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对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影响
2016-05-30陈国宇田昭霞孟瑞红李晓辉
陈国宇 田昭霞 孟瑞红 李晓辉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學中,新课程改革经常在实施中发生异变。造成异变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着重从教师方面入手,论述了教师素养、学校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与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重要影响,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从而减少新课程实施中的衰减性异变,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教师素养;课程改革;异变
如今,课程改革成为各国教育的主流思想,对课程实施的模式、方法和手段都作为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八次。回顾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许多重大的课程改革在从改革预设图景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背离预设目标,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实施的结果相去甚远,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是我们事前无法预测的。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而深入的实施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异变,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加以应对,有效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改革。
一、新课程在实施中的异变
所谓“异变”就是事物的性质、状态或情形变成与原来不同的东西。相对新课程实施来说,就是事先设计好的课程理想或预设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使真正在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在性质、状态、情形上不同于预期设想。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中的异变可分为“超越性异变”和“衰减性异变”。
超越性异变是指可以带来创新、适应和完善并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不断完善和超越预设课程的异变。超越性异变可通过创造,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为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提供思想启迪和动力源泉。超越性异变还能带来适应,使课程预设变得更加符合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的客观实际。
衰减性异变是指可以使实施中的课程偏离甚至背离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导致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不断衰减的异变。衰减性异变会引起课程变质。由于受传统观念、惰性、新课程的挑战性以及教学评价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变质——偏离预期课程目标,回归原有课程。虽然名为新课程,实际仍然沿用老一套,“穿新鞋走老路”,架空新课程。这样,旧课程的某些东西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学校,从而阻碍课程改革的深入。
二、异变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校的保守也对课程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上联下通,是影响新课程在实施中异变的关键。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的热情都对课程改革的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也使得许多中小学教师惧怕改革,不敢冒风险,大多希望维持现状而不是改革创新。
1.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不高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的修养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而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本身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缺乏系统的课程理论修养。
笔者对银川几所中学就“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在调查中,对“学校制定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施的相关文件”的问题,仅15.27%的教师回答“课程纲要或课程标准”,而高达69.67%的教师回答是“课程介绍”,甚至有12.47%的教师回答“没有”。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课程改革就如墙上芦苇,必将严重影响其实施效果,不可避免地产生异变。
课程改革本是由外部力量推动的,相对而言,教师的参与意识并不高。当作为实施主体的基层教师缺乏课程变革的意愿时,教师的教学热情就会大大降低。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不组织一定的交流、培训活动,就会使教师的惰性进一步深化,造成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只被表面采用而没有真正实施的异变,无法真正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2.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评价作为一种导向,在对教师的评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当前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仍然以教师的教学成绩或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依据,以此来分配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荣誉和奖励等。笔者任教时曾提出“能者上,庸者下”的口号,教育理念貌似很先进,但实际上完全是以教学成绩来判定教师的能力,把教师分为四等:优秀教师(指所教学生在高考中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享受绿色通道服务,甚至低职高聘)、普通教师(指所教学生高考成绩一般的教师,无特殊待遇,但也不受惩罚)、黄牌警告教师(指所教学生的高考成绩不很理想但又未达到警戒线的教师,他们不仅无评优选先的资格,还是重点“教育”对象,要隔三岔五地向领导汇报工作改进情况)、红牌警告教师(指所教学生的高考成绩处于倒数或学校规定的警戒线以下的教师,他们只领取基本工资,下岗待业)。毋庸赘言,这种教育评价下的教师,必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使新课程又异变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完全成为美丽的空中楼阁。
3.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多方面的,要求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技能相结合,学习知识的同时,更看重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的态度及情感体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美情趣等素养,仅凭考试成绩无法真正体现出来。如今的考试也作了适当的调整,仅将上述素养能力的考核融入其中还远远不够,无法真实全面地考查学生能力,而且用量化的方式难以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考试暴露的种种不利影响,也对教师公正地评价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教师也很无奈,只能按照既定考试评价开展工作,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业,这不可避免地使新课程在实施中产生了变异。
不可否认的是学业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尤其是高考。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取消高考是不现实的,但至少高考制度要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考试特别是高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就使许多学校看高考考什么,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考试与课程改革的脱钩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成效。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个人全面的能力和素质,而高考内容一直围绕纯知识性考点进行,学生的学业成绩得不到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这恰恰与课程改革的初衷相悖。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依然是“一考定终身”,那么学生对新课程改革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必然受到影响,使新课程形同虚设,导致新课程改革在实施中严重变异。
三、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教师的参与热情、个人能力、实施力度对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必须进行适时正确的调整,关注教师对课程改革重要性的同时,更要关注削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性的各种因素,从而在新一轮课程实施中促进超越性异变,抑制衰减性异变,让课程改革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鸥.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4(3).
[2]苏建庭.促进课程发展的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
[3]唐丽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透视[J].江西教育科研,2002(8).
[4]靳玉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