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对策
2016-05-30盛世玲
盛世玲
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一个几乎全部由学生构成的群体, 她们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她们自身的成长,而且对她们今后的教育工作质量及幼儿身心的健康,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掌握幼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标准;教育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来源——幼师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将关乎今后对幼儿的教育质量。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的幼师生,也是一个躁动的群体,特别是随着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社会学历层次提高所带来的压力,幼儿园教师渐趋饱和所导致的分配难的问题,高校扩招带来的“普高热”……都给幼师生的心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撞击,一些心理障碍也就随之出现。使得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一、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方法都深深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所谓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养方式在个体社会化、行为问题、学习成绩、自尊、心理健康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父母的情感、理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父母的惩罚严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显著的消极影响。
2.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职学校在学习内容与普通中学有着很大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在文化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钢琴、舞蹈、手工等技能课程,这种学习环境让许多学生很不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也很大,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同时,在学习之外,更多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能力、艺术才能、组织能力等培养。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使得几乎每一个幼师生不仅将面对一个适应学校环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她们也要面对一个如何调适自我的问题。我们的新生入学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前者,而对后者则相对不太重视。实际上,正是后者对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
3.社会环境是危害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人总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社区环境、社会生活等因素,都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生着影响。健康的社会信息,有助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不健康的社会信息,则会对中职生的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大众媒体中不健康内容已经成为危害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些媒体对暴力、色情、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内容和观念的传播、渲染,对中职生的心理和价值观也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1.“全面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将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原有的德育课以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在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中,都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2.“中心活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试室、热线电话、心语信箱、《心语心愿》编辑部等,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宣传力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机构的性质和功能,以增强对消除心理困惑的求助渠道的认识。
3.“专门活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学校班会课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活动——“心理班会”。根据一些同学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训练。主要内容有:心理平衡训练、自信心训练、适应能力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幼师职业礼仪训练等。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充分发挥不同性格学生的特长,让她们各负其责,多鼓励和表扬一些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让她们多关注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发现自己的优点。
4.“家校合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教育的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宽容的对待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同学好友,学会营造融洽的人际环境。
重视幼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幼师学生走向成功的必要基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对幼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