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建设

2016-05-30陈华华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身建设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

[摘要]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背景下,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力量的高校辅导员,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深造培养等方面都已得到了不错的重视;在此基础上,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建设显得更为迫切,结合积极心理学探讨高校辅导员开展自身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身建设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大心理学发展趋向,研究人的优点和存在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提倡对个体实施更有效、更积极的干预,并以此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方向:主观层面上关于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个人层面上关于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层面上关于积极组织系统研究。[1]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要求

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多年来,在各部门、各地方、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实现了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从2004年的4万多人增加到2014年的12.7万人,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辅导员不断涌现,辛勤耕耘,无怨无悔,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标准》详细地把辅导员工作分为九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有对辅导员以往工作的细致梳理,也有对重点工作的再次要求,还有对新形势下新工作内容的归纳指导。[2]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与辅导员队伍现状,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

外界很多因素对高校辅导员本身的胜任力、工作绩效等方面存在影响,比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位、工作年限和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都带来正面或负面不同的影响,为了成为辅导员队伍中一名更稳定、更职业化的专家,可以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加强自身建设以实现。

1、主观层面上,树立与《标准》相匹配的价值观,主动激发学习内动力;

《标准》确立了辅导员职业概念,明确了职业能力标准,规范了工作范畴,明晰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构建了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而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激发内动力、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转变学习态度、方法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辅导员自身需要明确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仰,从踏实开展各项工作开始,坚持做好辅导员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个人层面上,锻炼、培养辅导员职业能力,形成更完整稳定的积极人格;

《标准》的出台将大力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调整和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方案、工作职能设置、考评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辅导员应主动争取机会,通过参与职业能力竞赛、参加校内外培训、前往国外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稳固职业思想,对辅导员职业产生自豪感,形成更加完整稳固的职业人格。

3、群体层面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

《标准》中对高级辅导员职业能力要求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因此,要综合考虑辅导员原来所学的专业、从事的具体岗位、个人喜好等因素,细化辅导员团队的研究方向,组建思政教育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等不同的辅导员团队,实现辅导员专业的细化,培养一批专家化辅导员。同时,注重合理組建辅导员学习研究团队。采取文理结合、新老搭配的方式,既有善于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又有逻辑思维缜密、善于解决实务问题的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学科知识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水平共进,既能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又能相互促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共同建设形成一支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无疑能反作用于辅导员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教思政[2014]2号) [Z].2014

[3]杨瑾,季宜敬.高校辅导员自身建设的三个层次[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06:66-68.

[4]梁涛.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陈华华(1988-),女,江苏南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辅导员,助教,硕士,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身建设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
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自身建设探析
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促进老干部队伍稳定
做好企业总裁联络员(秘书)的几点思考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