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2016-06-03刘翠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产后抑郁症舍曲林

刘翠华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 郑州 450003



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刘翠华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评估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明显缓解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舍曲林;认知行为

近年来,产后抑郁症(PP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产妇、婴儿、家庭影响较大。早期判断产后抑郁,并实施科学治疗,有利于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针对70例产后抑郁症产妇进行分析,探讨舍曲林+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07—2014-07收治7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26.87±1.45)岁;病程1~2个月,平均(1.36±0.41)月;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4例,高中(中专)20例,初中及以下16例;初产妇48例,经产妇22例。纳入标准:年龄20~35岁,意识清楚,语言沟通、表达能力良好;产后2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18分;单胎妊娠;了解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躯体疾病史、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者;有严重自杀企图和行为,检查治疗极度不配合者;酒精和药物依赖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我院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起始剂量为50 mg/d,根据病情可调整剂量至10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主动关爱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家属信任与配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认知行为治疗方案,总干预8周,前4周每周干预2次,后4周每周干预1次,每次30 min~2 h,具体措施:(1)认知评估: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民族信仰、心理特征等,寻找其心理症结,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特点,评估认知模式。(2)错误识别:通过提问、角色扮演等方式,识别患者自动化思想、复杂的负性思维模式,找出非理性成分,详细记录和阐述,帮助患者分析不恰当行为、情绪,使其认知到存在的心理问题[1]。(3)重建认知:积极组织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重建正确的认知行为。(4)心理支持: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感受孩子出生的喜悦之情,尤其是引导丈夫给予产妇最大的亲情支持,可有效缓解心理压力[2]。向患者讲解产褥期保健知识,介绍产后抑郁症诱因、危害、治疗方法等,使患者领悟到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临床工作,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关爱。

1.3评价指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3]。治疗结束后,以HAMD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4],痊愈:减分率≥75分;显效:减分率≥50%;有效:减分率≥25%;无效:减分率<25%,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病例-无效)/病例总数×100%。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4、8周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03 5,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讨论

产后抑郁症(PP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指女性生产后,因性激素、心理情绪、社会角色变化等带来身体、心理的一系列变化[5],多发生在产后6周内,可持续整个产褥期。产后抑郁症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情绪激动、内分泌变化、遗传、躯体疾病、完美主义性格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下降、绝望,甚至出现自杀、伤害婴儿等行为,对产妇身心健康、婴儿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产褥期抑郁症多见于情绪低落、好强固执、社会能力不良、相处不和谐等,产妇感情脆弱,依赖性较强,任何刺激可引起心理失常,一旦产妇心理防线降低,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将导致心理不平衡,发生抑郁症[6]。因此,需尽早发现抑郁症状,给予积极治疗,可降低不良后果发生率。

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产后抑郁症,虽能缓解病情,但多数抗抑郁症药物起效慢,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是基于结构性心理教育、认知取向识别内容上,促使患者改变对自己、他人的态度、看法等,达到缓解不良情绪、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我院针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形成了以认知评估、错误识别、重建认知、心理支持等为内容的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变产妇负性认知,纠正错误认知,缓解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7]。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2、4、8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说明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张志英.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1(7):103-104.

[2]唐英,陈玖,黄平,等.认知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32-335.

[3]刘国斌.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5):36-38.

[4]王克勤.舍曲林辅以心理支持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64-65.

[5]钟光彩,赵留中,陈春巧,等.舍曲林联合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3):221-223.

[6]王晶,赵黎萍,周争轶,等.心理支持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69-71.

[7]宋传福,张恩,夏仲,等.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2):112-114.

(收稿 2015-06-12)

【中图分类号】R74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8-0125-02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产后抑郁症舍曲林
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浅析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探讨
认知行为干预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