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浸润童年 礼仪伴随人生
2016-05-30史琴芳
史琴芳
【摘要】 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气质,而且造就了悠久辉煌的中华礼仪文化。礼,在今天同样具有时代价值。文明礼仪,尚礼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障,也是每个人立身社会、走向社会的人格基石。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教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知识,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合作,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润德教育氛围 师德渗透家校合作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因此,小学阶段,应视礼仪教育为小学德育的突破口。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学习.交际.娱乐,我们都在提倡讲文明,讲礼仪。“礼仪”一词可以说妇孺皆知。 那么,什么是礼仪?礼仪即教养的含义,是指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展示自己的良好修养。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仪表.穿着.交往.沟通.语言.情商等内容。什么是礼仪养成教育?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简言之,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过分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无知、少知、偏知和淡知,从而导致违规违纪、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文明礼仪教育,使之学会正确的认识问题,掌握判断是非美丑、荣辱善恶的标准,为逐步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如: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人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 “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二)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而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儿童一代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腦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
二、营造氛围,文化润德
我校根据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目标,精心创设文明礼仪优质环境,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努力让本校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育场所,使每一堵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为此,我校精心规划与设计学校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在文明礼仪活动中的教育作用。每层楼上在显眼的地方有育德等人文教育的字与画。 “书韵”“墨育”“修德”“艺苑”,步入校园一阵浓浓的文化气息拂来。
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我们在校内开辟文明礼仪宣传橱窗,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墙壁上的礼仪儿歌、走廊上图文并茂的文明小故事、绿草地里温馨的提示语……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常识,让环境的每个细节都无声地、静态的表达着学校的办校理念和办学精神。同时,各班级班门前的班牌,创设生动有趣的文明环境,如“班级文明公约”栏,并配有全班师生的照片,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班级文化。实现让环境活起来、学生乐起来的育人目标,使学生、教师、以及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自觉接受文明环境的熏陶。
三、师德渗透,以“德”授德
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开展活动“知”礼仪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自觉性。
(1)主题队会:抓住每一次班队活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促使其自觉,主动地收集资料,参与交流,踊跃汇报,利用队活召开“争当礼仪之星”、“击鼓传花学礼仪”、“礼仪知识知多少”、“少先队仪态训练”、“孝敬日要求”、“文明礼仪伴我行”、“观看演出的礼仪”等各种形式主题队会,介绍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的规范。
(2)利用节日以及实践活动渗透礼仪教育
我校大队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家校合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三八节要求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送一句祝福的话、制作节日贺卡、帮妈妈做家务。重阳节为爷爷奶奶洗脚、拿报纸、表演节目,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美好品德。每逢“五一”、“十一”长假,我们适时开展“争做文明小游客”活动,激励家长和孩子文明出行,在走亲访友家庭聚会中,做文明行动的传播者。将礼仪教育渗透于日常节日中,让孩子获得愉悦的情感體验。
五、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我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我们还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关注学生的健康,关注学生的成长,让文明礼仪教育成为滋润学生心田的无声的春雨,让文明礼仪教育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缕缕春风,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使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显得更加自信从容,成就他们一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乐《德育从细节入手》小学德育2009年1月下
[2] 《小学生礼仪规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3] 吕春华《体验内化润物无声》小学德育2005年1月
[4] 陈明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7月
[5]《学校教育心理学》 路海东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