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功能视角看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2016-05-30于琦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机遇建议

于琦

摘 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其在改变传统金融行为和资金流转方式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中介、支付服务、风险管理等功能起着越来越显著的补充和替代作用,迫使传统银行业需要进行更快的自我调整以应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地同与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制度创新密切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展开竞争,正成为我当前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借助金融功能理论,在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的基础上,比较研究现阶段传统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中暴露出的不足及其内在根源,进而就推动传统银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影响;机遇;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099-02

一、从功能视角看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等显著特征[1]。自2003年以来,其在技术水平飞速提升、政策环境日益优化、金融意识大幅改进等内外部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下,通过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呈现出新型机构不断建立、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的蓬勃发展态势,从信用中介、支付服务、资源配置等核心功能对我国传统银行业产生了显著冲击。具体来看:

一是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对银行的信用中介角色起到替代作用[2]。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互联网金融通过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播途径,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直接交流资金、项目等信息的平台,及储备、分析大量历史痕迹和往来记录的渠道,有效降低了信息传递中的消耗和磨损,增强了信息搜寻的广度和深度,使得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供求的信息汇集中心而存在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表现为PSP模式快速发展,存款和贷款双降。

二是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对银行的支付服务功能造成巨大冲击[3]。人们在债权债务清偿活动中空间上的分离和时间上的不吻合,是商业银行支付服务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但互联网金融使得客户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资金供需双方可以借助网络技术随时随地交易,这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支付服务功能,凸显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大量涌现,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幅下降。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已达80 767亿元,同比增长50.3%;而与此同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2014年前6个月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 333.87亿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

三是可以大幅减少交易成本,对银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具有重大影响[4]。传统银行业在聚集社会资金、调配金融资源过程中对网点数量和人员规模的依赖,产生了巨额的交易成本,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通过保持较大的利差空间来维持自身运转,这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如根据银监会披露,2012年我国12家上市银行实现利润8 489亿元,其人均职工薪酬达到惊人的45万元。而互联网金融则由于采取虚拟运作的方式,只需网络终端设备和网络,以及少量人员,就可提供资金的划转、借贷等服务,这不仅突破了网点布局的物理限制,更大幅降低了资金融通中的交易成本,使其通过让利存款对象、贴近客户需求,相对于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挖掘聚集闲散资金能力,从而弱化和分流了传统银行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资源配置功能,导致存款余额下降、利差收入减少。显现为“余额宝”等理财产品规模飞速提高的同时,银行间市场利润收入下降。

综上而言,与传统银业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低、效率高、门槛低、覆盖广等显著优势,加之其大众性更强、更重视客户体验等特点,对商业银行的外在经营模式和内在核心功能均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压力,直接威胁到了银行体系的生存空间,迫使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更快的自我调整以应对外部竞争环境的深刻变化[5]。

二、从国外经验看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挑战中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后,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其生存面临重大挑战。许多人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但从国外经验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传统银行拓展业务空间、改善赢利状况、完善服务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6],使其在与自身特点和优势紧密结合下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具体来看:

一是互联网金融虽然使传统银行在支付中介功能的发挥上失去了诸如网点布局等优势。但商业银行依然能够借助长期经营中所建立的良好的社会信誉、厚实的客户基础等比较优势,通过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提高电子化支付服务水平等举措,拓展服务功能、实现差别竞争、提高支付效率,从而使得互联网金融支付服务的发展更多的是成为现有银行支付中介功能的补充和完善,而非替代。

二是互联网金融虽然相对于传统银行能够大幅降低信息的收集成本,但人的主观能力的有限性与信息资源的无限性间的矛盾,使得信息的甄别和处理成本大幅上升,信息不对称问题始终存在。同时,社会公众在各类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参与成本,特别是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并未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减少(学习成本是指参与者为了获得进行交易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支付的成本,时间成本是指参与者为了进行到特定交易过程中跟踪和分析市场信息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反而有所上升。这其间,传统银行可借助经营管理中的规模优势,加强数据实地核查、完善金融产品种类,通过帮助客户分担信息处理成本、降低市场参与成本中,使自己在高风险产品、证券市场等融资领域的信用中介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三是互联网金融虽然实现了融资活动的跨国界、跨时区和跨领域,為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加完善的交易手段,但同时其也因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衍生工具广泛使用、电子资金即时转移等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对此,传统银行可凭借自身在长期实践中累积的丰富经验、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的熟练技术,通过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改进管理方法、研发新型产品,提高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和市场化水平,使银行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保障。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的同时,弱化和分流了其信用中介、支付服务、资源配置等功能。但信息不对称、参与成本、金融风险等因素的存在和变化,使得传统银行业凭借社会信誉、客户认同、规模经济、风险管理等优势依然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三、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虽然就资产规模、社会影响以及大众认知等方面看,仍不是企业及居民获取金融服务的主渠道,诸多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但其对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客户观念、中介职能等的冲击依然显著且影响日增,呈现出存贷收益下降、客户分流加速、融资功能弱化等不利局面。对此,我国商业银行既要高度重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威胁,也要科学评判彼此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赋予自身在网络时代新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建议:

一是要发展新型业务,扩大客户群体。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务,一方面,通过将线下业务向线上转化,提高服务能力、改善业务结构、加强互动交流,稳定现有客户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自身在金融知识全面、人员数量庞大、物力网点众多、风险监管严格、客户高度信任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电商平台,在满足客户需求、增强银企黏稠度的同时,积累储备交易和信用数据,有利于挖掘潜在需求、搭建交易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便于与互联网企业相竞争。

二是要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商业银行应转变思想观念,消除抵触心理,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赢。通过深入学习互联网企业的网络营销方法和策略,以及对客户交易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力,扩大客户资源、丰富信用数据、完善评价体系,在构建更加广泛、稳定的服务渠道和沟通平台中使商业银行获取“互联网基因”,提高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力。

三是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供给能力。商业银行应按照“贴近客户、注重体验”的原则改变经营理念、提高创新能力。通过从战略规划、管理理念、经营策略、营销产品、服务定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化的理财产品、更为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更为个性化的融资方案,从而通过树立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降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理财销售、基金代销等传统业务的冲击,维持现有资金吸纳供给体系的问题。

四是发挥风控优势,提高客户忠诚度。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严格的一大优势,通过严格审查录入信息真实性、不断加强风险系统建设、积极丰富安全支付手段等举措,实现网络信用环境与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对接,能够切实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吸引更多的客户依然将商业银行视为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 赵显超.中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財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林榕辉.中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直接化问题研究——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J].经济评论,2005,(3):39-45.

[4] Merton,Robert C.and Bodie Zvi,Design of Financial System:Towards a Synthesis of Function and Structure[J].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2005,(3):1-23.

[5] 王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欧阳勇.网络时代银行中介功能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责任编辑 陈丽敏]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机遇建议
RCEP与房地产机遇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