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6-05-31郑雪冰杨旭昕李红伟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30033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长春3006
郑雪冰,杨旭昕,李红伟.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 30033;.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长春 300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郑雪冰1,杨旭昕2,李红伟1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3;2.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局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之间在该院心内科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60例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60例做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抗体的阳性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IgM、Hp-IgA以及Hp-IgG阳性率分别为31.67%、71.67%、78.33%,均高于对照组的6.67%、18.33%、23.33%。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心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可对感染进行及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老年;心血管病;相关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1世纪以后,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超过100万。研究心血管并的发病机制、分析心血管并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感染学说”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有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干扰机体中的脂质代谢,炎性反应可以加速冠状动脉硬化并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但是,也有研究结果与这一结论相反,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研究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来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心血管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2.31±5.53)岁;观察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2.18±6.02)岁,心肌梗死21例,冠状动脉硬化34例,心律失常5例。
1.2病例入选标准
该研究所入选的研究对象均在60岁以上,心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心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同时合并有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具有精神障碍性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排除恶性肿瘤以及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
1.3研究方法
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使研究对象知情同意,两组研究对象均禁食12 h,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室温下静置1 h之后2 4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血清分装后,-20℃冰箱保存待检。所有标本均采用间接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的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包括Hp-IgM、Hp-IgA以及Hp-IgG。
1.4阳性评定标准
被检血清凝集滴度低于抗原对照≥4倍两孔,则判为阳性。
1.5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等自然条件之间的差异采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差方评价的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研究所得到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p-IgM、Hp-IgA以及Hp-IgG阳性率分别为31.67%、71.67%、78.33%,均高于对照组的6.67%、18.33%、23.33%,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对比
3 讨论
3.1幽门螺杆菌概述
幽门螺杆菌是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从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来的,分为I型与II型,Ⅰ型含有CagA 和VacA基因并表达2种蛋白,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I型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疾病具有相关性。多年的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肿瘤等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有效地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自从1982年幽门螺杆菌被发现以来,其与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将将研究的方向转为幽门螺杆菌与非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并取得一定的进展[1]。目前已经确认的是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已被明确列入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的适应证。但是心血管疾病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血管病的相关性
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首位,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在幽门螺杆菌被发现以前,心血管疾病与溃疡并的相关性就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在1976年,Sternby在一组5万例的尸检报告中,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冠状动脉阻塞的发病率是非溃疡患者群的发病率的5倍。1994年Menda11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年时曾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的患者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病的几率较高。同时,Menda11等还对111例冠心病患者以及74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组中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59%,而健康人群组中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仅为39%,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两组患者的进行流行病学角度研究发现,在排除两组患者中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之后,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冠心病的的独立感染因素的时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未减弱,这肯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血管病的相关性。但是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也有得出相反结论的,因为一些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独立的联系,但是,不能解释冠心病患者中社会阶层不同和独立存在的已知危险因子的影响。而导致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出现不同结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国家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不同,甚至同一国家中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有关,者有可能导致研究的结果出现差异。②幽门螺杆菌的在胃内会通过细菌表面的粘连素粘附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受体上,使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中的定值具有持久性,幽门螺杆菌不能定植于胃粘膜以外的地方,这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机体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③在幽门螺杆菌的分型中,具有致病作用的菌株主要为含有CagA或是VacA的I型幽门螺杆菌,其致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而引起的,而机体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并不进入血液中,这也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血管病具有相关性缺乏有力的证据。
3.3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心血管病的机制
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被普遍认可的就是脂肪浸润学说,认为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及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会导致其浸入动脉壁并推挤在平滑肌细胞与弹性纤维之间,使平滑细胞增生,极低密度脂蛋白还会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同时,脂蛋白在降解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出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进一步刺激纤维组织的增生,血液中的这些物质沉积在血管壁内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基础病变[3]。除脂肪浸润学说之外,心血管病的发生还有血小板聚集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克隆学说等。其中血小板聚集学说主要强调小板的活化因子增多导致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壁的内膜上,同时,机体内会释放出血栓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血小板第4因子等,在这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下,血小板内皮细胞损伤,使患者的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浸入血管壁中,进而使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游移,导致血管内壁出现粥样硬化。平滑肌克隆学说强调的平滑肌细胞的单克隆性繁殖,在平滑肌的单克隆性细胞繁殖的过程中,平滑肌细胞会不断增生并吞噬脂质细胞,形成泡沫细胞,在血管内壁形成粥样斑块。单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幽门螺杆菌会定植在胃黏膜上,进而破坏患者的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在破坏患者的内粘膜的时候,机体会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增多。同时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会导致患者机体内的脂质代谢出现紊乱,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多,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所增加。此外,幽门螺杆菌定植于胃黏膜上之后会导致患者胃粘膜对营养的吸收功能出现一定的障碍,特别是需要在胃粘膜吸收的营养物质的摄入会严重不足,例如,维生素B6、B12、叶酸等,严重者会导致甲基化衰竭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使心血管病的发病[4]。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还会使机体内由于细菌感染出现热休克蛋白,这种热休克蛋白与导致动脉硬化坏死的热休克蛋白有交叉激活的作用。
3.4幽门螺杆菌相关心血管病的预防
国内外众多临床试验研究均表明,心血管病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分泌多种毒素的微需氧的格兰阴性菌,其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口-口传播的消化道传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习惯与个人卫生习惯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影响,除在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之外,在口腔粘膜中也可以培养出幽门螺杆菌,特别是在口腔中的牙龈下菌斑区比较多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居住环境差、卫生条件差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5]。特别是老年患者,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内组织与器官的功能在逐渐的衰退,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同时,血液循环系统也不断的老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率会有所增加,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出现双重风险。可以在公益平台、社区医疗机构中做有关幽门螺杆菌预防的宣传手册以便为人们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增加人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了解,减少幽门螺杆菌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了解幽门螺杆菌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作用机制,可以有效的降低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年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为老年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如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及时治疗,以降低老年心血管并的发病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少琼,陈瑞芳.从湿邪致病论HP与心血管疾病关系[J].光明中医,2014(5):902-903.
[2]焦海旭,夏庆,王凤云,等.根治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 (5):505-506,539.
[3]董晓莉,魏新伟,赵红霞,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1):2426-2428.
[4]雷镇海,麻乐乐,兰卫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8): 1712-1714.
[5]吴海霞,韩羽,冯雪影,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及炎性反应标志物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182-183,184.
Correl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
ZHENG Xue-bing1,YANG Xu-xin2,LI Hong-wei1
1.China Japan Union Hospita1 of Ji1in University,Changchun,Ji1in Province,130033 China;2.Changchun Second hospita1,Chiangchun,Ji1in Province,13006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1ation between He1icobacter py1ori and cardiovascu1ar disease in the e1der1y. Method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1ogy in our hospita1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1ar diseases in the e1der1y patients with 60 cases of do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se1ect the same period to hea1thy patients 60 cases do as contro1 group,were detected in patients with He1icobacter py1ori antibody positive rate and compared in our hospita1 between January 2015 to November 2015.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Hp-IgM,Hp-IgA and Hp-Ig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1.67%,71.67% and 78.33%,respective1y,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1 group of 6.67%,18.33%,23.33%. Conclusion He1icobacter py1ori infec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1ead to cardiovascu1ar disease.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infection as soon as possib1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1ar disease.
[Key words]He1icobacter py1ori;E1der1y patients;Cardiovascu1ar disease;Re1ativity
收稿日期:(2015-12-27)
[通讯作者]杨旭昕(198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职业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策略。
[作者简介]郑雪冰(1982-),男,吉林吉林人,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心血管急症与心力衰竭的机制与治疗。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3.05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O16)O1(c)-OO59-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