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青年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

2016-05-30卢洪亚

中国广播 2016年4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新媒体

卢洪亚

【摘要】新媒体正拉抬台湾地区年轻人投票率,并深刻影响其投票倾向。我们应鼓励新媒体的传播,在表达方式上,求简求鲜、搞怪卖萌,创新新媒体传播手法,加强互动性,给台湾用户表达的渠道和交流的平台,并用培植在台意见领袖的方式,强化对台传播工作。

【关键词】 台湾青年 新媒体 选举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台湾“内政部”资料显示,岛内拥有投票权的青年逐年以5%的速度递增,随着台湾地区选举政治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首投族”投票热情日益高涨,已经成为左右选举结果的关键力量。笔者对台湾20至29岁的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台湾青年在选举中的新媒体使用情况、投票行为,并作一梳理。

一、台湾青年新媒体使用情况及对投票行为的影响

(一)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率高,正取代网站与传统媒体

调查显示,在“九合一”和本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过程中,台湾20至29岁年轻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为YouTube等影音平台,统计均值达2.90,远超其它方式,显见影音平台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之大。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紧随其后,占65.8%,在脸书上按“赞”支持、加入粉丝团、相互交流、组织活动已经成为选举时青年交换信息的常态,且俨然有成为选举资讯主入口的趋势。硬件使用习惯上更是发生巨大变革,年轻人对于新媒体的追逐与淘汰转换速度越来越快,即使在看电视时,也要滑动手机登录社交网站、聊天或玩游戏。尤其是20~24岁者极少到电视、电脑屏幕前,较为资深 (25~29岁) 的年轻人过去可能曾是类似电子布告栏的热衷者,现已转向脸书、推特等,而过去网络选战中最常使用的候选人“官方网站”,如今则已逐渐被“社交网站”所取代。本次研究中,未发现新闻网站对于台湾年轻选民行为有任何特别的影响,选择哪个新闻网站搜集政治信息与年轻选民行为并无关联。

(二)信息掌握更为被动,通常接受符合自己既定立场的信息

调查显示,台湾年轻人对于信息的掌握,多数就像蜘蛛张开网络被动地等待信息上门,而不会较主动地去搜寻。“九合一”和本次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虽不少人曾经参与在线讨论(如BBS、PTT等),但在影音平台被动地一节节看影片与广告、翻阅朋友转发的新闻与热点,才是接受信息最主要途径。许多年轻选民表示,他们多数人对政治议题不感兴趣,通常都是被动地接触相关信息,选举信息大部分是来自于周围的亲友或同事;部分年轻人偶尔会主动去接触候选人的脸书以了解选情动态。虽然新闻网站提供的新闻资讯仍以78.1%占主流地位,但也仅在需要查证相关信息时,他们才会想到去传统网站搜索相关资料。此外,年轻人若主动搜索信息,多半会选择与自己立场相近的论点,对于相反意见则会忽略或不理,并且保持沉默避免与人冲突,对于相同观点则偶尔表态支持并强化自己既有的立场,使自己得到心理学上的“认知和谐”。

(三)新媒体拉抬年轻人投票率,并深刻影响其投票倾向

调查发现,“九合一”选举中,青年人中有82.2%的人前去投票,远超历届选举的青年投票比例以及历次选举中老年选民的投票率,直逼2000年“大选”时的82.69%。此次选举中,82.8%的人前往投票,30.3%的人“通过脸书与亲友交换政治意见”,“在线讨论”(如BBS、PTT或社群网站讨论区等)者占27.6%,21.5%的人在脸书上张贴或转载有关选举的信息。青年希望了解候选人被选上后会做什么、分析谁能胜选、搜索相关资讯、表达意见、参与讨论、参加活动、做出选举决定,最终前往投票,这些几乎都在新媒体上进行。可以说,新媒体对其投票行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选举行为仍存在性别、学历、年龄上的巨大差异

调查显示,乐于到YouTube(视频网站)等网络影音平台观选、在脸书上分享选举信息、加入粉丝团、参与造势活动甚至捐款的人群有惊人的一致性,多为男性、25至29岁青年、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者以及台联党与新党、民进党支持者。而女性、20至24岁的年轻人、低学历者、亲民党与国民党的支持者虽也前往投票,但却不太倾向在新媒体上如此表现。20至24岁的年轻人会关注选举信息,但很少去BBS、PTT等讨论区进行交流,不少人不太喜欢过多地在脸书上分享选举信息,更不会去捐款。不少此类受访者表示,自己更喜欢网络购物,还会经常光顾淘宝网,显示出与前者强烈的差异。

二、台湾青年新媒体使用习惯形成的原因

(一)媒体高度竞争与现实的经济困境,推进资讯娱乐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娱乐业较为成熟。岛内市场狭窄,各类电视台、广播、报纸、通讯社林立,竞争极为激烈,为吸引眼球,各出奇招,常以暴力、搞笑、情色等作为卖点搏受众眼球,不论是政治、经济、民生议题都是可娱乐的对象。随着近几年经济下滑,民众生活压力陡增,青年起薪低、失业率高,又急需情绪宣泄口,YouTube(视频网站)等网络影音平台主打选举广告,重视恶搞、重制或进行负面宣传,更提高选举的戏剧性、娱乐性,民众尤其是青年更易被负面宣传所感染,对娱乐话题所引导,促成了选举中影音平台、娱乐性选举信息的高使用频率。

(二)手机等移动介质的便携性,造成青年资讯收集的更新迭代

手机媒体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主要载体,正通过其小巧便携、操作便利以及强大伴随性等优势,让青年逐渐远离传统媒体。据台湾网络信息中心(TWNIC)2014年台湾无线网络使用调查结果,移动上网率近78%,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20到24岁年龄段,比率逾92%。综观台湾媒介发展历程,是一个界线分明的转型过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传统媒体的忠实受众,而30岁以下的青年人则极少看电视、读报纸;25至29岁的青年还通过鼠标、键盘,利用电脑上网、办公、了解资讯,而25岁以下青年干脆用手指滑动屏幕,通过一个客户端被动接受信息。

(三)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促成政治表达的暴增

由于脸书等社交软件的兴盛,让人与人的适时网上交流成为常态,青年在手机上观看资讯、交往娱乐,进一步促进了手机媒体、社交网络的发展,政治与选举相关活动也能透过网络媒体与青年选民接近与沟通。

三、对台传播的几点思考

(一)成立机构,整合资源,构筑对台新媒体传播阵地

台湾的青年是台湾的未来,更是我对台工作的未来,按照人在哪里、传播就在哪里的原则,应全力主攻台湾青年接收信息的习惯,用我对台方针政策影响台湾青年。建议由国台办牵头,成立针对台湾青年的新媒体主管部门,整合各对台媒体力量,集中富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员、拥有新媒体开发能力的机构,把做台湾青年的新媒体传播工作当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构筑新媒体阵地。

(二)抓住时机,出台政策,鼓励新媒体发展

传播大陆媒体对台新媒体传播力度仍嫌不足。台湾青年接受信息被动懒惰、不加分析、良莠不辨,台湾当局虽对大陆媒体有诸多准入限制,但新媒体脸书、推特、YouTube(视频网站)均没有对大陆媒体有政策性的限制措施,软件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进出台湾。要抓住这一有力时机,出台放宽大陆媒体的新媒体发展措施,让大陆的新媒体遍地开花,或在台湾新媒体平台上注册账号,将我正能量信息推送至台湾千万网民手中。

(三)求简求鲜、搞怪卖萌,创新新媒体传播手法

台湾的媒介传播进入新一轮的变革,娱乐至死已经深入人心,要在传统的播报方式之外进行对台传播手法的转变创新,转变传播语境。新媒体使用者对资讯的要求是新鲜、短小、信息量大、生动、搞怪。要根据新媒体碎片化的特点,制造更为新潮的短片、视频,推出更多的护航两岸关系的小故事、说明图、一览表、“懒人包”。要根据台湾资讯娱乐化的特点,创造更为新派的流行语,塑造传播者更“萌”、更“活”、更“甜”的形象,更接地气的播报习惯,最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服务。

(四)加强交流、注重互动,营造两岸一家亲氛围

新媒体的特征之一在于其极强的互动功能。要让大陆媒体的新媒体单位与用户深度互动起来,通过举办各种征文、比赛、吉祥物评选、两岸异同对比等活动,让用户与媒体来来往往。开放媒体的互动功能,将一些版面开辟给台湾用户,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让其生产的内容在我新媒体上播出,再引导其与其他用户的二次互动,给台湾用户表达的渠道和交流的平台。

(五)资金扶持、提供平台,培植在台意见领袖

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不但要有官方与台湾青年的沟通管道,还要有青年与青年间的交流管道、导师与青年之间的交流管道,更要培植一批倾向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学者,通过资金支持、加强交流等手段,让其代我与台湾青年互动交流,关键时刻引领潮流、拨乱驱邪,让台湾青年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时有管道第一时间获取真相,通过交流互动凝聚力量。

(六)区分对象、看菜下饭,塑造台湾青年的新媒体习惯

台湾青年使用新媒体存在不小的差异,对我差异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学历、高智商的用户,要有讨论、对话机制;对于男性,要有搞怪思维;针对女性,要有萌点意识;对于无收入的青年学生,要以发红包、抽奖、征文稿费为诱导;对于购物达人,要提供打折信息、价廉物美商品优惠等方式,使其喜欢与我新媒体平台沟通。

(七)造借结合、搭建平台,以更多先进技术支撑在台传播

目前,大陆的新媒体不需台湾当局审查,我一方面要大力建设现有的客户端(App)、影音平台(造船);另一方面要借助我通信工具如QQ、微信、微博的在台用户基础,拓展受众(借船),还要争取进入台湾民众常用的脸书等社交工具,电子布告栏交流区(搭船),走进岛内青年中间,通过大数据搜集台湾青年阅听习惯,以云计算的方式为台受众提供信息服务,在推送其感兴趣内容的同时,推广我对台方针政策。

(作者单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网络部 )

(本文编辑:吕晓虹)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新媒体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