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适应性问题探析
2016-11-01蒋继玲
【摘 要】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阐述课程适应性的内涵和特点,提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74-03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实行学前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儿童的成长打下基础。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关注和重视。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将学前教育事业提上了国家发展议程。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制定了教学标准。这些意见、纲要和标准将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设立学前教育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需求。但是,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课程设置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学前教育所培养的师资的规格和质量。由于人才培养的好坏与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有着重要关系,为了让我国学前教育的事业得到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提出适应性的实施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一生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不是教会幼儿知识,而是在教学中让幼儿获得健康的身心,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幼儿一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幼儿师资队伍,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设置合适的课程,以为幼儿园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然而,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结构不完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缺乏统一。中职教育需要承担起基础知识和职业教育的任务,既要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又要传授职业本领,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包含基础教育内容的课程和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但是,目前中职教育中基础文化教育的课程常常被忽略或者不被重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不统一,专业技能课程缺乏必要的实训课时,造成学生业务本领不牢固或者不熟练。
(二)课程设置内容单一,课程不够丰富。选修课是丰富课程设置的重要手段,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选修课程相对于必选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且不全面,选修课的课程局限于专业技能课,人文学科、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实训课则很少,因此课程缺乏丰富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形成。
(三)课程偏重理论讲解,技能操作类课程较少。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具有熟练教学技能的能够胜任幼儿教学工作的教师,因此技能操作课程是学前教育重点设置的课程。但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理论性较强,课程设置较多的是专业理论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理论课程,而技能操作课程相对较少。
(四)课程缺乏专业技能拓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够。中职学前教育学习一般是三年,其中有一年的时间是社会实践,两年的时间是在校学习,需要学习大量“三学”和“五大领域”理论课程。“三学”是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五大领域”是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和专业能力的欠缺,导致理论课程与技能实践的脱节,指导性不够,反过来,教师很少从技能实践中进行反思,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导致在理论授课中照本宣科,创新不够。
二、课程适应性的内涵及特点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适应性问题研究已经在课程改革中被研究者关注,如从学校组织的角度、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却很少,因此有必要理清课程适应性的内涵。百度百科指出,适应性是生物学的一个术语,即通过生物的遗传组成赋予某种生物的生存潜力,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其从生物学衍生到其他学科,建立了模型的适应性。模型的适应性是指在一个模型中,当受到对应的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后,模型是否还仍然成立。由于外在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模型必须面对外在环境的改变对自身进行调节,以达到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程度就是模型的适应性。如果我们将课程视作适应的主体,而社会发展则是外部环境提出的新要求,那么课程适应性的内涵就是课程能够因外界的变革要求,做出合理设置,从而使课程实施保持与外部环境要求的平衡。一个专业的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课程会受到社会发展、政策变革、市场需求的影响,如何设置一个专业的课程,在外在环境的作用下,课程能够不断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平衡。通俗意义上讲,就是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政策的改革要求,培养的对象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从而让专业课程富有生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虽然学前教育专业课题体系划分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文化公共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内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坚持整合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内容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课程目标上应该综合考虑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优化组合,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按照课程目标,对知识进行优化整合,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学方式,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
(二)注重课程学习者的发展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虽然中职生没有通过高分数进入大学享受高等教育,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中职生不优秀,他们或许更加活泼好动,在身体运动、人际、自然探索等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使学生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积极经验,为以后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学前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进入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儿童的学习通常是建构的,需要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从而让儿童在活动体验中成长,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有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开展好幼儿教育活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能力和积极的感情体验、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设置适应性策略
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提高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有助于焕发课程生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内容体系陈旧不合理、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等现状,这些现状直接关系到人才专业培养的效果。如何提高课程设置的适应性,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过程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一)确定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是对于课程实施结果的预期,反映了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学生发展水平的期望,也反映了该阶段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具体发展特征,也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因此,确定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是课程设置必要的环节。
首先,全面研究课程的目标来源。一般认为,课程的目标制定以学生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为依据,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简称《标准》)的实施,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提供了指导,因此,对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来源还应包括对《标准》的研究。对《标准》的研究、对学生发展的研究、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和人类知识的研究,共同构成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需要对这几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进行价值选择,才能制订出科学的课程目标框架。
其次,建立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一般的,专业课程的目标体系都包含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方面。纵向结构是指从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到课程活动实施目标,按照培养年限的不同,又有年龄目标,因此纵向结构包括了专业总体目标、课程总目标、年龄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横向目标是指一个课程的教学单元实施目标,根据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操作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方面,我们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横向目标分为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其中,认知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的发展,技能目标包括动作感知、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情感目标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每个课程教学单元中设置具体的横向目标,目标可以根据其性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若干层次,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共同构成课程目标体系,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依据和课程评价的重要参照。
(二)合理规划课程的内容结构。中职学前教育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课程设置适应性还需要构建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内容结构体系,其中,必修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以《标准》为指导,以职业为导向,是保证学生得到基础性发展的必要保证,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是在学生获得基础性知识的经验基础上,为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而设置的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需要侧重学生基础性方面的发展,以《标准》的指导为轴线,将学前教育课程涉及的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使相关课程内容相互渗透,让学生能够被理解并学以致用,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确保学生在身体、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针对某些必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一、专二、专三等不同年龄目标,从基础到综合应用,不断层层深入,体现专业培养层次结构,让学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修课需要侧重学生差异性和个体性特长方面的发展,通过开展有助于学前教育发展或者今后工作趋向的课程,如音乐表演、艺术创作、科学益智、舞蹈游戏、健康生理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根据其兴趣、基础、特长等个性进行自主选择。选修课程体现了很大的灵活性,课程内容可以根据职业为导向,设置一些备受社会和企业欢迎、有一定市场的内容作为选修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课程设置的适应性。
(三)重视课程设置过程中的集体审议制度。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还需要集思广益,通过咨询专家和教师的方式,依靠多种力量把分散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课程的谋划到课程的制订和实施,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专家研讨,并始终贯彻集体审议制度,在集体审议制度中,既有外聘的行业专家,也有本校的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共同研讨,还有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之间的研讨,通过研讨将集体的经验转变为课程的理论形态和具体的实践形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推动课程的适应和完善。实际中,课程的具体实施都体现着集体审议的成果,比如,在真实教学环境中,把有教育意义的、突然发生的事件转化为课程教育案例,通过教研室集体审议研讨,把教育案例完善后,引入到课程中,进行下一次的授课,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再如,课程中许多案例和资源的确定都是先分工合作收集整理后再组织进行集体审议完成的。
(四)注重课程设置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素质无疑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中起关键作用。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性把握,更要求教师致力于课程实施过程中自然发生的课程问题,即根据课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以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为指导,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适,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依据本校的资源和本地的文化背景,教师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结合本校的教育环境、物质条件、校园文化等因素,使得课程内容符合具体的情景需要,而不只是将预设的课程内容照搬宣科到教育实践中。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和创造的过程,然而改变教师原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行为习惯和教育策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就需要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适应性。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的专题培训、专家讲座、教学观摩、教师研讨等培训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反过来,教师的素质提升也会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理论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4)
[2]侯艳清.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杨晓潜.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5(30)
[4]郭小燕.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J].亚太教育,2016(6)
[5]陈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2)
【作者简介】蒋继玲,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助理讲师。
(责编 刘 影)