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的美学功能

2016-05-30郑斌

艺术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合唱音乐

郑斌

摘要: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由导演克里斯托弗·巴拉蒂指导的,被誉为教育界“心灵鸡汤”的一部优秀影片。影片讲述了教师克莱蒙·马修对“池塘底教养院”的孩子们施以音乐教育,以合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原来顽劣、敌对、反抗的状态。影片中音乐的关学功能发挥了主要作用,使孩子们重新焕发了生命的光彩,对人生充满了希望。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合唱;关学功能

1影片回顾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伴随着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观众在对优秀影片剧情印象深刻的同时,常常也会对影片中的音乐记忆深刻,念念不忘。而《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影片的剧情讲述了一个与教育相关的话题,它被誉为教育类影片的“心灵鸡汤”。这部影片是由克里斯托弗·巴拉蒂指导的,观众在对影片中马修老师的教育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也对影片中出现的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久久难以忘怀。这一切的成功都与音乐的美学功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根据音乐功能产生的条件和过程来划分,音乐可分为非倾向性功能、倾向性功能,以及审美功能,这些功能成为马修老师施教的线索,也成为影片进行的线索,这些音乐美学功能在片中的每次显现,都成为影片中的亮点和火花,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首先以倒叙回忆的手法来记述,从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得到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开始,回忆了他童年时的经历。日记是他童年音乐启蒙教师克莱蒙·马修的。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但又不得志的音乐家,在1949年成为了名为“池塘底教养院”的男子寄宿学校助理教师。来到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有一些社会问题及家庭问题的儿童。学校的校长信奉以“犯错——处罚”的手段管治这些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而马修老师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训练孩子们合唱来改善这种状况,并为孩子们创作了一些合唱曲,用音乐的方法打开了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片中的情节感人至深,音乐优美纯净贯穿影片,让人深深地感受到音乐美学功能的强大影响力。

2影片中的音乐功能

在马修老师刚到“池塘之底”时,孩子们对老师的反抗、戏谑、敌对等恶劣情绪无处不在,而奉行高压教育手段的校长所实施的“犯错——处罚”的方式也并不奏效,反而将孩子与老师置于了对立状态,而且愈演愈烈,周而复始……当马修老师看到这种状况时,并不赞同校长的教育方式。马修总是怀着一颗善良、宽容之心想办法去拯救这些孩子。即使是他珍视的乐谱被学生偷走,他发现找回乐谱后,面对同事萧老师气势汹汹的询问,想惩罚学生时,马修依旧宽容的原谅了学生并劝告同事“别只看到邪恶的一面”。在一次晚上混乱的学生寝室里学生们嬉笑打闹,乱唱着戏谑马修的歌曲,而马修却发现了几个嗓音不错的学生,这里不得不说马修老师有着一颗敏感的音乐之心和一对敏锐的音乐耳朵,而音乐的功能在孩子们身上开始显现。影片中这些音乐功能的运用,使得马修老师的音乐教育与孩子们很快找到了契合点,使合唱顺利的实施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整个校园。

2.1影片中音樂的非倾向性功能

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主要是指当音乐知觉处在直接反应阶段时,音乐中的情绪类型被体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生物需求能得到满足,于是产生的功能。影片中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主要体现在孩子们对音乐的最直接的反应,这是人的感官对音响刺激能直接感受到的,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无须任何的理性判断。例如,在晚上哄闹的寝室,孩子们一起打闹,唱着给马修起外号的歌曲,无比兴奋,这种反应既有对新来教师的反抗和戏弄,也有对音乐本身的好奇和喜欢,后来在课堂上马修老师在化分合唱队的声部时,每个孩子都唱着自己会唱和喜爱的歌曲,虽然孩子们对演唱歌曲的含义还都不太明白,但并不阻碍孩子们本真的演唱。这些都源于孩子们对音乐的喜欢,是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发挥了作用,因为音乐是人类感情共通的语言,而马修老师就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功能对学生施以合理的教育,使他们对老师、对学习不再敌对,这些可以通过影片中马修老师指挥全班一起打节奏、唱音阶看出来,那时候画面中的孩子们是多么的一致和认真。后面的情节中音乐不断,合唱团成立了,孩子们更是少了一些棱角,多了一些合作,在晚上寝室就寝前的练唱,曲目全部由马修自己创作,孩子们在马修的指挥下唱得动听、美妙、和谐,可见马修认为自己的音乐教育初见成效了,这也是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的最直接的体现——“虽不是伟大艺术却能吸引同学。”这让马修老师感到欣慰和得意。

音乐是人的听觉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人们总是本能地趋向于美的声音。就像美学家玛克斯·得索所说的“审美反射”,音乐的这一特性也深深地吸引了正在接受劳动惩罚的小主人公莫昂克,也就是本片开头出现的著名指挥家。正是合唱团演唱的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对富有音乐天赋的莫昂克的听觉刺激是最直接的,也使得他做出的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要歌唱,于是他自己偷偷跑到教室里练唱音阶,而他良好的嗓音条件和美妙的歌声及时地被马修老师发现,马修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单独为他讲解和训练,帮他联系了里昂音乐学院,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影片中音乐的倾向性功能

影片中马修老师的教育成功之处,不仅仅是抓住了音乐满足了孩子们生物需求的非倾向性功能的特点,而且还使音乐倾向性功能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作用,即孩子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对音乐产生了想象和联想。而这种功能的实现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是在非倾向性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影片中比较令人难忘的一段合唱是发生在女校董伯爵夫人来观看合唱团的表演这个片段,表演的曲目是法国作曲家拉莫的《黑夜》,在乐段中间加入了莫昂克的独唱,之前因为骄傲、任性的莫昂克向马修老师头上扔墨水而被惩罚停唱。在这次的表演中,马修老师在乐段中间让独自在一旁发呆的莫昂克重新加入到合唱的队伍中,在完美的歌唱与指挥中,莫昂克感受到了被老师谅解后的快乐和自豪,还第一次懂得了感激。在这个片段中,音乐倾向性功能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是情感内容,一是马修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智慧,体现了马修老师善于运用音乐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教育,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宽容与爱,二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激,犯了错误的莫昂克通过在表演中重新加入合唱队,并自己演唱了其中的领唱部分,感到自豪的同时,赢得了老师的谅解,更难得的是懂得了犯错后得到原谅的感激。片中音乐的倾向性功能还体现在教师之间,在马修刚到学校之时,老师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冷漠的,如马修和算数老师之间。但合唱的力量,将算数老师的音乐激情也点燃了,他也加入了合唱的排练中,在其中担任伴奏一职,而且自己还积极地利用休假的时间去妹妹家练习钢琴伴奏;同事萧老师在校长解散合唱队后,帮助马修组织起“反抗军”使得合唱队能在私下秘密训练,这里面既有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纯生物需求上的满足),也有音乐的倾向性功能(对于音乐艺术的社会需求)的体现。这正是音乐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改善了人际交往,使教师之间和谐共处。这种倾向性功能还很明显的体现在马修老师对合唱队组建的意义上的理解和体会上,马修曾对校长说“合唱有助于纪律维持,减少学生的问题发生。”

2.3影片中音乐的审美功能

音乐的审美功能是非倾向功能与倾向性功能之间的中介,是音乐艺术最主要的功能。它是指当音乐知觉处在沟通阶段的时候,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体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得到某种满足,于是就产生了审美功能。音乐中情感内容包含着美感因素,它是时代、民族和个人风格的集中体现。在影片中音乐的审美功能到处得到了体现,如一直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多首音乐背景,大部分都是影片中的合唱曲,这些都是建立在审美经验完成基础之上的,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的主题曲《黑暗中的方向》,这首主题歌以排练的形式在片中第一次出现,虽然并未完全展开,但悠远的意境和深情的诉说让我们感动不已。歌中唱到: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

孩子们迷了路

拉他们一把

走向以后的日子

黑暗中的方向

希望之光

生命中的热忱

荣耀之巷

童年的欢乐

转瞬消失被遗忘

一道绚烂金光

在小道尽头闪亮

黑暗中的方向

希望之光

生命中的热忱

荣耀之巷

源于孩子們真实生活写照的歌词寓意深刻,深邃而渐进的旋律优美悠长,孩子们用直抒胸臆的合唱形式直接表现出来,这里面蕴含的审美功能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隐含着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生活背景,它是孩子们的音乐知觉步入深化阶段的基础,在审美中有带有倾向性功能的印记。

影片中的美感因素随着合唱团的成立,大量地呈现在影片中,这种美感因素源于音乐本身的魅力,孩子们对此也无法抗拒。马修创作的音乐不仅使森严而死气沉沉的校园有了一丝生机,还使孩子们在歌声中获得了愉悦和内心的宁静。其中,歌曲《海面上的清风》就表现了孩子们加入合唱团后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歌曲中优美舒缓的旋律象征着清风拂面,白鹭飞翔的春天的到来,寓意“池塘之底”严冬的消融,在音乐中慢板的节奏,八度大跳的旋律,领唱纯净的音色,这些审美要素的体验和流露,无不将人们带到心中最美好的向往之处。

海面上的清风

托起轻盈的飞鹭

从白雪皑皑的大地飞来

冬日转瞬即逝的气息

远方你的回声飘离了

西班牙的城堡

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

在灰色晨曦中

寻找通往彩虹的路

揭开春之序幕

海面上的清风

托起轻盈的飞鹭

停落孤岛的礁岩处

冬日转瞬即逝的气息

你的喘息终于远去了

融入群山深处

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

在灰色晨曦中

寻找通往彩虹的路

揭开春之序幕

虽然影片中的基调随着合唱团的歌声由明到暗,音乐的美感要素也不断地感染着片中的每一个人,包括严厉而不近人情的哈珊校长,但马修老师还是因为在校长去伯爵夫人那里请赏时,带着孩子们到附近山上玩耍而校园里发生火灾被哈珊校长粗暴无礼地解雇了,尽管后来得知火灾是孟丹所为,但哈珊校长还是不允许马修老师临走前与孩子们道别。正当马修老师提着行李,神情落寞地离开时,却收到了从学校窗户里飞出的许多写满祝福话语的纸飞机和孩子们伸出的挥动的小手,这时孩子们的歌唱《风中飞舞的风筝》再次响起:

空中飞舞的风筝

请你别停下

飞往大海

飘向天空

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呐

率性的旅行

醉人的回旋

纯真的爱啊

循着你的轨迹

飞翔

孩子们欢快而嘹亮的歌声在马修离开“池塘之底”时,将本来离别惆怅的影片基调改变成欢快而充满希望的场景。音乐中宽广的音域,婉转起伏的旋律,6/8拍欢快带有切分的舞蹈节奏,这些审美要素的展现,无不带给观众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同时也预示着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影片最后,马修独自来到车站,在他即将上车之时,合唱团中最小的成员佩皮诺出现在他面前,乞求马修带他离开。佩皮诺是一个孤儿,但却一直坚持相信父母会在星期六来接自己回家,而最终佩皮诺如愿以偿地和马修一起离开了,他们离开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在公交车渐行渐远的长镜头出现时,影片中的主题歌《黑暗中的方向》再次响起,歌曲清新自然,渐进的旋律和娓娓道来的歌词,仿佛是对故事的总结和回顾,令人回味。

3结语

影片在音乐中结束了,马修老师的音乐教育是成功的,音乐中的美学功能被马修老师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到了学生身上,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些“池塘之底”的学生。皮埃尔·莫昂克在马修离开之后也被母亲接走并进入了马修介绍的里昂音乐学院,后来成为著名的指挥家,而跟随马修离开的佩皮诺则一直陪伴着马修。马修后来一直教音乐直到生命尽头,但并不刻意追逐名利,这里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音乐教师的伟大之处,也感受到了艺术审美无功利性的本质。从美学的角度看,所有的审美者——无论是马修,还是孩子们,或者观众都从影片中的音乐里获得了审美愉悦并受到了积极、正面的感染,都被音乐的美学功能带入到一种美好纯洁的境界之中,身心都受到了一次深深的洗礼。

猜你喜欢

合唱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合唱艺术普及中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唱教学的美育功能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通俗歌曲改编为合唱的几点建议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