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教学起点,构筑高效课堂

2016-05-30杨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

杨美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作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遵循知识本身的逻辑,并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学习起点,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本文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一课为例从教学前的思考、课前预学案的设计与分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后的思考四个方面来剖析如何构筑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教学起点;列举策略;课前预学案;高效课堂

此文为江苏省重点自筹项目《求真课堂:基于陶行知儿童哲学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案例成果.

一、教学前的思考

1.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文中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第二章“怎样教得有效”的开篇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安排你上一节课,你在上课前会想什么,将做什么样的准备”. 如果说陶行知先生道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即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愿学、会学、能学. 那么,《数学课程标准》则指明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崔允漷教授则明示了要上好一节有效、高效课的路径与方法.

2.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列举策略是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之一,因此学生并不陌生,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在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符合要求的各种情况的同时,体会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掌握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这节课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需要把握四个问题:

(1)对于例题学生解决的方式、解决的程度、能够独立解决此问题的学生范围等学情情况需要明晰.

(2)学生对应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用语言描述时能否精当.

(3)学生能否熟练应用列举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否正确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不同问题.

综上所述,教学前的思考涵盖三方面:一是以“学生学”为教学中心;二是努力寻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规范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二、课前预学案探寻学生认知状况

1. 课前预学案的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储备,例如:低年级时学习过数的拆分,中年级时学习过帽子与木偶的搭配问题等,这些个案的学习为学生有序地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此外,关于例1中已知周长为22米,如何摆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此类型数学活动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习时,已经安排了数学活动. 可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例1的数学活动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课前预学案,以便找准课堂教学的起点.

2. 学生认知状况分析

例1是学生关于列举策略内涵认知的示例,通过个案让学生感知列举策略的价值与方法,是学生学习列举策略的基础. 因此,正确了解学生对例1学习的状况,是找准教学起点的关键.

①本班共有学生45人,完成课前预学案45人. 对于例1的学习,所有同学都能够通过逐个罗列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其中44名同学没有出现重复与遗漏情况,只有1名同学出现了一例重复的列举. 说明用22根1米长的小棒围成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学生的思路与方法比较清晰.

②运用列举策略解决例1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不同的形式,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形象直观的画图形式并不是学生首选,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于逻辑性强、条理清晰、便于操作的列表形式.

③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应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语言描述”状态时,我采取了访谈法. 访谈对象共10名学生,含三种情况:写两种方式以上的学生3人,写一种方式的学生6人,出现重复情况的学生1人.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在访谈的学生中,有90%的孩子能够清楚地表述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并且能感受到,解决本题时,需要进行有序地一一列举.

第二、学生能够感受到有序列举的价值,即有序能够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但是学生对这样的价值的表述还不够完整和准确.

第三、对于画图、分合式计算、列表三种方式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

3. 基本结论

(1)列举策略的序化思考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课堂教学可基于这样的起点,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点拨提升,有效提炼列举策略的内涵与方法.

(2)需要通过 “辨识”、“辨析”等途径和方法,通过丰富的、典型的例子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列举策略的价值. 通过“模仿”、“变式”等不同题型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应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课前预学案学生认知水平的探知,重新确立了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学生认知呈现的基础上,通过错例辨识、优化方法、示例拓展、策略辨析等途径,促进学生完善认识,形成能力.

1.认知呈现,点拨提升

教学片断1:

师:昨天预学案第1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哪名同学能够把你的解决方法与结果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1:我用的是分与合的方法. 先用22 ÷ 2 = 11(米),求出一个长一个宽的和,再分别找到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乘宽算出不同围法的长方形的面积,从小到大,我发现当长是6米,宽是5米时,长方形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30平方米.

生2:我补充一下,除了分与合的方法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与列表的方法. 画图时,先画宽1米,长10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0平方米;再画宽2米,长9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8平方米;……;通过画图,我得出当宽5米,长6米时,面积最大,是30平方米. 画图后,我觉得太麻烦,又将画图时的数据列成了表格,同样知道“长6米,宽5米时,面积最大”.

师:下面是一名同学预学案的解答方法,看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4:围成长6米、宽5米的长方形,与围成长5米,宽6米的长方形重复了. 因为如果将长方形旋转一下,它们是相同形状的长方形.

生5:这名同学首先画了最大的长方形,然后再画其他形状的长方形,顺序有点乱,我们最好按宽从小到大有序地去画,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复与遗漏的现象.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小组用列表的方法一一呈现可能的结果、有的小组画图、有的列算式、有的借助数的分与合一个一个找出所有可能结果,看起来方式不一样,但在本质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6:他们把所有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分析比较,找到面积最大的.

师:在解决问题时,都是有序地,一个一个找出围法,然后分析比较,选择适当的结果,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列举(板书)

通过课前预学案的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因此,在第一教学环节的学习过程中,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让学生呈现解决例1时的思路与方法,并在汇报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水平,感受列举策略的价值,学会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通过错例辨析,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白出现重复的原因,另一方面强化列举策略的关键是“有序”.

第三,优化了一一列举策略的方式,使学生在应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条理清楚,思路明确,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

2. 例题拓展,掌握技能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例1困难不大. 但是,对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以及独立运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是不够的,需要启发学生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教学片断2:

师: 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靠一面墙(如图)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你能用我们刚学习的列表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练习)

课前预学案的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起点,但是,学生对新知内容的建构会是肤浅、表面,而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特别是对不同学力的学生而言,知识建构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通过例题的变式,一方面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有序列举,巩固强化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技能,另一方面深化了实际问题的难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3. 策略辨析,建构体系

当学生面对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其思维是开放、多方位的,学生是否具有策略意识,是否能够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夕,教师安排了两道辨析题:

下面两个问题,你准备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去解决?

(1)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 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3本字典的高度是18厘米,10本这样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辨析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到:一一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对比,让学生逐步建立选择适当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四、教学后的思考

1. 高效课堂一定是学生“学得懂,懂得学”的课堂. “学得懂,懂得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把握住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起点,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呈现与分享、讨论与交流、质疑与探究等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建构、主动发展的学与教的过程.

2. 高效课堂一定是学生思辨与创新的课堂.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不到一两年,很快就忘掉了. 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因此,高效课堂应该是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不断螺旋上升的课堂,高效课堂是知识与能力层层递进与发展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智慧火花在碰撞中不断闪现的课堂,高效课堂是创意无限的课堂.

3. 高效课堂一定是人格养成、人性发展的课堂. 课堂中充满着真实、真诚、真心的人文氛围,教师尊重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与交流.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自信,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在与他人的分享与交流中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
基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七步教学法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