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2016-05-30周春晓郭百森
周春晓 郭百森
摘 要: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企业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港口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因果关系,运用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探讨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竞争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015-03
引言
企業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在激烈的区域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抢占市场制高点、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因此通过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要素的分析,探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因果关系分析
(一)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很多,许多学者在竞争力的结构、竞争力提升的途径、竞争力的评价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企业的竞争能力分解为环境竞争力、企业基础竞争力和企业业绩竞争力三个方面,由三者来共同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强弱。
环境竞争能力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条件,是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外在因素,对竞争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企业基础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基础实力竞争力和企业员工素质竞争力,是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基础,同样在企业竞争力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业基础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因素及企业资产负债因素。其中,人力资源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人员的素质及企业人员的充裕程度。企业人员的素质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有充裕的人员才能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资产负债因素反映的是企业的基础实力,企业的资产负债比越高,表明企业的经济实力越强,企业的基础竞争力越强。
业绩竞争能力是指企业通过企业运作过程中所直接表现出的竞争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助企业的主营营业收入来反映企业业绩竞争能力的强弱,主营营业收入是企业业绩状况的反映,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企业的主营营业收入越高,表明企业的业绩竞争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二)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上述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某港口企业为例:(1)企业业绩竞争能力→营业收入增加率→营业收入增加额→营业收入→企业业绩竞争能力;(2)企业业绩竞争能力→企业资产→资产负债因素→企业基础竞争能力→营业收入增加额→营业收入→企业业绩竞争能力;(3)企业基础竞争能力→企业人员增加率→企业人员增加数→企业人员数→人力资源因素→企业基础竞争力;(4)环境竞争能力→营业收入增加额→营业收入→企业业绩竞争能力→腹地经济增长率→腹地经济因素→环境竞争能力;(5)环境竞争能力→企业人员增加数→企业人员数→人力资源因素→企业基础竞争能力→营业收入增加额→营业收入→企业业绩竞争能力→腹地货运量增长率→腹地经济因素→环境竞争能力。
二、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主要方程设计及说明:方程设计是为了反映系统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反映系统整体的变化趋势及一些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因此,本节根据已有的研究及港口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系统变量的方程式。
(一)状态变量方程设计及说明
L1营业收入=INTEG(营业收入增加额-营业收入减少额,5)。Units(百万元)
L2企业人员数=INTEG(企业人员增加数-企业人员减少数,1 000)。Units(人)
设营业收入的初始值为5百万元、企业人员数的初始值为1 000人。
(二)流率变量方程设计及说明
R1营业收入增加额=企业基础竞争能力×环境竞争能力×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加率×港口费率水平。Units(百万元)
R2营业收入减少额=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减少率。Units(百万元)
R3企业人员增加数=企业人员增加率×企业人员数×环境竞争能力。Units(人)
R4企业人员减少数=企业人员减少率×企业人员数。Units(人)
(三)辅助变量方程设计及说明
A1环境竞争力= (港口环境因素+腹地经济因素)/2。Units(无量纲)
A2企业人员素质=人员稳定性×0.3+技术人员比重×0.4+高级管理人员比重×0.3。Units(无量纲)
A3人力资源因素=企业人员因子表(企业人员数) ×0.5+企业人员素质×0.5。Units(无量纲)
A4企业人员增加率= 0.01×企业基础竞争能力。Units(无量纲)
A5资产负债因素=企业资产/企业负债。Units(无量纲)
A6企业资产= 10×企业业绩竞争能力。Units(百万元)
A7企业基础竞争力=人力资源因素×0.5+资产负债因素×0.5。Units(无量纲)
A8营业收入因素=营业收入因子表(营业收入)。Units(无量纲)
A9企业业绩竞争力=营业收入因素。Units(无量纲)
A10营业收入增加率= 0.01×企业业绩竞争能力。Units(无量纲)
A141企业竞争力=企业业绩竞争能力+企业基础竞争能力+环境竞争能力。
(四)常量赋值及说明
C1技术人员比重= 0.3。Units(无量纲)
C2高级管理人员比例=0.2。Units(无量纲)
C3人员减少率=0.01。Units(无量纲)
C4企业负债=8 。Units(百万元)
C5营业收入减少率=0.01。Units(无量纲)
C6营业收入因子表= [(0,0)-(2 500,5)],(0,0),(2 500,5)。Units(无量纲)
C7企业人员因子表= [(0,0)-(400 000,10)],(0,0),(200 000,5)。Units(无量纲)
C8人员稳定性在[0,5]之间取值。
三、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演化仿真及分析
模型仿真目的是为了验证判断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研究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设定仿真时间为十年。营业收入初始设定为5百万,企业人员数初始值为1 000人,人员稳定性在[0,5]之间取值。
系统仿真:当人员稳定性=3时,仿真运行的结果(如图所示):
由本文图中可以看出:(1)该企业竞争能力在仿真期间内不断上升,是由企业业绩竞争能力、企業基础竞争能力及环境竞争能力三者的不断增加所带来的;(2)企业的营业收入因素不断上升,带动了企业业绩竞争能力的提升;(3)企业资产负债比和企业人力资源因素向好的方面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企业基础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4)从仿真模型中可以看出港口环境因素在仿真期间内基本保持不变。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结合企业运营中各项因素的基本情况,以某港口企业为例分析了竞争能力提升中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因果关系,建立了该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系统仿真及其灵敏度分析,得出了人员稳定性是影响港口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可以从提高和改善这个方面因素入手。
参考文献:
[1]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 郭莉,王海霞.港口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水运工程,2005,(10):15-17.
[3] 孟丽红.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赫连志巍,毕兰.论如何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8,(3):104.
[5] 高洁.上海集装箱运输竞争力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 王常达.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竞争力因子分析[J].全国商情,2006,(10):18-22.
[7] 真虹,洪然.基于系统动力学机制的航运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航海,2001,(1):5-9.
[8] 郑士源,杨乐能,王烷尘.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集装箱港口博弈模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8).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