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白石艺术美学思想的辩证智慧

2016-05-30都楠

关键词:美学思想

都楠

摘 要:齐白石在艺术上的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开拓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画了许多此前从来没有人画过的东西,让世人看到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认知及其个人化的思想架起了传统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在这座桥梁的两端,齐白石没有赋予它一个确定的文化内涵或特定的文化指向,传统和现实在他的艺术里只是“似与不似之间”的个人风格。这种极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既吻合了传统,又表现出了发展传统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齐白石艺术;美学思想;辩证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91-1

一、“似与不似之间”的二元结构

齐白石之前的文人画家的艺术多是单极结构,清高者一味清高,写意者写意到底,风格比较单一,尤其是“四王”和晚清山水画家。八大和八怪也试图在画意上有所突破,从而打破“四王”艺术的单一化。清末的吴昌硕为了跳出文人画的单一性这个框框,既画高雅富贵的牡丹水仙,又绘普通之极的白菜萝卜,有意集雅俗于一身。齐白石深受其影响,终身追求雅俗共赏的风格。

就一般而言,在气质人格上,文人气质与农民本色应该有差异:在情操画品上,文人的清高自洁与农民的疾恶如仇应该有差异;在题材选择上,粗枝巨叶花卉与微如毫毛的草虫应该有差异;在风格层面上,疾笔重涂的写意风格与精描细画的工笔风格有差异;在色彩运用上,重涂叶茎的浓墨与渲染的花瓣靓色有差异;在作品意趣上,儿童的天真与老人的深遂有差异;在表现层面上,对形象个体的写实刻画与对画面整体的浪漫主义设计有差异;在形象刻画中,动物外在形象的生龙活虎与内在性格的丰富多彩有差异。但齐白石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很多的差异变成了艺术的张力,不同的艺术魅力由于共存于同一件作品中,互相激荡和放大,成倍地扩大了艺术感染力。齐白石兼工带写的独创画法,给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和笔墨之画难得神似的矛盾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法。

二、“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选择

齐白石人到老年还改变了自己的画画风格,他告别了青藤,八大的冷逸,独创了“红花墨叶一派”。齐白石大胆引进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色,使色调更加纯化,他保留以墨为主的中国画特色,并以此树立形象的骨干,而对花朵、果实、鸟虫施以明亮和饱和色彩,仿佛是将文人的写意花鸟画和民间泥玩具的彩绘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综合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范。“红花墨叶”负载着红黑对比的热烈的民间审美观念,更负载着内在的追求,这内在的追求便是他的乡心,齐白石把对乡土风物真切的爱恋,对家园的一草一木的眷恋,把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一切都作为了画题,诗题,融入了他的绘画中。虾,正是解读齐白石的一扇“窗户”,他是从虾上得来的经验扩展到整个绘画中,才登上了“似与不似之间”这层台阶。

就造型而言,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造型上的美学尺度。当齐白石画牵牛花时,叶皆作正面观,花均作侧面观,花苞皆直如红烛,这是局部的一致和整体气势的统一,是造型的特色,也是构成上的学问。而那牡丹花的丰艳,棕树冲天的意趣,不倒翁的泥玩具样式,背向的牛那浑园的形,猫头鹰的类如轴承结构般的眼,这些纯造型上的表现,既与物形有关,也与画家的感受方式有关,在齐白石的艺术思维中亦是民间艺术的“老根”在其造型观念上的自然流露,如果说齐白石描绘工细学虫的本领还带有民间手艺人炫耀其技能的因素,不似之似的意笔是文人胸怀的表现,那么,他那些粗笔技叶与工细草虫在同一幅中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对比的美,也是他农民兼文人的双重人格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齐白石有关造型的著名画语“作面妙在似与不似之问,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既是他的造型观,又是他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的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他的“平正见奇”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筒,分别地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拘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或审美的中界点。当然,这“形神兼备”的中界又不是半斤八两的平均数。晚年的齐白石日趋简化的画风,是日益强化了的“不似之似”的造型,也日益强化了“神”的主导地位,臻于“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界,完全是一种“写”。最后一年的“糊涂”笔致,也是一种艺术中难得的糊涂,是突破了楷书般的笔法,进入无法而法的高妙,表现是艺术家主宰艺术形象的最高境界。

三、“似与不似之间”的辩证统一

在齐白石的艺术哲学中,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形神问题上,齐白石认为,一幅作品应以形似为基础,神似为旨归,这样才能形活而神现、神奕而形佳,单方面的强调得意忘形或得形忘意都会导致作品的形神俱丧。对于物象的外形,齐白石认为应当以“不似之似”或“不似似之”的手法进行处理,也即为了传神的需要而灵活处理,不必一味地去追求与实物的相符不悖。在实际创作中,齐白石往往将繁简、粗细、意工相揉和,创作出一幅幅虽不与实际生活完全吻合,但却生动可信的别具特色的艺术作品。例如他的《发财图》画了一只斜放的算盘,但仔细一数,有的定位杆上算珠的数目并不准确,这是画家的粗心所致吗?显然不是的,请听齐白石对此的解释:“客曰“算盘何如?余曰,善哉,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尔。余即一挥而就。”原来,画家在这里是有意少画了算珠,以暗喻旧社会地主用大斗、大小秤来敛人钱财,进行吃人不吐骨的盘剥恶行。这幅画乍看去似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憾笔”,但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传神之笔,对画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齐白石不赞成那种照相式的完全写实,认为“太似为媚俗”,但他同时也不并不赞成旧文人画家特有的那种“得意忘形”的观点,认为“作画贵写其生”、“不似为欺世”,重新确立了“形似”在画学中的基础地位。明末清初以来,文人画都不讲求形似而是追求作品的诗情画意,但是这种画风的缺点在于极易因得意忘形而导致形神俱丧。齐白石的迁想妙得、诗情画意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而决不是为了抒情表意而脱离生活去主观臆造。一次商家重金约绘十二生肖年历,齐白石认为龙是他未曾见过的事物,不可妄绘而拒绝了约请,从中足见齐白石创作态度的严肃和对生活真实和形似的尊重。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
论老子美学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真善美的统一:论威廉·莫里斯的美学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浅析《声无哀乐论》其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