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情感管理探析

2016-05-30徐建英

新校园(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感管理学生工作高校

徐建英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方法,探求以情感管理为核心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使之发挥更大的功效,尊重学生情感,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情感管理

一、实施情感管理的背景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呈现出多样化、多向化的趋势。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信息的普及,使各种正面和负面、积极和颓废的思想及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成长于物质较丰富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着崇尚自我、张扬自我的个性,大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集体观念不强,抗挫折能力不足,一旦遇到问题,就会背负严重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转化的时期,他们的人格、思维、意识、能力等正在逐步完善和提高当中,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这就是对情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传统的刚性管理很难起作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是管理的核心因素。面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应该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在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创新管理理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二、情感管理的内涵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对物的管理向对人的管理转变。而人是有感情的,所以要求管理者在感情上做投资,做到关心人、理解人、会用人。

情感管理的本质是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理解、沟通、激励的手段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管理者以高尚无私的情操、真挚的情感,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和对情感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育对象实施积极的影响,在适当的范围内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引导被管理者的情绪、思想和行为,促进被管理者情感和能力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管理方法。

三、情感管理的前提

情感管理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二是被管理者要有这方面的需求;三是满足客观条件。

1.学生工作干部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过硬的素质

学生工作干部要通过不断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质,磨炼坚强的意志和心理,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管理和沟通;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品质;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以德立身、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凝聚力,达到育人的目的。

2.学生接受并喜欢情感管理方式

大学生的身心正处于转折期,希望摆脱束缚,独立发展,但由于经验不足,遇到复杂的问题和困难往往手足无措,难以应付,继而陷入困境和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坚定信念、战胜困难。

3.学校能够提供情感管理的环境

学校能够理解学生工作,支持学生工作干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可和倡导情感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情感管理提供环境和条件。

四、情感管理的实施

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后,情感管理的方法就可以实施了,实施的具体内容如下。

1.时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与学生和学生工作干部的交流,了解哪些学生有困惑,哪些学生有问题,哪些学生需要被关注。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学生的情感特点,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认真倾听学生的心扉

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并能够得到重视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和保障。对于现阶段的学生,缺少的就是想他们所想、能畅所欲言的知心朋友。学生工作干部只有用自己的真心去交换,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所以在做学生工作时,要诚心倾听,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学生的信息,解开学生的心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民主管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班级工作中的主人公意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理解和尊重别人,形成对人友爱、团结互助的品质。学生工作干部要把自己置身于与被管理者平等的地位。

4.诚心诚意为学生服务

学生工作是学生工作干部的首要职责,学生工作干部要具有岗位奉献精神,深入务实地开展工作,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问题,尽力协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的矛盾,细致公平地处理好与学生有关的所有工作。

5.情感管理倡导以赞扬、鼓励为主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用肯定的目光、满意的微笑和赞许让学生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进行善意的批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错误,从而自觉地改正自己的行为。情感教育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培养人格健全的新一代。

五、实施情感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1.情感管理要因人而异

在社会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情感管理讲究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工作方法要因人而异。在校的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折期,具有可塑性。所以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像管小学生一样,要求学生每走一步都要按规定来,而应该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2.情感管理要刚柔并用

高校學生中的情感管理并不意味着完全迁就学生的感受,情感管理的首要条件是有章可循。情感管理和刚性管理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刚性管理强调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情感管理提供前提和保障,情感管理强调人文关怀,是刚性管理的完善和升华,二者缺一不可。

3.情感管理要寓理于情

做学生工作,不仅要以情感人,还要以理服人。学生工作干部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既讲道理,又摆事实,让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并主动服从安排,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自愿认可教师的教育。

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1.情感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一开始很难融入集体生活,所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情感管理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健康的情感,振奋积极的情绪,形成良好的成长趋势。

2.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由于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社会和国家需要各种特长的人才,情感管理可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情感教育可以贴近学生的内心,塑造学生的未来

贴心的沟通可以创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促进平等交流,可以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中,与管理者产生共鸣,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促进个人的良好发展。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实时性、知识性、艺术性、技术性等特点,而情感管理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感受正义、崇高、积极情感的同时,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尽管高校学生管理有很多手段和方法,但无论如何,情感教育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值得学生干部予以重视,并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梁颖.谈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论坛,2015(2).

[2]王艳萍.大学生管理中的情感管理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9(2).

[3]周碧丽.情感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12).

[4]郑承军.人文关怀与依法治校的融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5]薛荣荣,吉爱伟.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教育理论研究,2011(18).

[6]才喜忠.以人为本理念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情感管理学生工作高校
谈谈情感管理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