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面消息,正面解说

2016-05-30李亚娟

新课程·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正能量引导

李亚娟

摘 要:社会生活中有一些负面现象、负面消息,教师如果用得不当,可能仅仅只会让学生对社会产生怀疑和指责,影响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通过听课引起反思,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把选用的一些负面消息进行“包装”处理,进行正面解说引导,帮助学生积聚健康、乐观、向上的正能量,让其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负面消息;引导;正面;正能量

【情境描述】

在浙师大进行历史与社会学科培训时,听了一位实习老师的一堂课,内容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老师用了很多的新闻素材,一桩桩关于食品隐患的新闻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学生还站起来义正词严地说:我们吃的这个食品的添加剂超标、那个食品的防腐剂超标等等。然后老师让学生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整堂课很流畅,课堂气氛也很激烈,学生的思维度被年轻的老师调动得很到位。下课以后,学生似乎意犹未尽,前后同学之间还在议论着“我们家这个不买,我妈说这个吃了不好,以后我家要自己种菜了……”不觉心里一惊:难道这堂课上了以后是让学生担心害怕吗?可是老师所呈现的都是真实的新闻素材啊,不是说只有真实的、生活的素材,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信度吗?

【问题反思】

过了几天,王小叶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有理有例,生动形象,贴近教学实际,整个讲座,我笔记记得满满的。其中,对我最有感触的是:要构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观念,要强化情感教育的视野,避免狭隘学科知识视野,为青少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奠定基础。这里,王老师指出了我们教师在上课中的通病:用反面例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以,他专门强调了“负面消息,正面解说”。原来,那位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她仅仅是把生活中的负面消息简单地呈现给学生,没有把负面消息正面引导,这让学生停留在了指责、猜疑、不信任的层面上了,把负能量传递给了学生,而我有时也在不自主犯这样的错!

社会需要的是正能量,而我们的课堂是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的最佳地方,我们教师则是传递正能量的使者。在学生的成长阶段,他们需要的是健康、乐观、向上的力量,只有正能量,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积极向上,对社会充满信心和希望。当我们在课堂上确实需要引用社会中的负面消息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搬运”,需要对这些负面消息进项“包装”处理,转向正面,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体察社会,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我的行动】

这让我好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备课。我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是什么;(2)能力方法目标是什么;(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什么。但有时为了教学的考试效果,第三个教学目标就是个形式而已!而恰恰有些关于社会问题的教学内容,忽略了第三个教学目标的落实,有时会让我们的学生不禁对社会开始怀疑:难道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吗?这让我想到了周立波调侃的话:“每次网上负面新闻看多了,我都要连续看一个星期的《新闻联播》,这才能让我缓过神来!”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不无道理。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选用那些没有“包装”处理过的负面消息,我们的学生会不会被我们引导地缺乏了正能量了呢?

培训结束后,我把初三历史与社会课件里的资料重新看了一遍,发现尤其是在讲我国的PRED问题时,我选用的材料都是反映问题的一连串真实的数据、一张张真实的图片、一个个真实的报道。这些反映问题的素材,虽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信度,但是会不会让学生觉得这些问题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了呢?这些措施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坚持社会课上必须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原则,我把这些真实但又让人觉得问题严重的素材进行了处理,把负面消息朝着正面的方向来解说、引导。

一、用变化的图片或数据让学生看到社会的进步

在《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里,我把呈现我国环境问题的素材按照时间重新选取,并进行了整合排列,既让学生体会到了環境问题依然严峻,同时又让他们感受到了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这就改变了原先只是让学生看到环境问题的严重,只会让学生怀疑环境问题到底还能不能解绝,忽略了对学生信心地树立、正能量地传递。而现在同样是存在问题的素材,但经过处理、引导后,学生坚信:只要努力,环境问题肯定能解决!

二、用身边的力量净化学生的眼睛、明确自身的责任

在企业排污方面,不再是直接地罗列、指责企业排污行为,而是通过整个社会对它的报道追踪处理等等,让学生既明确确实是有企业在排污,但更多的是社会中有责任感的人在监督,使学生能在负面情绪中更多地体会到政府的举措、公民的责任、社会的监督、正能量地传递,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设置情境,达到知识和情感的内化

在学校食堂就餐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浪费,每天产生餐饮垃圾。原先我就先让学生看这些照片,然后再找找身边类似的例子,紧接着让学生回答公民个人应该怎么做?这样做,表面上是解决了课堂问题,但为何学校里类似的问题还是在依然出现呢?原来是学生面对这些负面消息,仅仅是停留在“义愤”层面,个人怎么做也就只是流于形式。我继续选用这些照片,然后设置情境:王同学正想把饭菜倒掉,陈同学上来劝阻了。通过一系列的对话,王同学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同样的照片,同样的负面消息,但通过正面地解说引导,不是更能达到知识和道德的内化吗?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探索。总之,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师,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看到社会中的负面消息,更要把这些负面消息通过正面来引导。面对社会中的负面现象,不应该只让学生怀疑、指责,更应该通过正面解说来引导,帮助学生积聚健康、乐观、向上的能量,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正能量引导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