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带教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2016-05-31李军勤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河北邯郸05600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儿科

李军勤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河北邯郸 056000



层级带教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李军勤
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目的研究层级带教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为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12月间于该院儿科实习的28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2014年2—5月于该院儿科实习的35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层级带教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合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各项能力的评价。结果在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带教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显著改善其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知、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不断完善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层级带教;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

对于儿科实习护生而言,层级带教在他们从学生向护士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该院儿科自2013年9月起尝试将层级带教引入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研究分析层级带教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12月间于该院儿科实习的28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2014年2—5月于该院儿科实习的35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层级带教方法。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1例,女性27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17±2.63)岁;学历为中专4名,专科8名,本科16名。对照组包括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26±2.02)岁;学历为中专5名,专科8名,本科17名。

1.2临床带教方法

1.2.1传统带教方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方法,实习结束后,全体护生参加出科考核。

1.2.2层级带教方式观察组护生采用层级带教方法,具体如下[1-3]。

护生按照学历分为中专护生、大专护生和本科护生3个层级,分别制定不同的带教计划和带教目标。每个层级的护生在带教方式均是一对一的带教;带教内容分层级:N1级:儿科基础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N2级:儿科专科知识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N3级:临床思维判断、临床护理管理、科研教学、护患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带教计划分层级:中专学历护生要求掌握N1级、熟悉N2级、了解N3级,3个级别的实习时间比为3︰2︰1;大专学历护生要求掌握N1和N2级、熟悉N3级,3个级别的实习时间比为1︰3︰2;本科学历护生要求掌握N1、N2和N3级,3个级别的实习时间比为1︰2︰3。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总计观察组(n=50)对照组(n=50)P值93.46±4.51 83.99±4.01 91.20±5.13 82.57±4.16 185.89±8.20 166.93±7.91 <0.05

3 讨论

层级带教是由护理部组织各科总带教、总带教组织科室带教老师先统一进行培训,使各项操作技能规范化,明显提高了师资素质,因此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以提升,由于本科护生的学历较高,所以其往往对临床带教有着更高的要求,都希望通过临床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层级带教的实施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有效保证的师资力量的完善[4-6]。这样不仅加强相互监督的作用力,促使系统科学的培训计划平稳地转化为实践,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教学水平,使实习护生的实习过程更具目的性,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利于整个护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7-8]。该文就该院儿科100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研究发现,在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方面,采用层级带教的观察组明显优于采用传统一对一方式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带教老师对两组各项能力的评价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层级带教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显著改善其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知、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不断完善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琼,余艳.层级培训在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18(3):636-637.

[2]郭志芬,张蓓.层级培训在儿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21(11):442-444.

[3]刘惠萍,区秀凤,区秀丽.层级带教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58-159.

[4]黄晓娜.层级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164-166.

[5]王晓波,李丽娟.儿科护生层级带教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1(4):154-156.

[6]诸利梅.骨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931-932.

[7]林娜,唐奕娜,余慕端.分层级带教在儿科实习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4):121-122.

[8]诸利梅.骨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931-932.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LI Jun-qin
Handan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Hospital,Handan,Hebei Province,05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afety culture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216 children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2013,January and 2013,Decemb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216 children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2014,January and 2014,Decemb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made of the two groups i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patients’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quality.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and nursing quality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for the control group(P<0.05)which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ursing quality,avoid nursing risks,enhance patients’satisfaction and trust in medical staff,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putes between patients and nurses. 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Safety culture;Department of pediatrics;Nursing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5-09-20)

[作者简介]李军勤(1976.10-),女,河北磁县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及护理管理。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1.145

[中图分类号]R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1(a)-0145-02

猜你喜欢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儿科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OSCE结合SSP在验收实习前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心理压力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
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圆梦儿科大联合
影响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效果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临床带教对新毕业护生转变角色的影响
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质性研究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