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把易地搬迁作为扶贫重要抓手

2016-05-30刘凤会贾世国王涛杨雪

当代农村财经 2016年1期
关键词:扶贫甘肃

刘凤会 贾世国 王涛 杨雪

摘要:易地移民搬迁是一项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综合性工程,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甘肃省按照“五个一批”扶贫思路,突出搬迁脱贫一批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甘肃;异地搬迁;扶贫

易地移民搬迁是一项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综合性工程,与甘肃多山地、多丘陵、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人居环境恶劣的省情特征非常贴切。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甘肃省按照“五个一批”扶贫思路,突出搬迁脱贫一批模式,科学规划、综合施策、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扎实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截至目前,甘肃省通过建点、建基地集中安置方式,累计搬迁贫困群众19.8万户、94.4万人。从实施成效看,搬迁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后续产业发展得到提升,收入稳步增加,深受基层和群众称赞。迁出区生态逐步恢复,实现了“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

一、规划引领,有序推进移民搬迁

为保证搬迁工作顺利开展,2013年以来,按照全省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在全面摸底调查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2013—2018年)》,详细制定好“三个规划”,即移民搬迁任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配套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促进部门之间横向配合,省市县三级纵向协同,搬迁工作按规划、按时序,分年度、分步顺利实施,确保了搬迁群众的思想稳定,有效完成各年度目标任务。

二、集中财力,发挥政策整体效益

在政策引导上,坚持加大补助与发动投劳相结合,从2013年起,在中央人均补助6000元的基础上,省财政再补助2000元,调动农户搬迁积极性,鼓励农户采取投工投劳等办法降低建设成本。在资金筹措上,坚持自主筹措与撬动金融相结合,为搬迁群众提供每户不超过5万元的建房贴息贷款,省财政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3年,撬动银行资本解决农户筹资困难,既调动了搬迁积极性,又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建设资金与扶贫资金集中配套相结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的原则,各项目县区依法依规对农电改造、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扶贫产业等资金,集中统筹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资金整体效益。

三、健全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工作难度大,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了“省级规划、市州协调、县区负责、乡抓落实、移民到村、责任到户、搬迁到人”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各县区政府由县区长担任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规划制定、重大事项和有关政策的协调。2015年,甘肃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专门制定了《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充分考虑整村推进与农户增收、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近期与长远发展的利益关系,科学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进一步完善了土地、财政、金融和其他扶持政策机制,为全面推进扶贫搬迁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强化监管,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为规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研究出台《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实施细则(试行)》,规范“六项内容”,即项目选择、项目库建设、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调整、项目验收;建立补助款“一折统”直接兑付制度、搬迁对象补助标准公告公示制度、省级备案制度、贫困群众搬迁后致富指标监测制度,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资金使用报告制、绩效考核评价制,保证资金到位、建房质量、搬迁入住和验收达标。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实行项目资金责任倒查、“一案双查”和终身负责制,做到资金安排到哪里,监管就跟进到那里,把每一笔资金真正用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户,使易地搬迁项目资金成为碰不得的“高压线”。

(作者单位:甘肃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猜你喜欢

扶贫甘肃
行走甘肃
甘肃卷
我叫甘肃,花开时节待君来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大美甘肃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A股“扶贫”和市场的“扩容焦虑”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