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个层面的有机融合

2016-06-04张洋刘志礼

理论探索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马克思主义

张洋 刘志礼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其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相通或相近的目的、方法、价值基础上的有机融合,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围绕社会发展主体、过程与结果等根本性问题,在价值塑造、理论阐释、话语传播等多重维度的良性互动。价值塑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价值旨趣;理论阐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关键问题;话语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D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3-0053-04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经验总结的理论形态,也是指导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直接理论指南。而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内在地蕴含了其与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简单聚集,而是其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相通或相近的目的、方法、价值基础上的有机融合,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围绕社会发展主体、过程与结果等根本性问题,在价值塑造、理论阐释、话语传播等多重维度的立体融合。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早就该扔到历史的故纸堆里了。实际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文化传统具有穿越时空、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生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既需要以我为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又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弄清楚这种融合应该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什么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寻找实现路径。

一、核心价值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价值塑造

思想引领与价值追求是一个社会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心灵寄托,也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关键。“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 〔2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如何维系温饱之后普通百姓的心灵寄托,如何构建富强社会的精神家园,如何培育多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一句话,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设普通百姓的精神家园,越来越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则是新常态下构建文化新生态的现实选择。

“止于至善”“天下大同”“道法自然”是寓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信仰和社会理想。“求道”自古以来是志士仁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也是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心灵依托。儒家认为“道”是“天道”和“人道”、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价值目标和实践路径的统一。道家认为“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和起点,是一切存在的终极依据,又是人生追求的价值目标,“求道”就是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运动过程。总之,“求道”具有对理想状态的人格与社会的追求,又有自强不息、经世致用的实践旨趣,并在实践中将个体的生命过程与人类社会的运动过程,融汇成“止于至善”“天下大同”“道法自然”的价值信仰、社会理想和心灵寄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 〕1这里,止为停止,“止于至善”意为停止的目的在于达到完善,获取智慧,其本质内涵为止而生慧。“止于至善”既表现为人通过修身养性不断完善的知行智慧,以及社会通过科学发展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又蕴含了一种“发展起来之后”人和社会需要具有的能够给以心灵慰藉和精神寄托的价值信念与社会理想。《礼记·礼运》描述了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天下大同”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 〕150这里的“自然”是指宇宙万物遵循自身性质和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止于至善”“天下大同”“道法自然”不仅是寓于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的价值信仰和社会理想,还是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正是世代国人对“止于至善”“天下大同”“道法自然”的不懈追求,才有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和文化的绵延不绝。

共产主义是“止于至善”“天下大同”“道法自然”的理想社会状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共产主义是其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价值信仰和心灵家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运行规律和个人知行智慧。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基础上,提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5 〕422与此同时,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世界的运动。他认为,就其现实性而言,共产主义的深刻含义在于它是现实世界的运动。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6 〕539这表明,共产主义的本质是消灭资本主义现存状况,并最终将导致其灭亡的现实的运动。而资本主义最大的现存状况,就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以无限扩张和增值为本质属性的资本支配劳动并使其异化。这样看来,共产主义是实现劳动支配资本的运动过程,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止于至善”“天下大同”的过程。这里,对于个体劳动者而言,止能生慧,只有适时适度的停止,才能启迪智慧,达到完善;对于人类社会活动而言,止能生机,只有适度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对于生命及社会运动过程而言,止能生运,只有适可而止,才能回归个体与社会过程的本真。无论是个体意义上的劳动,还是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活动,都必须适可而止、适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止于至善”“天下大同”“道法自然”。

共产主义契合“止于至善”“天下大同”“道法自然”的内在逻辑。当前,在基本满足温饱之后,一些人受到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的过度影响,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精神空虚、信仰和信任缺失、价值观混乱等“异化”现象。同时,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既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又要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不断增进社会共识与价值认同。这种社会活力与秩序、效率与公平、参与与共识的充分体现,单纯通过某一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已经无法实现,而在客观上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变革得以实现,需要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得以完成。人的“异化”现象以及经济新常态呼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而生成一种引领社会并给人以心灵寄托的文化新生态。其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信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止于至善”的价值信仰有机融合,构建使人既有理想追求又能够得到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显然,人们在面临诸多诱惑和选择的时候,如果能够知其所止、止其所止而“止于至善”,不仅可以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还能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其二,把共产主义信仰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相融合,培育多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既要求我们在保持适度增长速度、转变增长方式、调整增长结构的过程中,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更要求我们培育共同的社会理想,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既要求我们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创新民主内容与形式,落实依法治国理念与国策,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质量和水平,更要求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创造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既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机融合而产生的新的思想、理论、话语及价值,也是指二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追求的新的指向、空间与过程。显然,把共产主义信仰融入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根基和广泛群众认同基础的“天下大同”理想之中,更容易使普通百姓明确社会发展新的指向、空间与过程,并能够乐在其中、乐享其成。其三,把共产主义信仰与“道法自然”的自我生命运动过程相结合,养成尊重生命规律与过程,崇尚自然而然的心理意识。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基本生存受到威胁的状态。摆脱温饱状态的人,一方面对物质依赖和追求目的发生深刻变化,甚至由单纯满足温饱进而转向了某种攀比和炫耀。这样,往往导致人的内心更加躁动不安。显然,把共产主义信仰与“道法自然”的自我生命运动过程相融合,养成尊重生命规律与过程,崇尚自然而然的心理意识,有助于平息人们日渐膨胀的物欲追求和躁动不安的心理情绪,让社会发展和生命过程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二、理论样态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理论阐释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术理论层面相融合,就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之在阐释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道路的过程中,既彰显学术魅力和理论穿透力,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属性,还能体现中国品质。

以中国道路统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论阐释。道路自信源自理论自信,只有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就是进一步完善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中国道路及其理论阐释。魏源有言,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无不富强之王道。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思想家不知道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只是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应该如何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中国道路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传承与升华的思想结晶,是实现了富强的王道。一方面,中国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切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作用等原理,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求富求强之路。另一方面,中国道路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王道”思想在当代中国传承与创新的结晶。王道也称王政,“王者,往也”,“政者,正也”。王道的本义是先王之道,并不是重义轻利、忽视国计民生或者反对国家富强的空谈义理,而是强调实践中的经世致用。其思想实质是对于道德意义上正当的政治或者符合道义原则的政治追求,是目的、过程、手段、结果相统一条件下的人间正道。从“己”与“他”(自然、社会、国家、民族)的关系看,王道思想以“天人之际”为其立论基础,既强调“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也强调己与他之间的“差序格局”与“和而不同”。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看,王道思想主张仁政德治,坚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执政者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角度看,王道思想坚持立国安邦必须以民众为根本,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必须坚持“文以化人”,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构建命运共同体。王道思想包含的“和而不同”“为政以德”“民为邦本”“文以化人”“命运共同体”等基本理念,已经成为中国道路的基本原则、价值追求和道德优势,深刻影响着中国道路的成功和进一步发展。中国道路就是“富强之王道”这一政治理想和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论阐释要立足中国实践。习近平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术理论层面相融合,必须立足中国道路的伟大实践,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阐释和学术支撑。其一,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相贯通,从学理上独立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趋势和规律,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夯实“富强之王道”的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及现实要求表明,实现民族复兴梦想,必须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坚持“富强之王道”的发展理念,并进一步实现更高层次的富强和王道。这样,通过“富强之王道”的民本仁政教育人民、引导人民、惠及人民。正如习近平反复强调的,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其二,超越西方学术语境下国家、社会、市场之间所谓大小、强弱的二分对立逻辑,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唯物辩证法、社会共同体等原则,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命运共同体”等基本理念相融合,阐明政党、政府、市场、社会乃至个人等不同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不同主体的差异化功能并促进相互之间良性互动,为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学理支撑。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成就之一,就是在社会基层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变局。当前,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构建政党、政府、市场、社会乃至个人等不同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差序格局”及“命运共同体”。这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与人民群众建立国家治理意义上更深层次的血肉联系,可以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任务。其三,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群众语言解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创造普通百姓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大众话语,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语言。

三、体系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话语转换

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的道德体系和礼治规范,是多元化社会凝心聚力的重要方式。中国具有道德教化和礼治规范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创造和养成了独具话语特色的道德标准和礼治规范体系。中国早在殷周时期就有了“以德配天”的思想观念。“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代表了西周时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念和基本治国方针。这种主张的提出,不仅解决了商汤可以伐桀、武王可以伐纣的逻辑问题,而且也为西周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代表了他的为政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思想更是成为众多志士仁人追求和实践的治国理政之策。中国历代王朝多有奉行德治、礼治的治国政策。中国更是被称为礼仪之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道德教化及礼治规范的丰富经验。时至今日,“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百善孝为先”“买卖不成仁义在”等等,已经转化为普通百姓耳熟能详、日用而不觉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规范,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马克思主义蕴涵着深刻的现代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并十分注重理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5 〕9-10从表述及传播方式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民族国家发展的社会理想和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价值信仰与行为规范,比较而言更多的是以极具个人和民族特色的学术理论的方式存在和传播的,需要特定国家和民族背景下规范人行为举止的生活化、群众化话语体系。

打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话语表达与传播体系。在国家实力、国际影响不断增强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弱势的中国话语也逐渐走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现代社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标准、道德体系和礼治规范有机融合,以我为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转化或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的话语表达与传播体系。其一,以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科学内涵,转化为能反映和引领群众日常生活的道德判断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原则,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打破注重形式宣教、忽视内容阐释与有效传播的宣传习惯,转化为能反映和引领群众日常生活、成为群众口耳相传的价值观念和判断准则。其二,以提升原创能力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早在习近平就任党中央总书记之初,就已经深切觉察到官方宣传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与民间话语体系的严重脱节。他在谈到宣传工作具体要求时,引用古语“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求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前,要避免陷入单纯用西方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漩涡,造成国内外都听不懂的困局,以中国人自己的话语范式和话语习惯为基础,使其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相结合,创造道德体系、礼治规范的通俗化表达与传播方式。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塑造、理论阐释、话语构建等多重维度和视野的有机融合,是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良性互动过程,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了政治方向指引、学术理论支撑和群众认同基础。这种融合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共同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2〕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3.

〔3〕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文若愚.道德经全解〔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王建军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舞蹈介入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探微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