务与生产经营的关系。据笔者调查,有的中职学校即使聘请到部分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骨干来校任教,但这部分兼职教师仍以服务企业为主,难以保障上课时间。学校相关课程安排只能以兼职教师的时间安排实施“调、停、转”,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聘任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故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只热衷于聘任一些企业退休人员。同时,部分中职学校未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很少关注兼职教师效能发挥状况,导致部分兼职教师自觉处于体制之外,直接影响了职业认同感。

(三)“双师型”标准尚待统一

2012年,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46.91%,已接近教育部《意见》提出比例达到50%的要求,但各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却不统一,例如双职称、双能力、双证书、双资格、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等。[4]据笔者调查,有的中职学校将指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下企业参观等时间计算为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或简单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即为“双师型”教师,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实际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5]同时,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职称依中教系列标准来评定,并由此确定享受的待遇,而“双师型”教师具备的技能和技术资格却不能并轨,这种现有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和职称评审标准都尚待统一。

(四)师资培训尚待规范

据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反映,中职教师培训应重在“训”,强调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而目前,国家及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多注重于“培”,这与中职教师实际需求相背。据笔者调查,我国中职师资培训的承担主体多为高等院校,安排的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几乎没有安排到行业企业实习,直接影响了中职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2014年10月,河北省某高等学校承担的国家中职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报到率仅在一半左右。出现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我国中职教师培训尚无一套规范的培训制度体系、课程设置体系以及质量检查体系等。同时,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分布广、背景复杂、知识水平相差悬殊,致使培训难以发挥其效果。特别是对实用、灵活、个性化的培训,均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

三、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一)完善准入制度,拓展教师招录渠道

相对普通教育教师而言,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具有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等。中职教师资格证书不仅能反映其学历资格,而且应能反映其专业技能水平,不仅从定性方面进行要求,也应从定量角度提出标准。如德国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历,且非学校、非科研工作经历不得少于3年。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中职教师准入制度,在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技能、实际工作经验等要求,要求同时具备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等。同时,打破现有人事管理制度形成的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员流通的制度性障碍,引导部分企业优秀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

(二)增加兼职教师,完善人事分配制度

兼职教师是指受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担任特定专业课或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6],是中职教师的重要补充。面向社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是缓解教师数量不足、优化队伍结构、密切与企业联系的有效途径。中职学校必须将兼职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争取人事编制部门的支持,扩大中职兼职教师编制,增加兼职教师数量,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以“劳动人事合同”保障兼职教师的权益,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规定兼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兼职教师的流动,确保兼职教师能进能出,能聘能辞,进一步吸引校外优秀人士投身中职教育,激励他们充分利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点,在学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三)统一“双师”标准,确保师资队伍质量

“双师型”教师不仅应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应掌握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行业职业工作技能、职业发展动态等,前者是落脚点,后者是核心。所以,“双师”更应理解为具有“理论教学+专业技能教学”两方面能力的教师,而不一定是“教师+工程师”,即形式上的双师,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要体现职教教学的特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依据“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可将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每一级别又可按照职业素养、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能力、课程建设能力、科研能力等项目分别设置相应的要求。可见,及时改变目前“双师”标准不一,认定条件不相同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势在必行。

(四)规范培训内容,提高师资培训效能

师资培训内容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不仅要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训,还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因此,针对参训者的差异性,培训要做到实效,就要“因需施教”。例如,在课程选择方式上,实行“菜单式”,每个专业设置3~6个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模块“菜单”,供教师“自主选择”,满足参加培训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7]同时,应该积极开发实践能力培训的教学方案,拓展实践技能培训内容,突出中职师资培训特色。一方面,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积极与师资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及企业联合办学,开发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案,进行提升师资实践能力的培训;另一方面,中职要充分利用企业实践制度,与合作单位共同制订教师技能培训实施计划,加强对本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

参考文献:

[1]汤生玲.我国中部三省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抽样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56.

[2]李家祥,杨永兵.云南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9):49.

[3]何应森,徐晓燕.提高四川省中职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和绩效性研究——从中职师资结构现状的角度[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74.

[4]孙建波.“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六个特点[J].职教论坛,2013(4):70.

[5]林开仕.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与评定标准[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4):41-42.

[6]教育部.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EB/OL].[2012-12-1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

[7]沈亚强,陈明昆.中职师资队伍的特征及其培训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44.

[责任编辑曹稳]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A880132)

作者简介:宋晓欣,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闫志利,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7-0013-05

猜你喜欢

师资培训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现行高校师资培训体制问题剖析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体化教育实践基地模式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